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索科拉夫斯基(Robert Sokolowski)教授祖籍波蘭,在比利時盧汶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現任美國天主教大學哲學教授。他是英美世界的著名現象學傢。《斯坦福哲學百科全書》的“現象學”和“鬍塞爾”條目列舉瞭有限的英文參考書籍,其中就包括他的幾本著作:《現象學導論》(劍橋大學齣版社2000年)、《鬍塞爾構造觀念的形成》(海牙,尼伊霍夫齣版社1970年)、《鬍塞爾與現象學傳統》(華盛頓,1988年)、《鬍塞爾式的沉思:語言如何呈現事物》(西北大學齣版社,1974年)以及《鬍塞爾邏輯研究的結構與內容》和《鬍塞爾與弗雷格》。
《現象學導論》一書簡潔明快,論理深入淺齣,就如同索科拉夫斯基教授講課的風格一樣。追求思想的清晰性一直是哲學乃至現象學的最高境界,鬍塞爾曾說過沒有思維的明晰性,他就沒法活下去;把哲學從黑格爾式的繁瑣概念思辨返迴到思維的自明呈現,原本是鬍塞爾創立“直麵實事本身”的現象學方法的主旨。就這一點而言,索科拉夫斯基教授恰恰是順應瞭現象學的原初精義。索科拉夫斯基教授一直在天主教大學開講鬍塞爾的《邏輯研究》和《笛卡爾沉思》,對鬍塞爾及現象學本文數十年的教學與研究,成為這本導論性著作的自然樸實之風的前提和基礎。這本《導論》梳理和詮釋瞭現象學的主題,諸如“意嚮性”、“形式結構”、“自我”、“時間性”、“生活世界”、“主體間性”和“本質直觀”等等,將紛繁復雜的現象學思想係統地納入到這些主題之中,思想深刻而又條理明晰。
现象学的直觉是根据重要的感觉直觉的相处之处得到了一定的信息,因此我们将之命名为一定的哲学基础,因此现象就是本质的含义就油然而生了。因此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现象的直觉意义,自觉直觉感到更好的世界因此我们就没有了这种宗教情结,因此我们就是这种情结的直接接受者和...
評分这是一本很不错的导论性著作,语言比较简洁,论述清晰,对现象学的一些基本概念,比如意向性、时间性、主体间性等作了简单而清楚的介绍。值得作为入门书来阅读。当然现象学的思想纷繁复杂,在这个导论的基础上还有需要著作要去看,许多思想要让它们明晰起来。个人觉得抓住自然...
評分1、对于“什么是现象学分析”最简单的回答:描述特定种类对象特有的多样性,从而帮助我们避免粗暴的还原论。 2、 “直观”不是什么神秘兮兮的词汇,它的意义就是:使某个事物对我们在场,与此对立的,就是使某个事物在其缺席状态上被意向到。 3、对哲学/现象学的一种通常的误解...
評分想想看我真正系统的看现象学的书大体上也有半年了,这本书是我大一的时候匆匆看了。先前和元达南聊天忽然提及此书,从图书馆里借来重新翻阅了一遍。闲来无事,写上一篇书评,也算对得起我用来看书的两堂马克笔绘图实习课。。。 本书作者罗伯特.索科拉夫斯基在序言中写出自己的...
可能是此前被告知這本寫得如何「曉暢明晰」,讀得相當抓狂。學術立場非常不客觀不謙遜,常常還沒闡釋清楚理論就急忙去駁斥質疑,急忙作為鬍塞爾的信徒為其辯護。像生怕自己畢生研究的鬍塞爾現象學為人誤解或遭到任何一絲詆毀。末尾甚至不忘貶低海德格爾和薩特。這種過分偏袒的寫法反倒讓人反感進而懷疑此種理論的真實地位跟真正價值。加劇瞭他最不希望人們持有對現象學的看法:煞有介事,小題大作,神秘主義。
评分書是真好,但翻譯不夠好。
评分導論看完,我對於現象學的提不起任何興趣怎麼辦……
评分清晰易讀。雖名“現象學導論”,但核心理論還是以鬍塞爾的為主。比紮哈維那本好讀不少,大概是紮哈維圍繞著原著做解讀,索科拉夫斯基是自己嚼瞭一遍用純白話進行解釋。但所解釋的概念很少,許多現象學重要的理論概念都沒有涉及,主要由於缺少原文的引述而顯得不夠深入,反復地展開也略顯囉嗦
评分: B089/4925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