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草》主要内容:二十世纪初期,日本刚从封建社会转为资本主义社会不久。人们对西洋文化极为崇拜,青年男女大呼思想解放,尤其是上流阶层,几乎都以西式文化为潮流,促生了一批思想先进、行事独特的年轻人。
外交官的女儿藤尾,自小便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学识出众、谈吐优雅。父亲死后,为了从藤尾同父异母的哥哥手中夺取遗产,母亲催她成婚。然而,藤尾对父亲生前所定的婚姻并不满意,与举止粗鲁的未婚夫相比,她更愿与一个虽然贫困却拥有极高荣誉的诗人交往。她放任自己去幻想与诗人的未来,享受与学识渊博的诗人之间高雅的交往,沉迷在诗人为自己而倾倒的虚荣感之中。但是她并未料到这一切都是假象,诗人看中的其实只是她的财产和美貌,甚至他早就有了未婚妻。得知真相的藤尾内心如烈火焚烧一般,虚荣与骄傲形同毒药让她无法回头。藤尾最终自杀了,而身边人仍要继续着悲喜交杂的人生剧。
20世纪初,在日本的东京有这样三位年轻人:哲学专业毕业,厌世疾俗,不想工作,靠外交官父亲的家产生活的甲野,性格开朗,幽默乐观,大学毕业后参加外交官考试落榜,又参加了第二次考试的宗近,还有才华横溢,正在做博士论文,但贪慕虚荣和浮华的诗人小野。这三个年轻人彼此熟...
评分如果故事的时间轴是这样:A→B→C,那么夏目漱石的作品叙述大多是这样:先是B→C,然后再通过故事中某人的对话或回忆补充A→B的部分。 (下面的错误指的是北京联合出版社= =) 这本书排版上的一点小瑕疵→_→114页中间一处对话,没对齐。以及还有个地方少了个引号...
评分在看这本书之前,听到、看到的净是说此作如何之艰涩难度,甚至于很多研究者都有意绕过此书,而且学界对于此书充满了争议。待完整读罢全书,萦绕心中的哀愁却久久不散。无论学界是如何评价此作,但在我看来,这部透着淡淡物哀的虞美人草却是最能令人心醉的一株。 也许是...
评分有多少人想看这本书呢? 大概都是当年盛夏的樱花树给予的无法磨灭的记忆,直到现在依然念念不忘。 禁断的爱情,也许并不是要强调这一人们不敢越过的界限,而是一种对于爱情最真挚的追求,和对心底最原始的单纯情感的保留。
评分一部罕有俦匹的炫奇之作 陆求实 夏目漱石(1867—1916年)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他本名夏目金之助,出生于江户幕府解体后混乱时期的没落地主之家,自幼喜爱汉学,曾在汉学塾二松学舍学习汉诗汉文,二十四岁进入帝国大学(今东京大学)学习英文,同时兼任东京专...
文艺青年害死人。依然是夏目擅长的苦逼+劝世风格,引经据典明暗喻讽令人读起来磕磕绊绊,不过到底是炫技式的长篇,精彩段落层峦叠嶂,连珠妙语倾巢而出,原文应该会更有趣。
评分文字的堆砌很严重啊,其实情节非常简单,也许这就是文化差异吧。
评分后半部进入乱七八糟的男女关系后变得比较好看了=V=不过所有人都有点雷……宗近本来不雷的但最后他非要摔表羞辱藤尾间接导致人家自杀也让人觉得“大哥你何必呢”= =。至于藤尾女王这种人本来其实挺雷的,但因为作者一直在傲娇地旁白“这女人长得真美啊可是自恋又浅薄真讨厌啊玩弄男人于手心肯定遭报应啊不要好男人偏要文艺渣男简直是白痴啊遇人不淑气得自杀真是活该啊”反而显得萌了……
评分异样华丽风格的夏目漱石,读出一点朱天文后期小说的感觉=_=。开篇进入较慢,当年看连载的人怎么有耐心啊?
评分炫技了大概200页以后,夏目突然还魂……虽然整本书形式较重,甚至结局处理都过于戏剧化,但后100多页的夏目是目前为止读过的最绝望的夏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