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发现历史

在美国发现历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希
出品人:
页数:528
译者:
出版时间:2010
价格:58.00元
装帧:平
isbn号码:978730117238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美国
  • 留学
  • 海外汉学
  • 史学理论
  • 历史学家
  • 王希
  • 中国
  • 美国历史
  • 历史发现
  • 文化探索
  • 社会变迁
  • 个人经历
  • 历史记录
  • 移民故事
  • 时代背景
  • 纪实写作
  • 历史观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场改变无数人命运的出国浪潮中,本书的作者们背负着理想、期待,以及改变命运的渴望走出国门;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他们为了生存、尊严和追寻真理而挥洒血汗。当他们以“成功者”和“过来人”的目光审视那段苦乐参半、异彩纷呈的人生历程时,他们渴望讲述,渴望为往昔留一点纪念,给后来者一点启迪。

他们创造历史、他们撰写历史。三十一位历史学者用浸透人生感悟的史笔,记录了自己在美国求学与工作的经历、对美国理想与现实的解读,书写了一份因真实而精彩的历史实录。

每个历史研究者都面对着“两个历史”:一个是他所研究的过去的历史,是他所希望重构和解释的对象;另一个是他所属于的学术史,他所作的历史重构和解释不可避免的是这个还在持续着的历史的一部分。一个有价值的历史研究应该对这两个历史都作出贡献。

——巫鸿

我意识到自己具有的多重身份,我既是“里面的人”——在中国长大,又是站在外面往里看的人——我的困惑和问题意识,和我在西方的生活有直接关系;我既是历史的亲历者,又是历史的研究者。多重身份有时会造成不同身份之间的“紧张”,但也有助于超越单一身份可能带来的局限,有利于从不同角度来看问题。

——叶维丽

(这些作者)从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大学教授的成长经历充满了鲜为人知的失败与成功、痛苦与光荣、博弈与创造的故事。本书的许多篇章是他们作为具有跨文化背景的历史学人对人生经历的社会学式的观察与思考。这些个性鲜明的人生故事不但激人意气,而且耐人寻味。

——王希、姚平

作者简介

王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国史博士,现为北京大学历史系特聘教授,教育部首批文科长江学者讲座教授之一,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印第安纳大学(Indian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历史系终身教授。曾任宾夕法尼亚州印第安纳大学历史系主任。

姚平,美国伊利诺大学文化人类学硕士,历史学博士。现为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校区(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Los Angeles)历史系终身教授,兼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客座教授。

目录信息


1980
“出”与“入”/巫鸿
1981
惑中做史/叶维丽
1982
从边疆到边疆/刘晓原
1983
出版的学问与学术的出版/李小兵
1984
火的洗礼/王希
路漫漫其修远兮——学史人生三十年之回顾/张信
1985
历史,你在哪里?/陈勇
走进多元文化社会——一个历史学人的留美经历与思考/李洪山
澳美留学就业记——兼论美国学术出版/熊存瑞
西方历史研究的困境与我在美国的学术生涯/余茂春
学海无涯,有容乃大——我在美国求学治史的经历/翟强
学史之道——兼论史家的“萧散简远,妙在笔墨之外”/朱孝远
1986
从“二战史研究”到“冷战史研究”——我从中国到美国学术经历的若干片段/陈兼
学而不优则仕——美国大学职业转轨散记/洪朝辉
西方唱盛中国——美国中国学研究中的历史翻案问题/卢汉超
当孔子碰到耶稣——在美国天主教大学执教散记/孙绮
我在美国求学,教学与治学/许光秋
1987
从小镇走向大洋——突破和创新/邵勤
近代中国体育——范畴类别与体制归属/王冠华
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学历史?——一个圈内人的“圈外话”/王晴佳
求学治史,感悟人生/萧知纬
1988
从手指湖到落基山——我的导师和我的学史历程/田宪生
在美国发现第三种历史——从“本历史”到“它历史”再到“大历史”/魏楚雄
1990
浮生三记/徐国琦
大洋两岸史海探寻杂感/杨志国
求史三记/姚平
1991
充当中美学术间的“二道贩子”/王笛
1992
他山寻石,攻玉以理——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求学记/丛小平
游学北美十八年/单富良
1993
重新认识乡村中国——兼谈我的治学经历/李怀印
1998
在美十二年——我的学术经历/夏亚峰
附录一 回忆创办留美历史学会的日子/高王凌
附录二 中国留美历史学会大事记(1987—2010)
附录三 中国留美历史学会理事会(1987—2010)
附录四 留美历史学会期刊大事记(1987—2010)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从杭州到绍兴,从学校到家里,再加上颠簸的路上见缝插针,终于我把这本前辈的反思录看完了。 这书缘起一帮上世纪八十年代起陆陆续续出国的攻读史学硕士博士学问的学人,而把他们串联在一起的就是中国留美历史学会,该学会从无到有,本书的作者们在写作述怀时候多少都有所提...  

评分

序 王希 姚平 《在美国发现历史》一书从约稿到初稿、二稿,再到定稿仅仅用了十个月的时间。作者们的热情、坦诚、认真和严肃使我们两位编者深深感受到这本书的份量。这些篇章决不只是即兴而发的感怀和拾遗,它们凝聚着一群在特殊历史时段和空间中走到一起的中国历史学人...  

评分

评分

序 王希 姚平 《在美国发现历史》一书从约稿到初稿、二稿,再到定稿仅仅用了十个月的时间。作者们的热情、坦诚、认真和严肃使我们两位编者深深感受到这本书的份量。这些篇章决不只是即兴而发的感怀和拾遗,它们凝聚着一群在特殊历史时段和空间中走到一起的中国历史学人...  

评分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人赴欧美留学者不下数百万,在国外学术机构任教和从事研究之人也超过万人,这是中国当代社会和学术的一项重要发展。二○一○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在美国发现历史:留美历史学人反思录》一书,汇集了三十一位现在美国任教或担当行政事务的历史学...  

用户评价

评分

很多体会。膜拜各位学者。

评分

读本书可以简单米国的历史学博士培养模式。以前某大师演讲时说读历史的博士,没有兴趣的话,很痛苦。在米国读博士,天资卓越者要5年,一般人7—10年很正常,考虑一下受益和成本的话,真心给跪了

评分

充满了苦逼励志的黑历史

评分

看这本书,其实只是在回答一个问题 为什么到美国发现中国的历史

评分

看了下竟然没有一个人或者这一群人都比不上一个民国时期的学者例如何炳棣,他们的语言与文学基础普遍差,生长于共和国,在美国大学挣扎,即使出身一流的学校,但也没做到立德立言。没精通中国文化,同时也没学好西方思想。靠着自己的黄脸孔在大学混教职,或者努力混进国内的圈。连一本影响社会的书都没有,一件影响教育的事业也没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