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1895—1976)
一代文学大师,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被提名人。
著有《吾国吾民》《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等,并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海外,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知名学者。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旅居巴黎时用英文写就的长篇小说,原书名为《Moment in Peking》。
全书讲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从1901年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30多年问的悲欢离合和恩怨情仇,并在其中安插了袁世凯篡国、张勋复辟、直奉大战、军阀割据、“五四”动、“三·一八”案、“语丝派”与“现代评论派”笔战、青年“左倾”、二战爆发等历史事件。全书结构宏伟,线索交错,全景式展现了近代中国社会发生的急剧而深刻的变化,被誉为现代版的《红楼梦》。林语堂先生写作此书的目的是为了向不了解中国而鄙视中国的外国人展示真正的中国社会和文化,因此字里行间都渗透着他对本土文化的钟情以及列祖国深深的热爱。
诚如作者所言,“本书曝呈中国的一切困恼纷扰,但由于此,也正表示我们对国家未尝放弃我们的希望!无需加以粉饰,她将调整她自己,一如过去历史上所昭示吾人者!诚盼此书将给予吾人以深刻的启示,将我们深植于往昔的根蒂,开出灿丽的鲜花!”
电视剧赵薇版的烟云,从开始看,我就被吓住了,姚木兰要嫁给老大冲喜,幸亏蔓娘回来,虚惊一场;妹妹莫愁又和老三好上了,结果为了一个很拙劣的小误会,导演偏让他们解释不清,然后大家闺秀出身的莫愁,楞是在大喜之日离家出走,说是为了惩罚一下老三.(以一般人的常情和智力都该知道,这不...
评分在暑假里看完了英文版的京华烟云,这真是我学英语史上的一件大事情。因为那本书确实很厚,这是我第一次看完一本厚厚的英文原著小说。书里面有好多好多关于中国的风俗,让我觉得分外有趣,甚至开始相信红楼梦可以译成英文。林语堂的文笔是非常平和自然和美丽的。 当是时(我...
评分愉快而沉思。 以一介女儿身读京华烟云,品木兰莫愁,我承认已自当狭隘了些。 可是,看到如此幸福的一众美好,我还想说,不要问别人为什么,而是多自问凭什么。 是的,我是写给一众正在美好或将要美好的。 在太多人眼里,木兰是矫情的。她玩味太多,她妙想太多。一个富里...
评分林语堂《京华烟云》里有一段论命格与婚姻的话: “人有五种命型,就用金、木、水、火、土来代表。男女婚配,就是这种命型配合的学问。命型若配得好,可以彼此相辅,彼此相成。有的两种命型,即使不是两者相克,渐渐也趋于两者相伤。” 他说,木兰是金命,莫愁是土命,荪亚是水...
评分母亲责备我看书的态度,说有些书固然粗读,有些书确实需要反复思量的精读。我当然知道这个道理,然而选择书的态度和她不同,别人的精典是别人的,在我看来,如果是部小说,自然要故事好、人物佳,自然而然的吸引我去反复精读。大时代的背景最好不落痕迹的镶嵌在故事情节里...
林语堂是多爱红楼梦。 虽然写的很好,但已过了爱看情情爱爱一大家生活的年龄。很勉强。 然后感觉林语堂真的很儒。非要装道
评分说实话以现代人的思想去读姚木兰就觉得呵呵哒,SO好不容易读完了。。。
评分初中的时候读林语堂,最大的触动并不是红玉沉湖,儿女情长,时代交错。而是难得体面,人物是体面的,情感是体面的,就连乱世都慌张地体面。现在人生活得体面了,却很难再看到如此体面工整的小说了。
评分高中读这本书,对曾家宅子印象深刻——花木葳蕤,曲折有致,有旧式少女曼娘(“平哥,平哥,我们还有一辈子呢。”)木兰和立夫坐在深碧的湖水边,剥着鲜莲蓬,好好地聊天。觉得张振玉的翻译明净疏朗。 现在回头看,女孩子、风俗、景致、语言都比印象中逊色很多,我可能看了假的《京华烟云》[手动二哈]。读到《道家女儿》。
评分这本书怎么能跟红楼梦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