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瑟琳·格雷厄姆,美国“新闻界最有权势的女人”——1963年,她正式接管《华盛顿邮报》时,这还是一份名不见经传的小报;1972年,她的报纸因深度揭露“水门事件”而扳倒美国总统尼克松,成为当世的不朽传奇;2001年她去世时,《华盛顿邮报》已经发展成融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为一体的庞大的媒体王国,在《财富》500强公司中排行271位。
1997年,凯瑟琳在将报纸的大权下放后,动手写就了这部脍炙人口的自传,并在第二年获得了普利策奖。
《个人历史:凯瑟琳•格雷厄姆自传》内容简介:在这部获得普利策传记奖的作品里,凯瑟琳•格雷厄姆,这位率领《华盛顿邮报>度过“五角大楼文件”和“水门事件”等危机时刻的女性,讲述了她自己的故事——这个故事因其所涉及的诸多事件以及讲述过程本身所体现的勇气、坦诚和高尚品格而显得非比寻常。
这是一个在物质财富和情感孤独中长大的笨女孩;一个目睹自己才华横溢、魅力四射的丈夫——约翰•肯尼迪及林登•约翰逊的密友——因精神疾病而自杀身亡的悲伤妻子;一个被迫闯入报业这个“男孩俱乐部”、面临政治和报业经营等无数挑战与危机的女总裁。
这本自传以一种无所畏惧的方式,展现了这位女性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特别是记录了她从一个悲伤和胆怯的丧夫之妇、上台演讲都会发抖的女接班人,成长为一位无所畏惧的伟大管理者和报业女强人的心路历程。
真理和事实——漫谈翻译与文化 作者:丁林 来源:新世纪网 来源日期: 本站发布时间: 阅读量:1403次 很久以来,觉得中国人谈文化太多,最后云山雾罩的,还不如多从制度著眼。可是,有时候,就是会撞到文化。而且,甚至发现一个制度实行久了,「溶化在血液里」之后,也就...
评分真理和事实——漫谈翻译与文化 作者:丁林 来源:新世纪网 来源日期: 本站发布时间: 阅读量:1403次 很久以来,觉得中国人谈文化太多,最后云山雾罩的,还不如多从制度著眼。可是,有时候,就是会撞到文化。而且,甚至发现一个制度实行久了,「溶化在血液里」之后,也就...
评分真理和事实——漫谈翻译与文化 作者:丁林 来源:新世纪网 来源日期: 本站发布时间: 阅读量:1403次 很久以来,觉得中国人谈文化太多,最后云山雾罩的,还不如多从制度著眼。可是,有时候,就是会撞到文化。而且,甚至发现一个制度实行久了,「溶化在血液里」之后,也就...
评分Katherine Graham陆续这个名字出现在了我喜欢的三本书中,是两位金融大鳄Warren Buffett和Peter Peterson的密友,只是这一点便让我好奇地找来这本书看。 在阅读过程中,我不停地因为格雷厄姆夫人的诚实而客观的描述而感到惊讶,她坦诚地写出童年缺乏母亲关爱导致的不安全感,...
有个当职业撰稿人的妈,一个管报社的爹,自己又管了这么多年报社,最后写出这个流水账,也太跌份了。我感觉还不如看一遍华盛顿邮报的电影,虽然电影过于强调价值观,套路比较深,但起码不算这么琐碎。有些意思的是报社如何影响了总统的政策,是添油加醋还是全力支持,这对于在华盛顿的报纸还是挺重要的一个决策。还有凯瑟琳在丈夫自杀后入主报社,自己对报业基本没有多少经验,一切从头学起,成为合格女掌门,通过和记者旅行还有每天反思来提高自我的感知度。另一个重要的事情是如果管理人,特别是涉及到升迁降职。可惜文中细节太琐碎。从收购的案例看,她因为没有经验,收购下来的报纸至少一开始是不成功的,缺少市场调研和两方文化的接触。
评分有个当职业撰稿人的妈,一个管报社的爹,自己又管了这么多年报社,最后写出这个流水账,也太跌份了。我感觉还不如看一遍华盛顿邮报的电影,虽然电影过于强调价值观,套路比较深,但起码不算这么琐碎。有些意思的是报社如何影响了总统的政策,是添油加醋还是全力支持,这对于在华盛顿的报纸还是挺重要的一个决策。还有凯瑟琳在丈夫自杀后入主报社,自己对报业基本没有多少经验,一切从头学起,成为合格女掌门,通过和记者旅行还有每天反思来提高自我的感知度。另一个重要的事情是如果管理人,特别是涉及到升迁降职。可惜文中细节太琐碎。从收购的案例看,她因为没有经验,收购下来的报纸至少一开始是不成功的,缺少市场调研和两方文化的接触。
评分里面有些作者的经验之谈和观点还是相当不错的
评分凯瑟琳一直说自己的一切是个运气,但是更多的还是自己的努力~从隐藏在菲利普格雷厄姆生后的腼腆太太,到美国新闻界的“第一夫人”,她书写了不同的历史~
评分很厚一本;大富大贵人家;评论巴菲特和芒格那几页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