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1932年苏州东吴大学毕业,同年入清华大学研究院研习。1934年开始发表作品。1935年留学英国、法国,1938年回国。先后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西语系教授。1949年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所研究员。主要作品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论文集《春泥集》、《关于小说》,散文集《干校六记》。长篇小说《洗澡》,短篇小说集《倒影集》等。主要译著有《堂·吉诃德》、《小癞子》、《吉尔·布拉斯》等。
本书最早于1987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出版后深受知识界和广大读者喜爱,成为散文经典之作。本次再版,增加了《收藏十五年的附识》一文,同时在《回忆我的父亲》一文后增加了一篇附录,即“申辩之中高检长惩戒案”。
开学已是第四天,大学里的“开学”就是真正的要开始学,一上来就直接上课。不像小初高还有报名、评讲上学期期末试卷等前奏在前面作为缓冲,还有个整半天不用上课的开学典礼作为铺垫。老师们都知道开学前两周别想正经上课,同学们也乐得继续反刍假期的滋味儿。 可...
评分----漫谈《将饮茶》 是刚出版时就买到的,薄薄的一册,非常适合带着在路上或随便哪里需要排队或等待时读。后来换了另一本小书,就不知道放哪里去了。最近在重读《洗澡》,顺带凭记忆写出一直以来的印象。 《将饮茶》内容是应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求写父亲和姑母这两个民国人物的回...
评分 评分我喜欢《将饮茶》这名字,可是翻开书第一页就知道,这和李太白的《将进酒》没有什么联系。杨绛所谓“胡思乱想,代序”的《孟婆茶》实在是一篇言简意深的绝妙寓言,夹带的私货还得及早清理掉,否则那个世界也不会收容的。杨先生写此小文的时候不过是八三年底,夫妇俩都还健在,...
评分《将饮茶》,将饮的是什么茶?杨绛先生在序言里告诉我们,是“孟婆茶”。 杨绛先生101岁了。她自称“宅女”,仍在读书。她的才华和爱情不知羡煞多少人,提起往事种种,不知是否如烟,也令许多人唏嘘不已。 我也好奇,杨绛先生似乎已经很久没有老过了;她还保持着好几年前(我是...
写她的父亲杨荫杭先生,可见风骨,一往情深。然后原来鲁迅“痛打落水狗”的杨荫榆是杨绛的三姑母啊!
评分再读杨绛已过了11年 钱 杨二人皆为偶像。同我们仨结尾处的梦境形如 将饮茶也借由孟婆汤喝下如此私货也将彻底化在生命里开篇。才情学术大好 大气侠义 亦稳妥料理家庭做贤内助的女性 让人不能更崇敬一点。写父亲 姑母 钟书与围城 文革。乌云与金边 如是一辈子。又比作茶 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回甘。
评分休憩333rd,历尽劫波,平淡叙述苦楚而饶有兴味的写披着狼皮的羊给予的难得善意,这并非斯德哥尔摩,而是一种坚韧和乐观的态度。我也很感谢给钱公做"难得美味"的葱烧鲫鱼和油爆虾的年轻人,那些钱公需要什么参考书籍立刻弄到摆在案头的兄弟,还有帮季康先生弄了三百块砖而不要酬谢的红卫兵。这些事情很美好,而杨绛先生经历的惨痛愁苦之事势必更多。先生除了忍不住记述了最初友善继而不理睬自己的小女孩的故事外,没有写任何完整的经历。也许是因为只有这件事,才能真的伤害到先生吧。回忆先生著作,最动情的是我们仨,还有那寓意深远的译作斐多篇,本书中回忆父亲一篇都比文革诸篇情感波动大,大概垂垂老矣经事也多,终究明白人生真谛。值得珍视的永远比值得痛恨的重要。发生过的好事也总比受过的伤害值得记忆
评分这儿的茶,只管忘记,不管化。
评分披着隐身衣的杨先生,也算看尽了人世炎凉。愿她明年百岁寿辰时免受领导媒体粉丝的各路骚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