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鸿铭(1857年7月18日-1928年4月30日),清末驰名中外的文化怪杰,他学贯中西,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曾经倒读英文报纸以嘲笑英国人,并讥讽美国人没有文化,他是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译到西方的人,被孙中山誉为“中国第一”。他言辞犀利,辩才无碍,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讲儒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书信交流,讨论世界文化和时事政治,印度圣雄甘地称他为“最尊贵的中国人”。
译者简介:
黄兴涛,湖北荆州人,1965年生,1992年获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2000年至今任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清代中西文化关系史。曾著有《文化怪杰辜鸿铭》、《中国文化通史民国卷》《文化史的视野》等书;主译《辜鸿铭文集》、《中国人自画像》等主编《西方的中国形象译丛》、《文化名门世家丛书》、《新史学》等。
宋小庆,北京市人,1963年生1 997年获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曾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现在中央机关工作。著有《关于中国本位文化问题的讨论》等。
《中国人的精神》一书的主旨,是揭示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倡导儒家文明救西论。它是一战前后(即五四时期)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东方文化思潮的代表作之一。
该书出版后,立即在西方、特别是在德国引起轰动,各种报刊纷纷摘录和译载。很快,德文译本(1916年)、法文译本及日文译本也相继问世。
《中国人的精神》中文版初版于1996年,至今已是第三版。译者在前两版的基础上对《中国人的精神》进行了逐字逐句的核校、修改与润色。为了准确地再现原作风格,译者对有关部分还进行了补译或重译。另外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辜鸿铭其人其事,译者还特别增附了众多名家记叙辜鸿铭的文章。
此书放在100年前,也许可以鼓舞中国人,但放在现代,再拿来跟美、英、法、德作对比,好象也不太对劲了。 作者想说,只有中国人全面具备了其他四个民族优秀的精神物质,但具有,不代表四种精神都比别人突出啊,更不代表比别人都优秀啊。所以中国的深沉不如英国,因此中国没贵族...
评分最近读林语堂先生的<my country and my people>和辜鸿铭<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外加柏杨<丑陋的中国人>,三个时期,三种国民,对照起来看尤其有意思。特别是辜鸿铭,传说辜先生当年先是在欧洲报纸上用拉丁文大骂八国联军,后又在纽约时报上用英文讥讽美国人没文...
评分当初刚买到这本书的时候,对照着英文读中文翻译,就大呼上当,感觉译者有点随意发挥的感觉,有时候甚至整段地变换位置…… 内容当然是比较生猛了,辜鸿铭的水平当然是高,不过观点实在是有点那个,不过在当时的国际文化环境下,他这样出来反击西方人和国人对传统文化的鄙夷,...
评分辜鸿铭用有些另类的视角去研究深奥的人性、社会、乃至哲学问题,居然讲的有板有眼,让人觉得颇有道理,不容易!据说此书当时在欧洲出版后掀起一阵汉学狂潮,使得辜鸿铭成为可能是有史以来对西方影响最大的中国人之一。 书中对中国人的评价让我们看了很提气,不过难免有些...
评分中国理想女性的三个本质特征:幽静恬静之爱,羞涩和腼腆以及“debonair”字所表达的那无法言状的优雅和妩媚,最后是纯洁或贞洁。简而言之,真正或真实的中国女人是贞洁的,是羞涩腼腆而有廉耻心的,是轻松快活而迷人、殷勤有礼而优雅的。只有具备了这三个特征的女人,才配称中...
很喜欢这个老头,很霸道。也许现在再读会有不同的感悟,应该读一边英文的。
评分百年间,中国人的精神丧失殆尽。不过一个奇人却至少留下了些让我们可以缅怀的东西。
评分西方人之所以推崇辜鸿铭大概是因为他提出的儒家文化拯救西方似乎是为西方人提供了一种设想(我们知道老外总是很博爱谦虚的)。辜鸿铭的可爱之处是他把西方文明骂得一文不值,并且把传统文化的牛逼吹上了天。但实际上他翻来覆去陈述的那些观点,在现实面前,却是漏洞百出的。
评分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形容他。Speechless.
评分西方人之所以推崇辜鸿铭大概是因为他提出的儒家文化拯救西方似乎是为西方人提供了一种设想(我们知道老外总是很博爱谦虚的)。辜鸿铭的可爱之处是他把西方文明骂得一文不值,并且把传统文化的牛逼吹上了天。但实际上他翻来覆去陈述的那些观点,在现实面前,却是漏洞百出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