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敏,女,1952年生于新疆,中学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服役11年。1980年转业回北京。 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300多万字,著有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女心理师》等。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七、十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合报文学奖等各种奖项30余次。
心理学博士程远青发布广告,面向社会招募特殊的病人——乳腺癌患者,组成心理治疗小组。于是,前途远大的公务员,德高望重的老干部,漂亮智慧的硕士生,家境贫寒的下岗女工,敏感多疑的白领丽人,以及身世复杂、来历神秘的妓女和性别不明者……这些有着不同命运却又被同一病魔摧残的人们,携带着各自的人生故事,怀着对死亡的恐惧,相聚一处。在艰难的碰撞和交流中,癌症小组的成员们分别找回了健康人的心态,开始了全新的活……乳腺癌只是这篇小说的线索,作者真正的用意是想教会人们如何面对病痛、灾难和死亡。
看完后久久不能平静,心灵的震撼,深入内心的悸动、反思,对癌症,对健康,对生命有了重新认识。 书中把不同职业和生活背景的乳腺癌病人的悲伤哀怨的故事做了一个大串联,情节设计紧张巧妙,悬念丛生,部分情节如同推理小说般精彩,每一个起承转合都让人忍不住猜想...
评分毕淑敏具备医生、心理医生的职业背景,因此写这部小说一定有很多得心应手的状态。 可能是年代、年龄的距离感,我不太喜欢这部小说的文风和架构安排,感觉缺乏艺术的美感,充满了人为的戏剧造假。当然,写实与否只是一种写作思想而已,有人认为现实写实主义的才好,有人...
评分毕淑敏具备医生、心理医生的职业背景,因此写这部小说一定有很多得心应手的状态。 可能是年代、年龄的距离感,我不太喜欢这部小说的文风和架构安排,感觉缺乏艺术的美感,充满了人为的戏剧造假。当然,写实与否只是一种写作思想而已,有人认为现实写实主义的才好,有人...
评分这书看了蛮久才看完的,虽然每次都隔段时间看,但有时都会无意的去惦记小说里面的人物怎么了? 对我还是有很大的积极意义的,除了在对待患者/疾残/心理创伤的人来讲,怎么和他们沟通,理解她们,另一个更深沉的含义是,你如何带出积极人生,感染别人,活出自己。 如果你心智年...
评分毕淑敏的作品,可以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毕淑敏站在军人的角度创作的;第二种类型,毕淑敏站在医生的角度创作的;第三种类型,毕淑敏还是站在医生,但是是“心理医生”的角度创作的。 我在接触到毕淑敏的第一种类型的作品时被吸引,部队是我二十五岁之前一直很向往的一个...
看完触目惊心,同情那些患病的女性,也担心自己的健康问题,女人要安安全全顺顺利利走完这一生需要克服的困难好多。要保持愉悦的心情和合理作息,让自己顺利走完人生各个阶段~
评分很喜欢毕淑敏的小说,这一本虽不尽完美,却感同身受。最今人止不住泪的,是“我得了乳腺癌”那一段,是的!乳腺癌患者需要多大的勇气,才可以向所有人说出这句话?另有“……要把她们拖回她们想要回避的那些惨痛记忆,那些记忆对于她们是一种罪恶的宝贝。它们是深夜出来作祟的魔鬼,痛苦就是它们潜藏的巢穴。当她们因为太痛苦企图逃走的时候,她要轻轻地但是绝不迟疑地把她们重新投入火焰,让过去化为灰烬让火苗编织出新的羽毛,助她们飞翔。”其实书里的道理和我的选择几乎相同,勇敢地直面病痛,深挖痛苦的根源,艰难不放弃地选择与之抗衡,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在生命与死亡面前,一切都微不足道,一定在与亲情的陪伴下,努力走好余下人生。
评分病人的心理
评分这个版本是硬皮不太喜欢。书是很好的,相逢恨晚。
评分開章不錯,只是結尾無論用詞,還是情節,都有點虎頭蛇尾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