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乔伊斯(1882—1941)是爱尔兰著名的现代派小说家,他历时七载完成了代表作《尤利西斯》(1922)。小说的主人公布卢姆是都柏林一家报纸的广告推销员,作者用许多逼真的细节描写这个彷徨苦闷的小市民和他寻欢作乐的妻子莫莉以及寻找精神之父的青年学生斯蒂芬这三个人一昼夜中的经历,实质上是现代西方社会中人的孤独与绝望的写照。作者把小说的主人公和荷马史诗《奥德修记》中的英雄尤利西斯(即奥德修斯)相比拟.把他在都柏林的游荡和尤利西斯的十年漂泊相比拟。
乔伊斯在《尤利西斯》中广泛运用了“意识流“的创作手法,形成一种崭新的风格,成为现代派小说的先驱。他不仅在遣词造句方面刻意创新,而且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引语和神话。小说出版后,其中某些词句被认为“淫秽”而受到指摘,因此长期被禁止在英美发行,直到1933年这部巨著才得以公开与英美读者见面。
译者研究本书多年,其译文忠实流畅,而且还对众多典故、引语等作了详尽的注释。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精)》主要讲述了:这是乔伊斯第一次运用意识流手法写就的长篇小说。它宣告了一个文学新时代的到来。读完《尤利西斯》,或许需要某种勇气,而读完《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你需要的仅仅是打开第一页。因为正像所有浩瀚河流的源头,它清澈,纯净,宛如新生。
曾经充满豪情壮志地取下书架上的《尤利西斯》,但最终还是灰溜溜的还回去了。乔伊斯在我的心中一直是那么生涩、孤独、狂妄,然后还有一些些失落,至少我不敢那么轻易地靠近他。冲着“艺术家”的名目,花了两天的时间看了这本《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看着一个颖悟的男孩子对...
评分我时常是这样的。总会在某个时期或者某一天不经意的一瞬间形成一种心理状态或者某种惯性的自启动潜意识模式,它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一直跟着我,时隐时现。 大约在读小学时的某天傍晚,夕阳尽情的挥洒着余晖,树木,河流,房子,脚下的小路都是金黄金黄的,空气中弥漫的尘土变...
评分1904年1月,22岁的爱尔兰青年詹姆斯·乔伊斯应都柏林一个新杂志《达纳》之约,写了一篇叙事体散文题为《艺术家的画像》。但是这篇短文最终并未得以发表,编辑以内容难以理解为由,拒绝予以刊登。在这篇文章里,乔伊斯展现出强大的企图心,运用他的"心灵顿悟速写",将往事像流水...
评分 评分一个晚上一秒钟都舍不得停下地把这本书读完了. 乔伊斯是神!! 读到这样的作品是我活着的幸福!
评分这本就是读《尤利西斯》的钥匙,斯蒂芬从这本书跳到了尤。。。。。 从家庭到学校教育,然后到社会教育; 从儿歌到科学,然后到宗教,最后到哲学,归结为美学, 儿歌,小说,散文,诗歌,日记,体裁不一定是文学的生命, 抒情,叙事,戏剧, 我最后只能说偶然性只是复杂性的一个投影。。。。。。 我更加喜欢这本书了,过了一年,又读了一遍,关于美学部分和个人情感描述让我难忘
评分读《尤利西斯》50页的功夫可以读完这本书
评分古希腊文化的元素浓厚。乔伊斯对爱尔兰的社会现状是极为厌恶和不满的。他利用古希腊有关迷宫的神话传说,去说明爱尔兰迷宫样的社会是一个黑暗的压抑人性和艺术才华的社会。每一章的内容是片断式的不连贯的,甚至显得松散凌乱,以展现人物成长过程不同阶段的生活片段和纷乱复杂的内心世界。乔伊斯采用了螺旋式的迷宫结构,每一章构成向上旋转的一层轨道,细节繁多,但各章展开模式是相同的,总体结构很和谐。除了一些非常正式专业化的词语及结构复杂冗长,意思延绵缠绕的句子外,第五章中阐明自己的美学,艺术观点时更是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涉及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意大利哲学家阿奎那,德国文艺理论家和剧作家莱辛等名人名家,还夹杂着多种语言文字,拉丁文,法文,意大利文。
评分读《尤利西斯》50页的功夫可以读完这本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