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歇爾·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年10月15日—1984年6月25日)。法國哲學傢和“思想係統的曆史學傢”。他對文學評論及其哩論、哲學(尤其在法語國傢中)、批評理論、曆史學、科學史(尤其美學史)、批評教育學和知識社會學有很大的影響。
全书174页中只有前43页属于福柯——而且是根据他讲座录音整理下来的衍文。后面那些内容都是西方评论界对马奈作品的解读。可惜的是,西方油画尤其是印象派、后印象派以及新印象派的画家作品,从来就没有一个解读标准,就像我们看待红楼梦一样,一人一眼,一人一心。关键是如何还...
評分文艺复兴以来,绘画一直在二维空间中表现幻觉的三维空间,直到马奈,第一个发挥油画空间物质特性的画家,回到原点,发现了画作自身。长方形的平面、横向纵向的主线、画作的实光、观者在一个或另一个方向上观看的可能性,这些都在他作品中体现,在画中得到再现和重构。 本书是福...
評分这本书是根据福柯1971年在突尼斯达哈阿达德(Tahar Haddad)文化俱乐部发表的演讲录音和手稿整理而成的,后半部分附有以“福柯,一种目光”为题的几位学者的评论文章。 在1966年到1968年期间,福柯在突尼斯大学任教,教授心理学。在突尼斯生活期间,他坚持写作,并且以讲课的形式...
評分这本书是根据福柯1971年在突尼斯达哈阿达德(Tahar Haddad)文化俱乐部发表的演讲录音和手稿整理而成的,后半部分附有以“福柯,一种目光”为题的几位学者的评论文章。 在1966年到1968年期间,福柯在突尼斯大学任教,教授心理学。在突尼斯生活期间,他坚持写作,并且以讲课的形式...
評分1 画布的空间(物质、面积、高度、宽度)的处理: ·用符号意指或象征非感知的距离,突出油画是垂直的、没有景深的两维平面的事实:扁平的面积――封闭的空间;压缩描述场景的厚度――景深的缺席;缩小的人物――距离的缺席 ·纵横线的游戏表现绘画具有的物质性,即画布的内在...
福柯的半癲狂與馬奈的半執著,太切閤瞭。
评分“在二維平麵創造三維空間”這件事要怎麼看待?
评分隻讀福柯本人那篇即可
评分滿篇的“錶象”“錶象性繪畫”看得我一直黑人問號,最後反應過來是repésente……然後想起積哥關於represent應該翻譯成“錶徵”,翻譯成“再現”你就low雞瞭的教導。你們就不能注明原文麼,我這種low雞好不容易有一本書能看懂栽在這種詞上真是死不瞑目。
评分很想吐槽翻譯= =、果然是除瞭福柯演講的部份,後麵的西方評論傢的論文都艱澀且詞不達意……不過裝幀值得加星,很凸顯主題“觀看”啊~另外就是,講座的內容真的太少瞭,有些部份感覺明明是很值得深究的部份戛然而止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