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收作者20世纪50年代中期撰写的8篇论文,对魏晋至唐代之经济及阶级关系、工匠身份的变化、南朝寒人的兴起、拓跋族的汉化过程、科举制的萌芽诸问题详加论证和阐发,获得一系列重要结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则收入作者1958至1982年间论文15篇,分别对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制度、社会阶层。中西交通、宗教等专题,详为论证。两书均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此次一并收入《唐长孺文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续编的跋语是亮点。
评分续编的跋语是亮点。
评分花了相当长的时间阅读完本书,觉得唐长孺的行文长难句太多,理解起来破费周折。其实,本书里读得最有兴致的还是几篇小文,如《读<桃花源记旁证>质疑》、《史籍与道经中所见的李弘》、《魏晋南朝的君父先后论》,别有新意,读来并不觉得枯燥。尤其是首文,感觉唐长孺在本篇中充分展现了史家的想象力,将桃花源故事的流转和时代背景做了另一番解读,没有把目光限于汉人活动区域和思维观念,而是充分考虑到了南方普遍存在的蛮人问题。读到此文,满脑子里都是《里约2》的山谷——不断推后的生存线,蛮族和鹦鹉都同样面对着优势文明的挑战。不过,觉得花如此长的时间不甚值得,竖排繁体下读唐文艰涩的文字深觉痛苦,书中最重要的几篇论文在《三论》中似乎也有清晰的表达,如能细读后者,唐先生治学大旨应该也能粗通了吧?
评分论述详细,很好。
评分花了相当长的时间阅读完本书,觉得唐长孺的行文长难句太多,理解起来破费周折。其实,本书里读得最有兴致的还是几篇小文,如《读<桃花源记旁证>质疑》、《史籍与道经中所见的李弘》、《魏晋南朝的君父先后论》,别有新意,读来并不觉得枯燥。尤其是首文,感觉唐长孺在本篇中充分展现了史家的想象力,将桃花源故事的流转和时代背景做了另一番解读,没有把目光限于汉人活动区域和思维观念,而是充分考虑到了南方普遍存在的蛮人问题。读到此文,满脑子里都是《里约2》的山谷——不断推后的生存线,蛮族和鹦鹉都同样面对着优势文明的挑战。不过,觉得花如此长的时间不甚值得,竖排繁体下读唐文艰涩的文字深觉痛苦,书中最重要的几篇论文在《三论》中似乎也有清晰的表达,如能细读后者,唐先生治学大旨应该也能粗通了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