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礼仪》主要内容简介:出生、结婚、怀孕、死亡、季节转换等地位变化的事件,往往会以过渡礼仪来加以标识。范热内普在《过渡礼仪》中所提出的过渡礼仪之分隔-边缘-聚合三阶段模式,及其对各阶段象征意义的分析,使此模式已成为民俗学的一个根本理论,也成为人类学和其他学科研究仪式行为的一个经典概念。
这部首版于1909年的著作,对仪式机制和人类行为研究的贡献是多方面和意义深远的。正如当代美国著名民俗学家邓迪斯所评价的,“也许可以公平地说,民俗学分析性著作对学术界所产生的影响没有一部可超过这一经典研究。”
仪式一直是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弗雷泽、涂尔干、马林诺夫斯基、范热内普、列维-斯特劳斯、维克多•特纳以及格尔茨等都对此多有探讨。 礼仪与人类行为生活密切相关,种类繁多且因时空、场景等变化而各有不同,实为一难以下笔的主题。范热内普的《过渡礼仪》一书并非关...
评分虽然在范热内普这本小书里没有从未提到法国社会学家爱弥儿·涂尔干的名字,但从神圣与世俗世界的划分,个体与群体、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周期性等等方面来看,无一不受到涂尔干社会学思想的深切影响,只是他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人生仪式的研究中,。范热内普在研究比对了世界范围内...
评分译者的溢美之词让人对此书很向往。或许因为我们是业外人士,只能看个热闹吧,也或者是作者对阅读者的起点有要求吧。总之对各生僻或体量很小的民族民俗有诸多介绍,而对于主流文明社会特别是欧洲基督教世界的民俗介绍较少,中国倒是在此书中也占了不少份量,其中特别是对很多非...
早怎么没买,又薄又好看。 都是大陆的,译名都不一样。那个Gen到底发什么音
评分强调的是身份的构建和认同机制,无非是强调人生时空维度的活态。【Rites of Passage】作为“阈限理论”的源头,加入“过渡”与“边缘”问题来充实仪式过程,并强调了两者的差异。此外,作者对很多小型仪式细节的分析实在是精到!在序言中译者提醒我们这一理论不仅仅适用于“生命/人生礼仪”,也适用于庆典,这一观点修正着实必要。除此之外,还有利奇、特纳和李丰楙。
评分现在感觉“冥河”在传说中的普遍存在是蛮正常的。
评分出版于1909年,但很像现在的风格。
评分过渡礼仪普遍存在于各个社会中,发生于个体从一个情境转至另一个情境,从一个群体进入另一个群体时,又分为分隔仪式、边缘仪式、聚合仪式,如何分辨边缘的存在,是此理论运用的关键。全书论述太简略,翻译不错,但风格有点诡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