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英国行为生态学家道金斯写的一本中级科普读物。作者以达尔文的进化论为出发点,通过对生命起源、遗传机制的论证,以及通过大量的动物行为和生态的实例,确认基因既是遗传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选择的基本单位和自私行为的基本单位;本书的另一个重要论题是对动物的自私行为和利他行为的研究。作者在最后一章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复制基因——觅母。全书文字流畅、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可供中等文化程度的广大读者阅读,也可供社会科学和哲学工作者参考。
理查德•道金斯,1941年3月26日生,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牛津大学教授,著名科普作家,生物学家。2001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2005年英国《前景》杂志会同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络调查,评选出在世的全球100名最有影响力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他是英国最重要的科学作家,几乎每本书都是畅销书,并经常在各大媒体引起轰动。他的畅销书中,于1976年出版的《自私的基因》为最重要的代表作,他的基因观念,颠覆了我们对自身的幻觉,深刻影响了整整一个时代。
在 kindle 上看完了. 这本书(注: 30周年纪念版新增了两章, 当时没看)有3部分: 基因(DNA 片段)的世界观 - 基因的生存策略(Evolutionarily Stable Strategy) - 文化的类基因性. 总的来说能提供对世界更深一层的视角, 看到平常社会视角之下, 更底层的东西. 1. 基因的世界观 由来: ...
评分原文自本人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8f46f70100hn7s.html),转载请注明。 豆瓣上文字无格式。 《冬吴相对论》的梁冬两次在节目里提到了他在看这本书。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是从图书馆借来翻了一翻。我读的其实不是左图这本,是科学出版社1981年12月的版本...
评分自私不是人性的定语 《自私的基因》的作者说过这样一句话: “我打算在我的《自私的基因》一书之后补写第二卷,对人类作一些论述。而我发现《美德的起源》一书正与我想象的第二卷的内容一模一样。” —这句话是他对《美德的起源》这本书的推荐,而这本书正是说人类的合作本...
评分维特根斯坦说语言是哲学最后的领地 因为只有语言和思维的相互作用暂时还无法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 语言是思维的产物,但是反过来又会影响思维 我们现实中很多时候用的是“自私”这个词,实际上我们想表达的是“自我”这个意思 比如一个人只专注于自己的生活,对周围的人和事...
评分1.看到第四章,一个明显错误,作者把人脑比为计算机、把基因比为外星人,这种逻辑的颠倒是非常滑稽的。任何研究过AI或者认识论的人都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2.拟人化和还原论的隐喻弥散到全篇文章中,如果仔细去掉这些非精确的部分,我们就会发现作者时常自相矛盾。比如他说...
本书用科学的语言讲述了基因的原理,包括自然选择对于基因的影响,原来很多生物的行为(海豚救人、留守者进攻闯入者退却、公狒狒保护群体、母亲比父亲更乐于抚养下一代等)都是基因自然选择的结果。后半部分对于计划生育、世代争斗、两性争斗的科学讲述很有意义,语言其实很通俗,虽然我还是没完全看懂。一个新概念:进化稳定策略(evolutionarily stable strategy,ESS) 指种群的大部分成员所采取某种策略,这种策略的好处为其他策略所不及。动物个体之间常常为各种资源(包括食物、栖息地、配偶等)竞争或合作,但竞争或合作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按一定行为方式(即策略)进行的。
评分真巧,看完这本之后没两天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与这本书观点相左的文章。
评分其实这本书应该是作者的一部论文集子,不料却因为名声在外而卖的格外之好,书里阐明了一个概念就是基因,最本源的构成,会为了留存下去而不择手段,中间当然有卑劣也有利他,这就扯出了博弈论,博弈论里的模型最早是见诸于《合作的进化》,搂回来,比起《时间简史》,这本书读起来不是太流畅,有作者文体原因,也有翻译原因,太拖沓,磨叽,其实也是,这就是一本论文集,我需要的仅仅是说人话的结论
评分本来以为是纯理论叙述的,看着看着发现里边在用简单的模型说问题,还是有干货的。 顺带感叹一句,三十年来科学进步才这么点么……
评分草草一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