我以幻想为生

我以幻想为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西] 米格尔·埃赖斯
出品人:中信·无界
页数:342
译者:周妤婕
出版时间:2025-4-1
价格:6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21772340
丛书系列:无|界|传|记
图书标签:
  • 幻想
  • 文学
  • 小说
  • 成长
  • 青春
  • 治愈
  • 自我
  • 人生
  • 思考
  • 梦想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科塔萨尔“传记的完美形态”,献给所有年轻的白日梦想家。

-

马尔克斯:“翻开第一页,我就意识到他是我未来想要成为的那种作家。”

安东尼奥尼、戈达尔、王家卫、莫言、余华的创作都受其影响。

79张珍稀照片,生活旧照、亲笔书信、灵感之地……直击创作现场。

“我发现自己自然地游走在幻想 的世界里,并未刻意将幻想与现实分隔开来。”

-

【内容简介】

胡里奥·科塔萨尔终其一生都在经历一场诗意般的突围:用幻想构建现实,用行动打破幻想。他的作品如爵士乐般充满着幻想与即兴的成分,就像随时可能从人嘴里吐出兔子。

本书作者跟随传主脚步跑遍法国、西班牙和阿根廷,采访了科塔萨尔的妻子、亲友和同事,并实地考察了他创作《跳房子》的房间,结合历年书信与档案,探寻他的创作秘籍。本书此前已被翻译成俄语和土耳其语,如今又为中文版重新修订,堪称科塔萨尔“传记的完美形态”

-

【编辑推荐】

※科塔萨尔粉丝的收藏力作,文学创作者的秘籍宝典,献给所有年轻的白日梦想家,与其每日靠幻想度日,不如拿出点勇气把幻想过成现实。

※科塔萨尔小说创作秘籍全收录,详细阐释他如何一步步成为拉美文学大爆炸主将,他真实的生活面貌如何影响他的文学创作。在充满动荡的20世纪60年代,科塔萨尔又是如何作为知识分子在政治风波中发出自己的声音。

※79张珍贵照片,亲人朋友、小说手稿、生活旧照、晚年故居、灵感之地、阿根廷与巴黎的时代背景……与文字组合相得益彰,全方位展示科塔萨尔的一生,文末附有科塔萨尔大事年表,方便读者按图索骥。

※作者米格尔·埃赖斯,不仅是西班牙巴伦西亚的大学教授,同时也是一名小说家和记者,还是研究科塔萨尔的专家,他撰写了关于科塔萨尔的论文、论著,并对幻想文学十分熟悉,曾负责幻想文学及科塔萨尔小说的选集。他通过采访、新闻报道和档案资料等多元素写成,又得益于自己的小说创作经验,内容娓娓道来。

※书中收录侯健老师撰写的千字长文,展现科塔萨尔对巴黎这座城市的思念与爱。

-

侯健、范晔、滕威、魏然、张伟劼、林白击掌推荐。

“大克罗诺皮奥”科塔萨尔不需要传记,是我们这些读者需要。——范晔

科塔萨尔的一生就像跳房子游戏,他单脚跳过体弱多病的童年,从阿根廷跃到巴黎,他的文字仿佛现实的裂缝里藏着的一颗星星,读着读着,你会跟着他的脚印踩到书页外的星光里去。——林白

科塔萨尔,被富恩特斯称为“小说界的玻利瓦尔”的伟大的文学革新先锋,却因其作品的实验性,反倒成为普通读者听说过、没读过的“最熟悉的陌生人”。有幸米格尔·埃赖斯这本多次再版的传记带我们走近科塔萨尔步履不停、永远保持少年般热忱和理想的人生。——滕威,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拉美文学研究者。

阅读(科塔萨尔的)《南方高速》时,我的心情激动不安,第一次感觉到叙述的激情和语言的惯性,接下来我就模仿它的腔调写了《售棉大路》,这次模仿,在我的创作道路上意义重大。——莫言

我运用了从科塔萨尔那儿学来的结构技巧。——王家卫

热爱科塔萨尔是整整一代人必须要做的事。——西班牙《国家报》

安东尼奥尼的《放大》和戈达尔的《周末》分别改编自科塔萨尔的短篇《魔鬼涎》和《南方高速》。《南方高速》也是余华推荐给学生的读物。

作者简介

米格尔·埃赖斯(Miguel Herráez)

生于1957年,西班牙语语言文学博士,现为西班牙巴伦西亚大学教授。20世纪90年代,曾担任《经济学人》墨西哥城特派记者。他是研究胡里奥·科塔萨尔生平与作品的权威专家,这本关于科塔萨尔的传记作品广受认可,已被翻 译成多种语言出版。

【译者简介】

周妤婕

巴塞罗那自治大学比较文学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西班牙语系讲师,西安外国语大学拉美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曾译有《床上抽烟危险》,合译《无人亮灯》《我们的作家:拉美文坛十圣》等作品。

冯宏霞

北京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文学学士,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翻译学博士,现为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西班牙语系教师。

