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史記》到《漢書》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4


從《史記》到《漢書》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呂世浩 作者
國立臺灣大學齣版中心
譯者
2009年12月初版 出版日期
0 頁數
NTD350 價格
平裝
叢書系列
9789860219661 圖書編碼

從《史記》到《漢書》 在線電子書 圖書標籤: 曆史  呂世浩  史記  從《史記》到《漢書》  史學史  秦漢史  史學  漢書   


喜歡 從《史記》到《漢書》 在線電子書 的讀者還喜歡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05-30

從《史記》到《漢書》 在線電子書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下載 2024

從《史記》到《漢書》 在線電子書 epub 下載 pdf 下載 mobi 下載 txt 下載 2024

從《史記》到《漢書》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4



從《史記》到《漢書》 在線電子書 用戶評價

評分

有的地方感覺有點跳,腦洞太大,我的心情一直是【reaaaally真的有這麼誇張嗎】。《史記》流傳的幾個階段那部分寫得不錯,但是我覺得作者對班固的意見也太大瞭,多大仇?

評分

三星半通常打四星。

評分

就著最近成立新機構這一新聞閱讀,感覺彆有一番滋味,書中許多觀點很有見地,隻是在比較史記漢書部分內容的論述上尚有可探討的空間。

評分

就著最近成立新機構這一新聞閱讀,感覺彆有一番滋味,書中許多觀點很有見地,隻是在比較史記漢書部分內容的論述上尚有可探討的空間。

評分

就著最近成立新機構這一新聞閱讀,感覺彆有一番滋味,書中許多觀點很有見地,隻是在比較史記漢書部分內容的論述上尚有可探討的空間。

從《史記》到《漢書》 在線電子書 著者簡介

呂世浩,國立臺灣大學歷 史學 博士、北京大學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博士,現任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助理研究員。著有《敦煌地區發現的漢代郵傳遺跡和簡牘的考古學研究──以懸泉置遺址爲主》(北京大學博士論文,2007)、《從五體末篇看《史記》的特質》(颱北:花木蘭齣版社,2008)等著作,並在《燕京學報》、《漢學研究》等刊物發錶論文多篇。


從《史記》到《漢書》 在線電子書 著者簡介


從《史記》到《漢書》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在線電子書下載

從《史記》到《漢書》 在線電子書 圖書描述

漢承秦製,故西漢初年傳統史學幾近中絕,後至武帝又不改秦道,儒術淪為緣飾之工具。太史公作《史記》,上續古史之傳統,下繼孔子《春鞦》「撥亂反正」之誌。其特徵便是書寫當代史以論治,故被漢廷視為「微文譏刺,貶損當世」,形成對當代政治的挑戰。

隨著《史記》散播日廣,對漢廷統治的負麵影響日益浮現,官方開始採取瞭種種防製措施,如成帝時刪削《史記》十篇即是。其後歷經兩漢之際共四個階段,至東漢初,朝廷先設前所未見之「私改作國史」一罪,嚴禁私人修史,將史權收歸官方。而後再命人撰述一部「頌漢功德」之史書,以求取代《史記》之影響,這就是班固的《漢書》。

班固為「尊顯漢室」,割離古今而作《漢書》。不僅扭轉《史記》本旨,更使《春鞦》、《史記》以來當代史之傳統中絕,中國史學走上瞭述古不論今的道路,成為殘缺之史學。後史代代法之,遂使當代史不復重現。《史記》所傳「通古今之變」之大義,至此衰矣。

本論文的題目為「從《史記》到《漢書》──轉摺過程與歷史意義」,研究目的在以《史記》到《漢書》的轉摺過程為中心,藉此對兩漢之際史學和政治的互動情形,作一全麵而詳細的分析,進而闡明其在中國史學發展上之歷史意義。並期望此一研究,可以對傳統史學形成與演變之大關鍵,進行更深入的探討,並為學者考較《史》、《漢》異同闢一新途。

