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本与神化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中国哲学 哲学 张载 杨立华 宋明理学 思想史 理学 国学
发表于2025-02-08
气本与神化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比起大陆其他关于张载的论著而言,进步不少,但仍旧有相当的部分用历史材料来补充分析内容,另外作者花了相当浓重的笔墨,依据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中的内容,加以批驳来论述张载哲学中的心与性,却对荀子哲学中的心性与张载间的关系没有论述,让人略显失望。
评分导论是想给出宋学的时代背景。但勾画的学术脉络不是很清晰,和正文关联较松。和附录二参看,后者仍是少作略有文青风,可看出韦伯的影响(郭象附录是海德格尔)。正文一是主要对牟宗三为主的批评二仍是规整文本,材料解释总结。十五讲里更简明些。本书各章前后的衔接不如说郭象,很多材料与论述的重复表明的确有困难。大易一章可单独拎出,和附录一参看,提到了对经典文本的解释态度。更可见易学在宋学中的作用,而王弼注又可串联魏晋。本书对于中庸礼乐的论述大体也是讲四书相关内容的说法。提到的史家:邓广铭漆侠陈寅恪 王船山司马君实。提到了田浩陈捷荣。
评分注释经典,是秦汉以降诸子阐述思想的主流方式,宋明理学之兴起很大程度上是立基于对《孟子》《易传》和《中庸》的重新解读上。读张载《正蒙》,前几篇脉络似还清晰,后面殊不可解,经典文本的表述既为后人思辨提供了材料,但同时也划定了边界。今所谓中国哲学,除却夸夸其谈者,梳理和分析文本原义成为首要之工作,对张载的研究可能更需如此。杨老师承继张岱年陈来一脉,以述论方式探讨张载哲学,大体上仍归属于理解经典的尝试当中,对概念体系的述解尚有颇多可待商榷之处,论的发挥上似未踏出传统之樊篱。可体会而未能言致,中国哲学其任重而道远乎?
评分杨师通达之人,所论皆中肯綮。
评分比起大陆其他关于张载的论著而言,进步不少,但仍旧有相当的部分用历史材料来补充分析内容,另外作者花了相当浓重的笔墨,依据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中的内容,加以批驳来论述张载哲学中的心与性,却对荀子哲学中的心性与张载间的关系没有论述,让人略显失望。
杨立华,哲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哲学史、儒学、道家与道教,近年来主要着力于宋明哲学及魏晋哲学的研究。出版专著三部:《郭象〈庄子注〉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气本与神化:张载哲学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和《匿名的拼接:内丹观念下道教长生技术的开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译著五部:《王弼〈老子注〉研究》《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宋代思想史论》《章学诚的生平与思想》《帝国的话语政治》等,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
《气本与神化:张载哲学述论》以相关基本文献的细读为基础,通过彰显文本自身的肌理,来重构张载哲学的固有脉络。在试图将张载哲学回置入历史的精神语境的过程当中,“述”的解释学态度重构了一个场域,而这一场域使得读者与思想家的“相遇”成为可能。张载哲学在宋明理学的展开过程中所发挥的枢纽性作用,早已成为学术界的一般常识。长期以来,关于张载的研究和讨论一直是中国哲学史界的热点之一。
张载年轻时刻苦攻读《中庸》,仍感不满意,于是遍读佛学、道家之书,觉得这些书籍都不能实现自己的宏伟抱负,又回到儒家学说上来,经过十多年的攻读,终于悟出了儒、佛、道互补,互相联系的道理,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学说体系。张载曾受宰相支持在开封相国寺设虎皮椅讲《易》,期...
评分最近重新翻看本科的课堂笔记,竟发现同学(女同学)当年记录的几大本“杨氏中哲课堂记录”。杨老师的课确实引人入胜,不过,自己读了几年书之后,难免对他当初的说法心生质疑。以“杨氏张载”为例: 当初,杨老师基本上是在形上与形下的框架内讲授张载的。然而张载的哲学体系...
评分张载年轻时刻苦攻读《中庸》,仍感不满意,于是遍读佛学、道家之书,觉得这些书籍都不能实现自己的宏伟抱负,又回到儒家学说上来,经过十多年的攻读,终于悟出了儒、佛、道互补,互相联系的道理,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学说体系。张载曾受宰相支持在开封相国寺设虎皮椅讲《易》,期...
评分张载年轻时刻苦攻读《中庸》,仍感不满意,于是遍读佛学、道家之书,觉得这些书籍都不能实现自己的宏伟抱负,又回到儒家学说上来,经过十多年的攻读,终于悟出了儒、佛、道互补,互相联系的道理,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学说体系。张载曾受宰相支持在开封相国寺设虎皮椅讲《易》,期...
评分张载年轻时刻苦攻读《中庸》,仍感不满意,于是遍读佛学、道家之书,觉得这些书籍都不能实现自己的宏伟抱负,又回到儒家学说上来,经过十多年的攻读,终于悟出了儒、佛、道互补,互相联系的道理,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学说体系。张载曾受宰相支持在开封相国寺设虎皮椅讲《易》,期...
气本与神化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