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列夫-托尔斯泰 俄罗斯 列夫·托尔斯泰 俄国文学 外国文学 小说 长篇小说 外国文学经典书目
发表于2025-02-22
复活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跟我想的不一样,我以为重点篇幅在流放以后,没想到在流放之前。
评分复活,用来隐喻一个人泯灭的良知在某种精神力量的感化下可以获得重生,可能乍看上去主角涅赫柳多夫的重生显得十分突兀,但深入研究他的历史则会发现这是很自然的事情。这整本书可以看作是他不断认清自己、不断"清扫"自己灵魂的过程。小说最后涅赫柳多夫成了一个新的人,不仅因为他步入一个新的生活环境,而且因为他从此以后遭遇的一切,对他来说都具有一种与过去截然不同的意义。
评分4/50 不知道到底是复活还是死亡,来来回回反反复复,也许再读会有不同的感受吧
评分“要永远地、无数次地饶恕一切人,因为世界上没有无罪的人,因此也就不可能去惩罚和改造别人。”托尔斯泰是眷念土地的作家,在这样的眷念中他又是无比地渴求真理,甚至不惜毁灭了自身和身边的人(某种意义上的平民主义?),于是这本《复活》便是他最后给出的答案——可这真的能算是答案吗?促进天国的建立而为整个世界服务,“看,天国就在那,在这,在你们心中……”在别人殴打我们左脸的时候我们也要把右脸伸过去让别人打,这听起来似乎比加缪的理想主义更加可笑,可当一百多年后的我们真正面对这个严肃问题的时候,有又能笑的出来呢?是啊,我们只能祈祷,我们依然凝视着这个问题,而只有在祷告中,人才真正自由。这代表他放弃任何生活中的致盲,自由而纯粹地凝视真诚。所以我理解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在战时如此依赖托尔斯泰的福音书,这就是爱啊(
评分从人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个社会。让我有了坚持这种质朴的决心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1847 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 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几年军旅生活不仅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而且为以后在其巨著《战争与和平》中能够逼真地描绘战争场面打下基础。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其成名作:自传体小说童年》(1855)、《少年》(1857),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从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之中可以看到他站在自由主义贵族立场主张自上而下改革而在白己庄园试验失败的过程。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这些观点反映在其短篇小说《琉森》(1857)之中,后又创作了探讨生与死、痛苦与幸福等问题的《三死》、《家庭幸福》。
1860~1861 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他认为俄国应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理想社会;农民是最高道德理想的化身,贵族应走向“平民化”。这些思想鲜明地体现在其中篇小说《哥萨克》(1852~1862)之中。
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小说以四大家族相互关系为情节线索,展现了当时俄国从城市到乡村的广阔社会生活画面,气势磅礴地反映了1805~1820年之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 1812年库图佐夫领导的反对拿破仑的卫国战争,歌颂了俄国人民的爱国热忱和英勇斗争精神,主要探讨俄国前途和命运,特别是贵族的地位和出路问题。小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典型形象鲜活饱满,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制。
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小说艺术已达炉火纯青。
70 年代未,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879一1882)。80年代创作: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教育的果实》(1891),中篇小说《魔鬼》(1911)、《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莱采奏鸣曲》(1891)、《哈泽·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说《舞会之后》(1903),特别是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为世界文学不朽名著之一。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一代文学巨匠走完其人生旅程。
本书取材于一件真实事件,主要描写男主人公涅赫柳多夫引诱姑妈家女仆玛斯洛娃,使她怀孕并被赶出家门。后来,她沦为妓女,因被指控谋财害命而受审判。男主人公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见到从前被他引诱的女人,深受良心谴责。他为她奔走伸冤,并请求同她结婚,以赎回自己的罪过。上诉失败后,他陪她流放西伯利亚。他的行为感动了她,使她重新爱他。但为了不损害他的名誉和地位,她最终没有和他结婚而同一个革命者结为伉俪。
写《复活》的时候,托尔斯泰已经六十多岁了。从六十多岁一直写到七十多岁,十年,老托的胡子越长越长,相貌越来越威严,渐渐就固定成这本书扉页上的“作者像”了——看上去一肚子神圣的牢骚想发,手按在椅子扶手上,似乎就要站起来骂人的样子。文学家跟小说家就是不一样的...
评分写《复活》的时候,托尔斯泰已经六十多岁了。从六十多岁一直写到七十多岁,十年,老托的胡子越长越长,相貌越来越威严,渐渐就固定成这本书扉页上的“作者像”了——看上去一肚子神圣的牢骚想发,手按在椅子扶手上,似乎就要站起来骂人的样子。文学家跟小说家就是不一样的...
评分托尔斯泰跟曹雪芹很像,他们都心胸广阔,笔下是芸芸众生。 《复活》的第一部分写的太酷了,冷静至极的一只笔,却电闪雷鸣地描述了跌宕起伏的命运,如果是雨果来写,这得是《巴黎圣母院》plus,要跪在暴雨里骂苍天,奈何这样折磨善良错弱的人;可托尔斯泰下笔,总觉得玛斯洛娃被...
评分托尔斯泰主义:道德的自我完善,不以暴力抗恶,博爱。 1. 道德的自我完善 在俄罗斯,其世界观所倡导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人道主义,而是基督教人道主义,神人性和上帝的内在性。在托尔斯泰主义中,表现为“道德的自我完善”。 在《复活》中他写道:“一个是精神的人,他为自己所...
评分在十年前的某段时间里,我曾疯狂阅读过许多西方名著。其中,最打动我的是《牛虻》和《茶花女》之类,而《复活》是根本看不懂的,没能读完。仅仅单从书名上联想出了一幅壮美的凤凰涅槃的画面,还一直以为书中的某位主角会很有意义的离世,“虽死犹生”达到“复活”的境界。 选择...
复活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