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

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德) 克里斯塔勒
出品人:
页数:456
译者:
出版时间:2010-11
价格:33.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0072434
丛书系列: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历史地理
图书标签:
  • 经济地理
  • 德国
  • 地理学
  • 地理
  • 克里斯塔勒
  • 中心地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 区位
  • 德国
  • 南部
  • 地理
  • 原理
  • 中心地
  • 理论
  • 城市
  • 布局
  • 区域
  • 科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内容简介:我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评的各派代表作品。幸赖著译界鼎力襄助,三十年来印行不下三百余种。我们确信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够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些书籍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述。这些译本过去以单行本印行,难见系统,汇编为丛书,才能相得益彰,蔚为大观,既便于研读查考,又利于文化积累。为此,我们从1981年至1997年先后分七辑印行了名著三百种。现继续编印第八辑。到1998年底出版至340种。今后在积累单本著作的基础上仍将陆续以名著版印行。由于采用原纸型,译文未能重新校订,体例也不完全统一,凡是原来译本可用的序跋,都一仍其旧,个别序跋予以订正或删除。读书界完全懂得要用正确的分析态度去研读这些著作,汲取其对我有用的精华,剔除其不合时宜的糟粕,这一点也无需我们多说。希望海内外读书界、著译界给我们批评、建议,帮助我们把这套丛书出好。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英译本前言导言 1.是否有决定城镇数量、规模以及分布的规律? 2.关于对城市调查研究的设计和资料来源的一些说明 第一部分 理论篇:城镇地理学的经济理论基础第一章 基本概念 1.作为等级序列原则的集中 2.中心地 3.重要性和中心性 4.中心商品和服务 5.补充区域 6.经济距离和商品范围第二章 静态联系 1.引言:中心商品的消费与中心地的发展 2.中心地人口分布 3.人口密度与人口结构 4.中心商品 5.区域 6.交通 7.中心商品的范围 8.中心地体系第三章 动态过程 1.引言:动态观点 2.人口 3.中心商品 4.生产成本与技术进步 5.区域 6.交通 7.中心商品的范围 8.中心地体系的动态方面 9.经济循环第四章 结果 普通经济理论与专门经济理论 第二部分 联系篇:区位理论应用于实际聚落地理引言:问题第一章 中心地的确定方法 1.一个地方的重要性 2.一个地方的中心性第二章 初步结果 1.中心地 2.体系的其他要素 3.体系 第三部分 区域篇:德国南部中心地的数量、规模和分布第一章 慕尼黑L级体系 1.基本事实 (1)L级中心 (2)L级连线距离 (3)P级中心地 (4)G级中心地 2.各G级体系的分析 (1)慕尼黑P级体系 (2)奥格斯堡P级体系 (3)阿尔卑斯体系 (4)东部G级体系 3.结果第二章 纽伦堡L级体系 1.基本事实 (1)L级中心 (2)L级连线距离 (3)P级中心地 (4)G级中心地 2.各G级体系的分析 (1)纽伦堡P级体系 (2)维尔茨堡P级体系 (3)雷根斯堡P级体系 (4)其他G级体系 3.结果第三章 斯图加特L级体系 1.基本事实 (1)L级中心 (2)L级连线距离 (3)P级中心地 (4)G级中心地 2.各G级体系的分析 (1)纽伦堡P级体系 (2)维尔茨堡P级体系 (3)雷根斯堡P级体系 (4)其他G级体系 3.结果第三章 斯图加特L级体系 1.基本事实 (1)L级中心 (2)L级连线距离 (3)P级中心地 (4)G级中心地 2.各G级体系的分析 (1)斯图加特P级体系 (2)乌尔姆P级体系 (3)博登湖各G级体系 (4)L级体系的西南部 (5)L级体系的东北部 3.结果第四章 斯特拉斯堡L级体系 1.基本事实 (1)上莱茵L级体系分析的特殊难点 (2)P级中心地 (3)G级中心地 (4)相邻L级体系对上莱茵L级体系的确定 2.各G级体系的分析 (1)斯图加特P级体系 (2)乌尔姆P级体系 (3)博登湖各G级体系 (4)L级体系的西南部 (5)L级体系的东北部 3.结果第四章 斯特拉斯堡L级体系 1.基本事实 (1)上莱茵L级体系分析的特殊难点 (2)P级中心地 (3)G级中心地 (4)相邻L级体系对上莱茵L级体系的确定 2.各G级体系的分析 (1)斯特拉斯堡P级体系 (2)巴塞尔P级体系 (3)卡尔斯鲁厄P级体系 (4)曼海姆P级体系 (5)萨尔布吕肯P级体系 3.结果第五章 法兰克福L级体系 1.基本事实 (1)法兰克福L级体系的特殊地位 (2)L级中心 (3)L级连线距离 (4)P级中心地 (5)G级中心地 2.各G级体系的分析 (1)法兰克福P级体系 (2)美因茨-维斯巴登P级体系 (3)中间体系 (4)卡塞尔P级体系 3.结果 第四部分 结论篇第一章 理论的确证 1.分布规律 2.经济对第三类偏差的解释 3.经济理论难于解释的偏差第二章 聚落地理学方法论的总结 1.聚落地理学中的经济方法 2.聚落地理学中的其他方法 3.国民经济与经济地理学附录 1.慕尼黑、纽伦堡、斯图加特、斯特拉斯堡、法兰克福和德国南部L级体系的分布频率 2.附表 表Ⅰ 慕尼黑L级体系 表Ⅱ 纽伦堡L级体系 表Ⅲ 斯图加特L级体系 表Ⅳ 斯特拉斯堡L级体系 表Ⅴ 法兰克福(美因河畔)L级体系文献目录 书籍 文章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在华传播史 摘要:克里斯泰勒凭借《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一文于1933年创立并详细阐释了中心地理论。这一思想在其产生的近10年间几乎无人问津。直到20世纪40年代初才因美国地理学家爱德华.L.乌尔的引进引起英语国家的重视。而其在1964年才流传至中国,改革...

