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英伦才子型作家,生于1969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现住伦敦。著有小说《爱情笔记》(1993)、《爱上浪漫》(1994)、《亲吻与诉说》(1995)及散文作品《拥抱逝水年华》(1997)、《哲学的慰藉》(2000)、《旅行的艺术》(2002)。他的作品已被译成二十几种文字。
《拥抱逝水年华》(双语版)的作者是英国当代知名作家、文学评论家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1969-)。此书的中文简体字版译文社早在几年前已出版,受到市场推崇。这次购买的是英汉对照版,出版此书想必会受到文学爱好者和英语学习者欢迎。本书内容主要讲述作家运用文学传记的手法,通过对二十世纪法国大作家普鲁斯特及其煌煌巨著的回顾,展示他的重要作品《追忆逝水年华》的创作风格、独特的写作技巧,以及开创世界文坛小说新纪元的历程,并给读者描绘出普鲁斯特真实而又生动的大家形象。
一口气读完了阿兰.德波顿的《拥抱逝水年华》,喜欢德波顿行云流水、信手拈来的感觉。 下面是这本书的简单的一些书摘: * 一旦明白终有一死,放弃了永生之念,我们会忽然发现,在看似冗长无聊的生活表层之下,藏着那么多人们未加尝试的可能性。 * "别太快"似乎是普鲁...
评分周六的天空灰暗阴沉,如灰色的绒布遮住了阳光和云朵,适合蜗居在家中,我干脆连床都不下捧起《拥抱逝水年华》从起床看到下午,天阴也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经常看的咯咯笑起来,有时感觉找到了志同道合者,有时为那些逸事感到惊奇。 先说一下书名,我认为翻译的很到位,虽然与英...
评分最近迷上了英国年轻作家阿蓝德波顿的书。 在中译版的序言中对于阿蓝德波顿这个名字是这样说的:这个名字实在是很有点矛盾的意味,“德”是贵族的称谓而“波顿BOTTON”在英文中却是“屁股”的意思。 阿蓝是一个享受孤独和对琐碎生活的迷恋的人。 他说作家都是孤独的,一个人在...
评分知道德伯顿是因为一篇关于旅行的文章,大概是叫《旅行的艺术》,不知道是不时后来同名的散文集中的一篇。号称英伦才子,拉杂、优雅、舒徐有致的语言风格,厚实而内敛的资料,都叫人觉得新京报的专栏作家太偷懒了(因为没有知识全是午睡后的口水),而沈宏非太土(因为他恨不得...
评分一口气读完了阿兰.德波顿的《拥抱逝水年华》,喜欢德波顿行云流水、信手拈来的感觉。 下面是这本书的简单的一些书摘: * 一旦明白终有一死,放弃了永生之念,我们会忽然发现,在看似冗长无聊的生活表层之下,藏着那么多人们未加尝试的可能性。 * "别太快"似乎是普鲁...
这大概是自从看完De Profundis以来我读得最认真的一本英文作品。好吧,我是想说,光论内容,它真的很棒。在其中你能够全方位接触到普鲁斯特八卦,从祖宗到亲友到我们亲爱的伍尔夫无一不足。顺便你的文数或者思修可以因为一句德波顿的招牌俏皮话而被瞬间治愈。它告诉你怎样把妹怎样交友怎样貌合神离怎样天人合一……作为一本不能再不正经的Proustian读物,它已经能够充分满足我这个从未读过Proust的人并且让我狠狠压抑下内心理智不时的“不要去看”的劝诫而想冲回家翻出那些砖头。哦放心我不会生出伍尔芙小姐式的冲动因为我除了一肚子不合时宜以外一无所有。顺便如果可以的话我还是想要买本《重现的美食》逛一趟贡布雷狠狠地附庸风雅一回。 The Moral?作为一个文本,它已经完美了。作为一本书,它被出版社毁了。
评分琐碎不碎,长而不闷。
评分爱死英文版里面的那种精妙的感觉
评分读多了一个作者的书就容易发现作者的局限,其作品所能提供的新鲜感已大不如前。
评分I'd rather read Proust right away. I prefer your arguments to persuasions, Alain.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