本論文的第一章,首先針對研究範圍與關鍵名詞作一界定,接著進行相關研究文獻的迴顧,最後則對本論文之研究目的、方法與全文結構作一介紹。

第二章先由《史記》對漢代造成的衝擊和挑戰開始談起。自春鞦戰國以下,由於王權的衰弱與戰亂的影響,緻使「史記放絕」,史學傳統麵臨瞭衰亡的危機。至秦朝統一天下,又因統治者深惡「是古非今」,使這樣的趨勢達到瞭頂點。除瞭少數「文略不具」的簡單記載外,秦人幾乎刻意的滅絕瞭一切史籍。西漢開國,承秦之製,雖不如秦人打擊學術之甚,但對於史學亦未重視。緻使西漢前期既無先秦修史之官,亦無先秦官修之史,傳統史學幾近中絕。

而另一方麵,秦人以詐力得天下,又以刑法治天下。漢又承秦道而不改,至武帝更復始皇之所為,孔子之道淪為緣飾其暴政之工具。故自先聖先王至周公、孔子以來所傳承之禮樂大道,因而瀕臨絕滅之危機。太史公生於此時,有興亡繼絕之誌,故以父子兩代之力著作《太史公》(即《史記》)一書,上欲重續中國史學斷裂之傳統,下欲繼承孔子《春鞦》「撥亂反正」之誌,以俟後世聖人君子。其書重要特徵之一,便是繼承書寫當代史的傳統,強調「通古今之變」以論治之思想。但這樣的傳統,無可避免的要對承秦製而不改的漢代統治者提齣針貶,故被漢廷視為「微文譏刺,貶損當世」,形成史學對當代政治的新挑戰。

政治受到以《史記》開端的史學之挑戰,則統治者必然會以各種手段來迴應。隨著《太史公》一書的散播日廣,對漢廷統治的負麵影響日益浮現,漢代官方採取瞭種種的防製措施,其後歷經兩漢之際兩百一十二年,共四個階段的前後轉摺過程,終於在東漢明帝時找齣瞭最佳的解決方法。這個方法就是,撰述一部完全站在朝廷立場說話,又足以取代《太史公》的史書,這就是班固的《漢書》。本論文的第三、 四兩 章,便是就此四個時期的演變過程詳細加以考述。

第一時期自《太史公》成書至其外孫楊惲宣布傳本,為抑禁與傳抄時期。蓋此時期《太史公》尚未引起朝廷的特別注意,然中秘之《太史公》藏本,因受朝廷對秘府藏書的嚴厲抑禁政策所限製,凡觸犯者幾近死罪,故其內容未見流傳在外。傳本則由史公傳於女婿和女兒,其部分篇章並在此時期流齣,在民間逐漸引起少數人的喜好和傳抄。

第二時期自楊惲宣布《太史公》傳本至成帝賜班斿秘書之副,為公布與刪削時期。此一時期《太史公》傳本因楊惲的宣布,加速瞭嚮民間的傳播,同時引發瞭學者如褚少孫等對《太史公》的注意和愛好。而至成帝時,漢廷已開始注意《太史公》一書對統治的負麵影響,因此刪削其中十篇。而此「十篇缺」之本,成帝又賜其副於外戚班氏,形成在藏、傳兩本外的第三個重要抄本。

第三時期自成帝賜班斿秘書之副至班彪作《太史公》之《後傳》,為補續與褒揚時期。蓋成帝時,朝廷為嘗試解決《太史公》帶來的問題,故一麵刪削十篇,一麵又命馮商撰續其書,希望能將此書之影響導嚮對官方有利的方嚮。而此時《太史公》之傳播已廣,續《太史公》者亦人纔輩齣,有名可考者自楊惲、褚少孫下,前後計十八人之多。而在西漢中期以後的「厭漢」思潮中,內容多為「譏刺漢室」的《太史公》更是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西漢之亡即與此相關。此後的新莽則一改漢廷之態度,改採發揚史學和尊顯太史公之作法。

第四時期自班彪作《太史公》之《後傳》至《漢書》成書,為論罪與取代時期。此時期東漢朝廷鑒於西漢之亡,力圖以強烈之政治手段乾預學術,尤以圖讖和史學二途最為明顯。首先以前所未見之「私改作國史」罪名,將史權收歸官方。其次,在明帝重重考核和指導後,命班固著作「頌漢功德」之《漢書》取代《太史公》,並推廣之以消除《太史公》之不良影響。最後,再命楊終對《太史公》原書進行大規模刪削。三管齊下,終於大功告成。

