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

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陈平原
出品人:
页数:444
译者:
出版时间:2010-01
价格:43.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164273
丛书系列:博雅英华·陈平原著作系列
图书标签:
  • 学术史
  • 陈平原
  • 中国近代史
  • 思想史
  • 学术转型
  • 章太炎
  • 思想和学术
  • 学术·思想史
  • 中国现代学术
  • 学术史
  • 思想史
  • 文化研究
  • 现代中国
  • 知识体系
  • 学术发展
  • 历史演变
  • 大学教育
  • 思想变革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选择以清末民初三十年间的社会与文化为背景,通过对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代表的"晚清"与"五四"两代学人的文化理想、学术思路、治学方法以及文化心态的描述,展现中国现代学术转型的复杂性,揭示、发掘各种被压抑、被埋没的声音,挑战以"西学东渐"为代表的"现代化叙事"。

作者简介

陈平原,1954年生,广东潮州人。198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年9月至1994年7月作为日本学术振兴会访问学人在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从事研究。1997年3月至7月应美中学术交流基金会之邀在哥伦比亚大学从事研究。主要著作有《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1987)、《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1988)、《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1989)、《千古文人侠客梦》(1992)、《小说史:理论与实践》(1993)、《学者的人间情怀》(1995)、《陈平原小说史论集》(1997)、《陈平原自选集》(1997)、《中华文化通志・散文小说志》(1998)等。治学之余,撰写随笔,借以关注现实人生,并保持心境的洒脱与性情的温润,结集有《阅读日本》等六种。另外,出于学术民间化的追求,1991年起与友人合作主编人文研究集刊《学人》。

目录信息

导言 西潮东渐与旧学新知
一 学术转型与两代人的贡献
二 “西潮”、“古学”与“新知”
三 走向专门家之路
四 章、胡交谊及其象征意义
第一章 求是与致用
一 “学在求是,不以致用”
二 “殚精考索”与“兴起幽情”
三 理器之分与真俗之辨
第二章 官学与私学
一 “劝学”与“学隐”
二 “学在民间”之自信
三 书院讲学的魅力
四 救学弊与扶微业
第三章 学术与政治
一 参政与回向
二 保国或著书
三 讲学复议政
第四章 专家与通人
一 古老命题的现代诠释
二 “具有广博学识”的专家
三 “博学的人”与“国人导师”
四 从“开山斧”到“绣花针”
第五章 作为新范式的文学史研究
一 从“大胆假设”到“小心求证”
二 双线文学观念
三 历史演进法
四 《红楼梦》自传说
五 整理国故思潮
第六章 关于经学、子学方法之争
一 “治学方法上的根本问题”
二 《庄子》的挑战
三 清儒之得失
四 章、胡之戴震论
五 对于“汉学”的推崇与超越
六 以西学剪裁中国文化?
第七章 晚清志士的游侠心态
一 游侠之“逍遥法外”
二 “中国之武士道”
三 对于流血的崇拜
四 暗杀风潮之鼓吹
五 联络会党的策略
六 大小传统之沟通
附录 自立门户与径行独往——章太炎的学术品格
第八章 现代中国的“魏晋风度”与“六朝散文”
一 被压抑的“文艺复兴”
二 逐渐清晰的文学史图像
三 师心使气与把酒赏菊
四 乱世中的“思想通达”
五 “谬种”与“妖孽”的不同命运
六 千年文脉之接续
第九章 现代中国学者的自我陈述
一 学者为何自述
二 自传与自定年谱
三 “我与我的世界”
四 “诗与真”的抉择
五 “忏悔录”之失落
六 “朝花夕拾”与“师友杂忆”
主要参考书目
人名索引
书名、篇名索引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初翻此书,立刻让人觉得这是一本严格且严肃的“述学”之作,没有陈平原力戒的“背后有‘影事’”之弊,不过联系此书写作的社会环境和陈平原的学术随笔《学者的人间情怀》等,陈平原恐怕醉温之意不在酒,他用“求是”的学术表达着隐含的“致用”,书中弥漫着他自己一再强调的“...  

评分

初翻此书,立刻让人觉得这是一本严格且严肃的“述学”之作,没有陈平原力戒的“背后有‘影事’”之弊,不过联系此书写作的社会环境和陈平原的学术随笔《学者的人间情怀》等,陈平原恐怕醉温之意不在酒,他用“求是”的学术表达着隐含的“致用”,书中弥漫着他自己一再强调的“...  

评分

陈平原先生的书,大都具有强烈的可读性,比如《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千古文人侠客梦》以及风靡一时的“大学三书”,这本《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也不例外。究其缘由,乃因陈书大都是以问题为中心,通过爬梳文本细节而构建出有理有据的文章。文章有脉络有筋骨,有内容有血肉...  

评分

北大中文系的陈平原教授早以文学史的研究成名,近著《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则致力于中国现代学术史的研究。[1]陈先生才识过人,不出手则已,出手便直指中国现代学术史上最重要的问题,所以本书甫出便颇受学术界重视。基于陈先生对于中国文化史的丰富...  

评分

初翻此书,立刻让人觉得这是一本严格且严肃的“述学”之作,没有陈平原力戒的“背后有‘影事’”之弊,不过联系此书写作的社会环境和陈平原的学术随笔《学者的人间情怀》等,陈平原恐怕醉温之意不在酒,他用“求是”的学术表达着隐含的“致用”,书中弥漫着他自己一再强调的“...  

用户评价

评分

整体还是带有很浓重的文学色彩。就我自己的感受来讲,读陈先生的著作,最好不要带着很强的目的性,比如正要准备课堂讨论时候(手动狗头)。因为这些著作都不是从宏观体系而言,大多是一些较为零散的发微与串联。很多观点还是很有创造性和启发性的。

评分

写作上非常讨巧的一本书,方法上很值得借鉴,但又不容易操作,弄不好就是一盘散沙。陈平原就是陈平原啊~但是近代思想史研究领域都是自说自话的吗?大佬们相互之间都不交流和对话的吗?不管什么问题,都是自己亲自捋一遍,也不管谁先谁后、说的有没有重合~不过,毕竟罗志田在前,也是胡适研究专家,但陈先生就是闭口不谈????

评分

以问题为中心的学术史。因着历史的教训和自家的学术追求,陈先生历戒“以经术文饰其政论”,但对论题的选择仍不讳言有着“压在纸背的心情”。

评分

桑兵老师近代史课上的讨论书目,难得中文学人被历史教授讨论,虽然评价似乎没有夏晓红好。

评分

大陆学者的文风就是让你乍一看疑似不学无术之作,但是仔细看来其实还是别有一番洞见哈哈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