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建五等

開建五等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花木蘭齣版社
作者:王安泰
出品人:
頁數:0
译者:
出版時間:2009
價格: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9866449338
叢書系列:古代歷史文化研究輯刊
圖書標籤:
  • 魏晉南北朝 
  • 魏晉南北朝史 
  • 製度史 
  • 魏晉史 
  • 王安泰 
  • 爵製 
  • 政治史 
  • 中古史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開建五等─西晉五等爵製成立的歷史考察〉

王安泰,碩士論文,419頁,政治大學歷史學係,2003。

王德權教授指導

爵製是中國官僚係統中的一大環節,在官僚製度中常以「官爵」並稱,歷代君臣將相都相當的重視,所謂「富均公侯」、「強富比於公侯」等,皆以王侯之爵作為富貴的代稱。先秦諸子已相當重視爵的地位,儒傢經典與漢代著作亦然,說明「爵」在中國古代可說是區分身份的方式之一,也是君臣之間建立關係的另一種管道。

而所謂的五等爵,即公侯伯子男的稱號,同樣已齣現在《春鞦》、《孟子》、《周禮》等書中,歷來多以為是西周已行之製,但因五等製度與《詩》、《書》、金文所記多有矛盾,自北宋以後亦有許多懷疑的聲浪。但在漢唐之間,仍相信五等爵為西周製度,因此稱歷來對五等爵的理解仍以「復古」為中心並不為過。

本文所討論之爵,是具有食邑、在名義上擁有封國的異姓高爵,在漢魏時期以有封地的列侯為主,另將有食邑而無封地的關內侯併入討論;至鹹熙元年開建五等後,五等爵成為當時異姓的最高爵,與列侯、關內侯等爵共同構成西晉的封爵體係。

中國爵製的起源與發展是相當長久的。殷商以前似已有類似爵製的存在,至西周時期已有五等爵的產生。不過西周以前的爵製,更像是天王與諸侯的羈糜關係,而非上下統領關係;且西周的五等爵製是以同姓為主,另外輔以部分異姓,強調的重點是血緣與身份,即使國君被弒或無子,也會尋找同血緣者來取代,而不至國絕。至戰國時期,在各國變法圖強的情形下,過去的諸侯與卿大夫階層大多淪落,取而代之的是新興的士與庶人。在當時的政治背景下,各國逐漸發展齣新的封爵體係,以加強國君與官僚之間的關係,楚爵與秦爵即為其例。尤其是秦國的二十等爵,是明確的軍功爵體係,日後亦為漢代吸收,成為秦漢時期主要的封爵製度。因此西周至秦漢封爵體係的轉變,象徵著國傢從身份製嚮「一君萬民」的變化。

到了西漢,在天下逐漸統一之後,在公士至公乘(即所謂民爵)的部分,原本秦代所強調的軍功逐漸失去其必要性,逐漸轉為皇帝即位或國傢重大慶典時的普遍賜爵;即使漢武帝時一度推行新的軍功爵製,仍無法阻止民爵的日趨衰微。在公大夫至大庶長(即所謂吏爵)部分,由於漢代「以吏治天下」,故中層的吏爵似亦與軍功無涉,即隻要是「庶人在官」者,皆有機會受封吏爵。但在列侯與關內侯(即官爵或貴族爵)部分,漢代仍維持「無功不侯」的原則,除了與皇帝關係密切的恩澤侯外,隻有軍功一途方能成為列侯與關內侯。

上述原則在漢武帝「獨尊儒術」後逐漸受到儒生與士大夫的挑戰。儒生與士大夫不斷的藉由對儒傢經典的討論,一方麵反映齣有德者應有封爵的理念;另一方麵,也投射齣他們希望恢復五等爵的想法。在士大夫與儒生逐漸轉化為士族之時,隨著士族勢力的擴大,這種呼聲也更加強烈。雖然在王莽時期曾一度施行五等爵而失敗,到了魏晉之際,再次建立了一套模仿西周的五等爵製;此後直至清末,雖在歷代多少有所調整,五等爵製的本質並未改變。也就是說,這套五等爵製自魏末晉初施行以後,在往後的一韆六百多年間,成為帝國官僚體係的要角之一。而西晉作為這套施行韆餘年製度的開端,自然有其重要性。然而,由於下述的情形,使得歷來對魏末晉初的五等爵製的研究,尚有不足之處。因此,本文試圖以爵製為中心,一方麵探討五等爵產生的原因與過程,及其所產生的影響;另一方麵,則是試圖觀察魏晉時期士族與皇權兩者對爵製的態度,藉以更加瞭解漢晉之際政治與製度方麵的演進。本文擬從幾個不同層次的討論,試圖觀察漢晉之間爵製的發展歷程。

第一章首先提齣研究此一問題的原因,對過去學界的研究成果作簡單的迴顧,並說明各章節的安排架構。

第二章是對於漢晉爵製演變的歷史背景與過程進行探討。從漢代以軍功為封爵重心的列侯、關內侯,到西晉以士族為封爵主體的五等爵,除了爵級名稱與內容的不同外,更重要的是封爵的原則有所變化。此外,漢晉間爵製變化的背景,及其所呈現的型態為何,也是本章探討的焦點。

第三章則是從地理、開國與食邑三個層麵,試圖分析西晉爵製的實質運作。首先是從受封者本籍與封地間關係的變化,來觀察西晉封國的地理問題;其次從茅土、置軍、國官等角度,探討西晉五等爵的開國製度;此外便是簡單計算西晉食邑總額與國傢租調總數,試圖探討西晉諸侯食邑與國傢財政的關係。

第四章則是以政治秩序、禮製與律令規範為中心,藉以觀察爵製在身份與等級上的安排。西晉爵製錶現在政治秩序與禮、法的共同處之一,就在於明確的區分身份,使儒傢「彝倫攸敘」的理想,得以實踐在各項製度之中。

第五章是從爵製本身、士族與皇權三個層麵,探討漢晉間爵製變化的意義。士族與皇權各自對爵製的期待為何,以及五等爵與當時政治環境的關係,都是本章所要探討的課題,並將於第六章作扼要的結論。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非常紮實且“腳踏實地”的製度史研究,從西晉開建五等的緣起一路分析到其具體實施及皇權、士族與五等爵製的關係,士族並非為“私”也為“公”;雖然爵製日漸浮濫,但皇權仍在其中扮演角色;爵製又反映齣當時的君臣關係。研究非常全麵,慢慢到第五章就呈現齣製度本身在曆史中的位置。另:這個選題是一把鑰匙。

评分

令人眼花繚亂的圖錶……

评分

五等爵製

评分

非常紮實且“腳踏實地”的製度史研究,從西晉開建五等的緣起一路分析到其具體實施及皇權、士族與五等爵製的關係,士族並非為“私”也為“公”;雖然爵製日漸浮濫,但皇權仍在其中扮演角色;爵製又反映齣當時的君臣關係。研究非常全麵,慢慢到第五章就呈現齣製度本身在曆史中的位置。另:這個選題是一把鑰匙。

评分

非常紮實且“腳踏實地”的製度史研究,從西晉開建五等的緣起一路分析到其具體實施及皇權、士族與五等爵製的關係,士族並非為“私”也為“公”;雖然爵製日漸浮濫,但皇權仍在其中扮演角色;爵製又反映齣當時的君臣關係。研究非常全麵,慢慢到第五章就呈現齣製度本身在曆史中的位置。另:這個選題是一把鑰匙。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