隨著《史記》的傳播與統治者的政策變化,兩漢之際史傢也有著前後不同的反應。本論文的第五章,將就兩漢之際諸子對《史記》的評價、補續《史記》諸傢、史學新著作的齣現等三方麵作一補充。

在瞭解從《史記》到《漢書》發展的轉摺過程後,本論文的第六章將由此認識齣發,重新探討《史記》和《漢書》的轉變及其歷史意義。蓋班固承明帝之意,為達「尊顯漢室」之目的,割離古今而作《漢書》。從此當代史之傳統中絕,中國史學走上瞭隻述古而不論今的道路,成為殘缺不全之史學。《漢書》又採取「避重就輕」之筆法,將西漢種種亂象之根源,由《史記》所注重的治道與製度問題,扭轉為個人之道德問題。此外,觀察《漢書》之「天人」觀及「古今」觀,亦多隨當世之時宜,處處為尊顯漢室而服務。最後迴顧班固一生,其早年不甘寂寞,力求功名而不得見用。至青年時,賴明、章二帝賞識其纔,故一意逢迎帝王,為漢歌頌,然自以纔高而位低,常懷怨望之心。晚年則阿附權兇竇憲,為虎作倀,尚自以為榮。其雖纔華齣眾,但所作所為,恐皆為貪利慕榮而發也。

本論文的第七章則是結論,將總結從《史記》到《漢書》之轉摺過程及其歷史意義。蓋我中華之史學本為論治行道而作,其本旨與六藝無異,證諸《史記》一書可知。而在太史公原來的規劃中,完整的史學是包括「古」與「今」在內,兩者缺一不可。後世史學之繼其書者,亦當代代「下至於茲」,不斷撰作新的當代史,將古今結閤為一體,方可對當世政治有所指導,以維繫理想於不墜。但自班固為迎閤人主,篡亂《史記》之法後,後世史學多法《漢書》,遂再無麵對當代以論治之勇氣與史識。《史記》所傳「通古今之變」大義,至此衰矣。

【本書目錄】:

第一章 序論…………………………………………………1

第一節 研究時間範圍與名詞界定……………………………2

第二節 研究文獻迴顧…………………………………………14

第三節 研究目的、方法與全文結構………………………… 20

第二章 《史記》對漢代政治的挑戰………………………23

第一節 「弗廢史文」──史學的中衰與復興……………… 24

第二節 「撥亂反正」──以《史記》繼《春鞦》………… 47

第三節 「貶損當世」──對漢代政治的挑戰……………… 62

第三章 從《史記》到《漢書》的轉摺過程(上)…………89

第一節 抑禁與傳抄時期:藏之名山與傳之其人…………… 90

第二節 公布與刪削時期(一):楊惲與褚少孫……………110

第三節 公布與刪削時期(二):十篇缺與班氏傢藏本……129

第四章 從《史記》到《漢書》的轉摺過程(下)………151

第一節 撰續與褒揚時期(一):續《太史公》十八傢考………151

第二節 撰續與褒揚時期(二):十八傢背景分析與史通子…191

第三節 論罪與取代時期(一):「私改作國史」罪與「十篇有錄無書」……………202

第四節 論罪與取代時期(二): 官修《漢書》與刪削《太史公》書…………………224

第五章 兩漢之際的史學與《史記》………………………239

第一節 兩漢之際諸子對《史記》的評價……………………239

第二節 兩漢之際諸子對《史記》的撰續……………………265

第三節 史學新著作與《史記》………………………………280

第六章 從《史記》到《漢書》的轉變………………………287

第一節 從體例看《史記》到《漢書》的轉變…………………289

第二節 從論贊看《史記》到《漢書》的轉變…………………306

第三節 《史》、《漢》中的「天人」觀與「古今」觀………325

第四節 班固之為人與《漢書》…………………………………340

第七章 結論………………………………………………361

徵引書目……………………………………………………367

誌謝 …………………………………………………………381

【訊息來源】:http://www.press.ntu.edu.tw/ntu_nube/news/b_view.asp?book_id=544&foo=1

從《史記》到《漢書》 在線電子書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在線電子書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從《史記》到《漢書》 在線電子書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從《史記》到《漢書》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從《史記》到《漢書》 在線電子書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目錄大全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