评分

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在华传播史 摘要:克里斯泰勒凭借《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一文于1933年创立并详细阐释了中心地理论。这一思想在其产生的近10年间几乎无人问津。直到20世纪40年代初才因美国地理学家爱德华.L.乌尔的引进引起英语国家的重视。而其在1964年才流传至中国,改革...

评分

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在华传播史 摘要:克里斯泰勒凭借《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一文于1933年创立并详细阐释了中心地理论。这一思想在其产生的近10年间几乎无人问津。直到20世纪40年代初才因美国地理学家爱德华.L.乌尔的引进引起英语国家的重视。而其在1964年才流传至中国,改革...

评分

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在华传播史 摘要:克里斯泰勒凭借《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一文于1933年创立并详细阐释了中心地理论。这一思想在其产生的近10年间几乎无人问津。直到20世纪40年代初才因美国地理学家爱德华.L.乌尔的引进引起英语国家的重视。而其在1964年才流传至中国,改革...

评分

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在华传播史 摘要:克里斯泰勒凭借《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一文于1933年创立并详细阐释了中心地理论。这一思想在其产生的近10年间几乎无人问津。直到20世纪40年代初才因美国地理学家爱德华.L.乌尔的引进引起英语国家的重视。而其在1964年才流传至中国,改革...

用户评价

评分

翻过

评分

作为20世纪人文地理学理论的两大基石,即使其限制条件过于苛刻,模型构建也过于理想化,但是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也算是开启城市学区位研究的计量革命吧,其理论的意义价值远大于实际操作性嗯。 私以为本书案例部分可以不用看,反正德国南部现在不具有典型性,而精华应该首先在于从经济学背景引入中心地等术语章节,尤其是“中心货物”第一次引入非物质性生产的现代服务业思想;其次是静态联系中依据补充区域的服务全覆盖,从而将圆形演变成六边形的结构,这一点真的很出色啊,甚至有着当今景观集聚度热点方向的影子;动态联系则是重要部分,中心地在市场,交通,行政等原则下的区位确定,虽然k级系统之前也推过画过几遍,但是一看到克里斯泰勒这本博士论文,我又绕晕了TT

评分

需要懂点专业才能看明白~我当历史书看了~

评分

经典的地理学思想,空间优化的鼻祖。

评分

作为20世纪人文地理学理论的两大基石,即使其限制条件过于苛刻,模型构建也过于理想化,但是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也算是开启城市学区位研究的计量革命吧,其理论的意义价值远大于实际操作性嗯。 私以为本书案例部分可以不用看,反正德国南部现在不具有典型性,而精华应该首先在于从经济学背景引入中心地等术语章节,尤其是“中心货物”第一次引入非物质性生产的现代服务业思想;其次是静态联系中依据补充区域的服务全覆盖,从而将圆形演变成六边形的结构,这一点真的很出色啊,甚至有着当今景观集聚度热点方向的影子;动态联系则是重要部分,中心地在市场,交通,行政等原则下的区位确定,虽然k级系统之前也推过画过几遍,但是一看到克里斯泰勒这本博士论文,我又绕晕了TT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