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藤瑞代,2005年獲日本東京大學博士學位(學術博士)。2005~2008年任日本學術振興會特彆研究員。現為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OAS)訪問學者。
本書是一本從思想史、觀念史角度考察中國“女權”概念的內涵及其變遷的著作,覆蓋的時間段是1890年代後半期到1920年代。書中重點考察瞭清末民初女性討論中最有影響力的梁啓超的女性觀,馬君武、金天翮對未來理想女性的設想,鞦瑾、張竹君、何震對女性在國傢框架下應扮演何種角色的探索,女性參政權的論證,1910年代的賢妻良母論,梁啓超與其大女兒梁思順女性觀的異同等等問題。作者認為,女權主體是在圍繞女性的議論中建構起來的,也就是說,女權主體不是單純生物學上的女性,而是被建構的女性形象,在這一建構過程中,圍繞中國的國際關係和西方女性主義的引進兩個因素産生瞭重大影響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終於看完瞭,史料翔實,思路還是有條有理。就是看得纍,經常需要歇會兒纔能繼續。
评分按需。本書是一本從思想史、觀念史角度考察中國“女權”概念的內涵及其變遷的著作,覆蓋的時間段是1890年代後半期到1920年代。書中重點考察瞭清末民初女性討論中最有影響力的梁啓超的女性觀,馬君武、金天翮對未來理想女性的設想,鞦瑾、張竹君、何震對女性在國傢框架下應扮演何種角色的探索,女性參政權的論證,1910年代的賢妻良母論,梁啓超與其大女兒梁思順女性觀的異同等等問題。
评分很好的概念史梳理,文風平實,漢語流暢,對梁啓超與梁思順父女二人的女性觀的討論很有啓發~
评分按需。本書是一本從思想史、觀念史角度考察中國“女權”概念的內涵及其變遷的著作,覆蓋的時間段是1890年代後半期到1920年代。書中重點考察瞭清末民初女性討論中最有影響力的梁啓超的女性觀,馬君武、金天翮對未來理想女性的設想,鞦瑾、張竹君、何震對女性在國傢框架下應扮演何種角色的探索,女性參政權的論證,1910年代的賢妻良母論,梁啓超與其大女兒梁思順女性觀的異同等等問題。
评分日本學者對中國的女性運動及婦女生活的研究視角都比國內的寬闊,我們的研究受到社會進化論的影響,總是會不自覺的局限在“解放史觀”中,但國外的學者常常能跳齣 這種簡單的男女二元對立以及“解放婦女”、“為革命做貢獻”的思路中,看問題更清晰宏觀,卻又從小處著手,條分縷析,邏輯嚴密,論證有力。不過我還是不太明白為什麼最後選瞭梁啓超和梁思順,另外,康有為的貢獻在書中被嚴重低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