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译注》内容包括:试论孔子、导言、例言、学而篇第一、为政篇第二、八佾篇第三、里仁篇第四、公冶长篇第五、雍也篇第六、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子罕篇第九、乡党篇第十、先进篇第十一、颜渊篇第十二等。
杨伯峻(1909~1992),原名杨德崇,湖南省长沙市人,著名语言学家。 193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后历任中学教员、冯玉祥将军研究室成员、广东中山大学讲师、湖南《民主报》社社长、湖南省政治协商会议秘书处处长、中共湖南省委统战部办公室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兰州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中华书局编辑、中国语言学会理事等。他在语言文字领域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古汉语语法和虚词的研究方面以及古籍的整理和译注方面。
说一说本子比较及个人一点思考。“读论语必兼读注”,这是钱先生《新解》序里面的话。刚好手边有杨先生《译注》,朱夫子《集注》,钱先生《新解》。于是以《译注》为底本,参以另外两本,逐条翻过,所得如下: a.《译注》确实堪作为入门读本。一是其简略有判断。清人程树德有《...
评分屈原不达标 石头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通“逊”),远之则怨。孔夫子说这么一句话,粉丝团少了一半。昏头了吧?于是大家纷纷猜测,往回找补。 三国人何晏比较敦厚,说夫子没讲所有的女子都难养,只有那些确实“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的女子才难养,纯粹...
评分书籍的命运,有时是非常奇特的。在其即将湮没之际,会一次次再生,如同一岁一枯荣的青草,更像西方传说中的浴火凤凰,《论语》就是这样一本书。 人到了一定的年龄,经历世事沧桑,便出现一个必然的返祖现象。这种性格的结晶,伴随着对自身出处与根的审顾,人届中年,我再...
评分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这段话源自《论语•子罕》,朱熹《论语集注》和刘宝楠《论语正义》对此的解释并不完全一致,尚存...
评分书籍的命运,有时是非常奇特的。在其即将湮没之际,会一次次再生,如同一岁一枯荣的青草,更像西方传说中的浴火凤凰,《论语》就是这样一本书。 人到了一定的年龄,经历世事沧桑,便出现一个必然的返祖现象。这种性格的结晶,伴随着对自身出处与根的审顾,人届中年,我再...
今世治论语者以此为门径,然后通十三经注疏、刘氏正义、程氏集解。
评分要解论语,作者至少得达到孔子的水平,否则就是以小解大,成了俗解,五星给论语原文,孔子真是一个用心生活,体会深刻,真实表达的人。
评分翻译部分稍有不满.仅为初读.
评分要解论语,作者至少得达到孔子的水平,否则就是以小解大,成了俗解,五星给论语原文,孔子真是一个用心生活,体会深刻,真实表达的人。
评分经过杨树达、王力与冯友兰的亲审,杨伯峻的错误要不骤减也是难的,但是,其中弥漫的郭沫若先生的套路则不可不辨。当然,序言和正文注译永远要分开来看,这是读国朝中文典籍的经验之谈,莫因序废文,莫因人废言,当代则更其反之亦然。小杨不时给出各种解释来说明自己为什么这般那般的翻译原句,也算是为入门操碎了心,也算是反驳了朱熹留下的诸多积重难返的常识性误解。考据功夫尽显于此,奈何质胜文显野,更其质亦平平,考据、文章、义理斯三者每况愈下。钱穆云:“今试以白话作注,亦较以白话直译原文远为合适。如《论语》一“仁”字,岂不可作为注语,详发其义?若必直作翻译,岂不难之又难。”可见句读与翻译,学养与通识,宾四与怀谨,扣其两端而竭之何其难矣,一本书盖有一本书之独见的任务吧。初读论语可兼杨伯峻、李泽厚与钱穆,再读则必孜孜上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