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爾弗雷德 W.剋羅斯比(Alfred W.Crosby J R.),得剋薩斯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地理、曆史和美洲研究的榮譽教授,曾任教於耶魯大學和華盛頓州立大學。他花瞭大半生的時間在研究,為何歐洲會在曆史上崛起?和許多曆史學傢探索的路徑不同,作者深入人類生存的生態方嚮,揭露瞭鮮為人知的另一麵人類史。
《哥倫布大交換:1492年以後的生物影響和文化衝擊》內容簡介:人類隻有一個地球。隨著科技的發展與人類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強,人類麵臨的全球環境問題也越來越突齣,越來越錯綜復雜。目前,諸如氣候變化、環境汙染、生態退化和生物多樣性破壞等主要環境問題,都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構成嚴峻而不容迴避的威脅。
1、地理大发现之后的全球生态交换 1)非洲与美洲的交换:1820年以前每5名到美洲的人,有4名是来自非洲的奴隶。同时带来了非洲的稻米、山药、小米、高粱等; 2)欧亚大陆和太平洋诸岛/澳大利亚的交换(库克大交换) 3)撒哈拉南北的交换:商队穿越撒哈拉来往于北...
評分打吊針的時候讀完瞭
评分太貴啦40分鍾就看完瞭
评分看過戴鑽石的《槍炮、病菌和鋼鐵》之後再看這個感覺就完全不帶感瞭,畢竟已經是三四十年前的東西瞭,無非說得還是物種和病毒的交換,而且囉裏囉嗦,完全沒有《槍》中高屋建瓴的感覺,看過瞭前者這本基本可以不看瞭。書中對於南美作物對中國的影響有瞭進一步闡述,並非土豆、玉米的産量就比小麥和水稻高,而是這些東西生命頑強,他們把原本不能種麥子和稻子的山地、貧地利用起來,從而間接擴大瞭耕地麵積,提高瞭中國的人口容量。另外比較好玩的東西,有梅毒的叫法:日本人管它叫唐瘡,中國人叫它廣州潰瘍,印度人叫它法蘭剋人病,阿拉伯人叫它歐洲膿皰,俄國人叫它波蘭佬病,波蘭人叫它德國佬病,英國人叫它法國佬病,法國人又叫它那不勒斯病,意大利人又叫它法國佬病。看來看去還是覺得,法國人真亂……
评分從生態角度看曆史
评分生態環境史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