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尔·T威林厄姆
1983年于杜克大学获得心理学本科学位,1990年于哈佛大学获得认知心理学博士学位,1992年至今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任心理学教授。2000年之前,其研究主要关注以大脑为基础的学习和记忆方面;2000年至今,其研究主要围绕认知心理学在基础教育方面的应 用。威林厄姆还为《美国教育家》杂志撰写《向认知科学家提问》专栏,其个人网站地址为:http://www.danielwillingham.com。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一书,是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威林厄姆的重要著作,是一本深受学生和教师欢迎的教育心理学著作。他用认知心理学的原理,详细分析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注意的一些问题。书中每一章都运用了一个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如“事实性的知识先于技能”“记忆是思考的残留物”“我们在已知的环境中理解新的事物”“儿童在学习方面更多的是相似而不是不同”“教学技能可以通过练习而提高”等等。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是一本关于认知心理学的普及读物,也是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入门书籍。书中的许多观点新颖而深刻。如开篇伊始关于大脑的作用的分析,作者认为,大脑不是用来思考的,它的真正作用在于使你避免思考。虽然人类生来就具有好奇心,但是我们不是天生的杰出思想者,除非认知环境符合一定的要求,否则我们会尽可能地避免思考。作者指出,学生是否喜欢学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能否持续地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愉悦感。
没有想过会买这本书,看前几章甚至还心怀排斥。如作者序言所述,这是一本认知心理学摘要:工作记忆、长期记忆、事实性知识、过程性知识、组块、专家和新手的差异、十年或10000小时规则。。。都是当初心理学原理中耳熟能详的概念。然而,最终作者说服了我,而且30年来第一次,我...
评分 评分主要讲了成绩好坏最好归功于练习,如果好成绩只是让人自我良好的话,那么结果会是你停止努力和思考,因为误以为自己是天才,什么都不干也能考出好成绩。结果往往会变成我努力了就可以考得高分,只是不够努力的错觉。 现在六十分,努力了也许只是七十分而已。然后愈加不敢开始做练习,导致成绩越来越差。 再一个是关于工作记忆的,这种东西就是得多用,最好是在脑袋的某个地方留一处自己经常思考的问题。这样重复的过程,让自己的工作记忆操作起来更加迅速。
评分每一章都是重磅炸弹,都需要反复思考和实践。
评分主要讲了成绩好坏最好归功于练习,如果好成绩只是让人自我良好的话,那么结果会是你停止努力和思考,因为误以为自己是天才,什么都不干也能考出好成绩。结果往往会变成我努力了就可以考得高分,只是不够努力的错觉。 现在六十分,努力了也许只是七十分而已。然后愈加不敢开始做练习,导致成绩越来越差。 再一个是关于工作记忆的,这种东西就是得多用,最好是在脑袋的某个地方留一处自己经常思考的问题。这样重复的过程,让自己的工作记忆操作起来更加迅速。
评分要打一个大大的五星,仅仅是其中的一系列思维实验就让我玩得不亦乐乎。在提倡减负、因材施教、告别枯燥的题海战术的今天读到这书真是一种很特别的体验…整本书就是在以一种基于科学研究和示例,不容置疑地告诉读者:大量知识的灌输是有意义的,因为这构成了你的思考背景素材,让你更快地理解和学习;大量地重复练习是必须的,不论你做什么,想要做漂亮这都是逃不过的一环;学生的确是有学习模式偏好的,但教学方式的选择仍然更多取决于教学的内容而不是受教者,别总信些有的没的:讲故事是个好主意,但未必总有意义,当你过度重视形式的有趣,反而会模糊教学重点,以致于故事哗众取宠。比较巧合地是书中谈到了专家和前些日子读的《程序员的思维修炼》中关于专家的说法不谋而合。这本书同样适合持续学习者——你要相信努力的价值,以及如何更好地训练自己
评分阳志平http://www.douban.com/note/267359148/。学学人家如何通俗易懂地普及认知心理学写作。一环扣一环,逻辑超清晰,写得真好,结语作者道出了真相。周末写书评。通过本书悟得一道:笔记、书评永远最好只是思考的副产品。总觉得“无他,但手熟尔”“积累”之类的大词不解渴,这本书终于解了我的渴,将这类大词内含的原理剖析清楚。ps内向有个用得到的地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