目录信息

给中国读者的话
修订版前言 两个家和一位朋友
推荐序 永远在成长的少年
前言 为什么是科塔萨尔?
第一章 温暖的孤独1914—1939
为何会出生在比利时?
班菲尔德:童年的王国
布宜诺斯艾利斯马里亚诺·阿科斯塔师范学校
美学派诗人
玻利瓦尔、教育和杜普拉特夫人
第二章 长着娃娃脸的教师1939—1953
奇维尔科伊 地方主义
未取得学位的大学教师 庇隆主义
重返布宜诺斯艾利斯 私人生活
《动物寓言集》
巴黎之梦 根提利街10号(第13区)
第三章 困顿现实中的一抹幻想1953—1963
爱伦·坡 罗马之行
重返巴黎 新的短篇小说
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翻译 《追寻者》
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中奖彩票》
《跳房子》:名利双收
第四章 忝列“文学爆炸”主将1963—1976
局外人 对现实的承诺
故事、杂记及趣闻
《装配用的62型》
南锥体
第五章 流亡者的战斗1976—1982
阿根延:“不受欢迎之人”
《曼努埃尔之书》
旅行及支持桑地诺事业
《八面体》
卡罗尔·邓洛普和马泰尔街
第六章 诀别之旅1982—1984
《不合时宜》
最后一次阿根延之行
蒙帕纳斯1984年:缘何魂断法兰西
后记
附记 文学与爱:科塔萨尔的巴黎,巴黎的科塔萨尔
胡里奥·科塔萨尔年表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此文为《我以幻想为生:胡里奥·科塔萨尔传》附记) 对于 20 世纪西班牙语美洲的作家来说,巴黎总在显露微妙的吸引力。阿莱霍·卡彭铁尔和米格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正是在巴黎接触到了超现实主义,从而认识到神奇的现实在拉丁美洲无处不在;也是在巴黎,加西亚·马尔克斯...  

评分

在数字碎片割裂注意力的时代,《我以幻想为生》像一剂致幻剂,刺破了我们对"现实"的惯性认知。作者林知白以手术刀般的精准,剖开当代人精神世界的褶皱——当生存成为技术理性框架下的标准化流程,幻想不再是孩童的玩物,而是成年人维系呼吸的隐秘氧气。 全书以嵌套式叙事构建出...

评分

(此文为《我以幻想为生:胡里奥·科塔萨尔传》附记) 对于 20 世纪西班牙语美洲的作家来说,巴黎总在显露微妙的吸引力。阿莱霍·卡彭铁尔和米格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正是在巴黎接触到了超现实主义,从而认识到神奇的现实在拉丁美洲无处不在;也是在巴黎,加西亚·马尔克斯...  

评分

在数字碎片割裂注意力的时代,《我以幻想为生》像一剂致幻剂,刺破了我们对"现实"的惯性认知。作者林知白以手术刀般的精准,剖开当代人精神世界的褶皱——当生存成为技术理性框架下的标准化流程,幻想不再是孩童的玩物,而是成年人维系呼吸的隐秘氧气。 全书以嵌套式叙事构建出...

评分

在数字碎片割裂注意力的时代,《我以幻想为生》像一剂致幻剂,刺破了我们对"现实"的惯性认知。作者林知白以手术刀般的精准,剖开当代人精神世界的褶皱——当生存成为技术理性框架下的标准化流程,幻想不再是孩童的玩物,而是成年人维系呼吸的隐秘氧气。 全书以嵌套式叙事构建出...

用户评价

评分

开头看的有多开心,结尾就有多难过,对我了解科塔萨尔极为有用,像克罗诺皮奥之间的交流

评分

从未有一个人如他这般令人着迷,关于他的一切我都想去了解,因此感谢这本传记的引进满足了我的这一心愿。尚有遗憾的是,国内对于科塔萨尔作品的译介还在少数,并未得到像他的朋友马尔克斯、略萨那样的待遇,希望更多的科塔萨尔作品能有中译本,每个克罗诺皮奥都在有尊严地翘首以盼。

评分

从未有一个人如他这般令人着迷,关于他的一切我都想去了解,因此感谢这本传记的引进满足了我的这一心愿。尚有遗憾的是,国内对于科塔萨尔作品的译介还在少数,并未得到像他的朋友马尔克斯、略萨那样的待遇,希望更多的科塔萨尔作品能有中译本,每个克罗诺皮奥都在有尊严地翘首以盼。

评分

从未有一个人如他这般令人着迷,关于他的一切我都想去了解,因此感谢这本传记的引进满足了我的这一心愿。尚有遗憾的是,国内对于科塔萨尔作品的译介还在少数,并未得到像他的朋友马尔克斯、略萨那样的待遇,希望更多的科塔萨尔作品能有中译本,每个克罗诺皮奥都在有尊严地翘首以盼。

评分

科塔萨尔一直是我很喜欢的作家,虽然和略萨的风格完全不同。很高兴为这本传记的引进做了点事情,最先是研究了一下家中几部科科传记的情况,和同样喜爱科科的编辑老师一起最后选中这本,由周老师和冯老师译成,我写了篇小文,由于不想和传记内容重合,选择了科科对巴黎的爱的角度。能为科塔萨尔做点什么,真是很开心,期待新版《跳房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