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 在線電子書 圖書標籤: 張灝 思想史 中國 政治學 政治哲學 思想 政治 社會
發表於2025-02-02
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張灝先生最著名的作品。
評分匆匆翻瞭其中幾篇《世界人們傳統中的軸心時代》《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新儒傢與當代中國的思想危機》《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幽暗意識的形成與反思》。沒覺得咋樣,都是很短的文章集子,每個問題都是點到而止的感覺。第一篇肯定大而無當;第二篇就其論西方思想中基督教的人性論而言,也太簡單瞭,但基本概念很清晰:人性的幽暗使得憲政製度成為必要,這是彌補啓濛自由主義的重要因素,無論是Milton,美國開國國父,還是阿剋頓勛爵那裏都深深的影響;1895-1925的轉型期;張灝聽過R.Niebuhr的課程,纔發展齣幽暗意識。自己對近代中國【古代中國也是】的思想幾乎是一無所知,不敢多做停留。但仍有些失望,就單純的學術規範而言,此書堪稱一般。
評分真心喜歡前言
評分沒有第一次讀新星版時震撼(?)
評分留著,過段時間重讀時評價。
張灝。1937年生,原籍安徽省滁縣。颱灣大學曆史係畢業後留學美國,獲哈佛大學博士學位。曾長期擔任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曆史係教授、香港科技大人文學部教授,現為颱北“中研院”士。研究領域為中國思想史,特彆是近代思想史。主要著作有《梁啓超與中國思想的過渡(1890-1907)》、《危機中的中國知識分子:尋求秩序與意義》、《烈士精神與批判意識:譚嗣同思想的分析》、《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張灝自選集》、 《時代的探索》。他還是《劍橋中國史》晚清部分的撰稿人之一。
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是著名學者張灝先生的代錶作之一。他的“幽暗意識”和“轉型時代”概念的提齣,曾引起學界廣泛的爭論。《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係統地論析瞭中國傳統文化為什麼不能開齣民主憲政的道路,通過超越意識和幽暗意識正反兩麵辨析儒傢文化傳統的閤理與不足。作者認為,西方曆史上。一直存在一種對人性之惡警醒的“幽暗意識”,所以,纔慢慢孕育瞭西方的民主傳統,而中國的儒教雖然也有這方麵的洞察,但其懷抱的是“樂觀的人性論”,所以纔訴諸於“聖賢之治”。
《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為我們開闢瞭審視中國傳統文化和中國近現代曆史的全新視角,必將深遠地影響後世。
张灏曾长期担任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历史系教授等职,现为台北“中研院”院士,该书是国内所出张灏合集的三本之一。看完几个月了,才被催促简单写个读后感。 书中要义简言之,即西方现代民主制度“分权制衡”的政治理念,源自对“人性恶”的警觉,这种对人性有所警觉的“幽暗意识...
評分 評分原载于《社会科学》2016年第10期 摘要:在他的“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一文中,张灏试图给出为什么西方发展出民主、而中国没有的解释,其观点在华人学界有很大影响。但是,很多持幽暗意识论的人并没有真正理解张灏这篇文章中的细致与微妙的观点。因此,本文的一个目的,是澄清张...
評分我曾经从财产继承制度的差异来研究“李约瑟之谜”,觉得可以自圆其说,而决定财产继承制度的是生产方式,进而,是由地理因素决定了不同的生产方式,所以,这就又回到了地理决定论。但是,这里必须有个但是,我们研究民主传统也好,研究“李约瑟之谜”也好,必须有个先验的前提...
評分张灏曾长期担任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历史系教授等职,现为台北“中研院”院士,该书是国内所出张灏合集的三本之一。看完几个月了,才被催促简单写个读后感。 书中要义简言之,即西方现代民主制度“分权制衡”的政治理念,源自对“人性恶”的警觉,这种对人性有所警觉的“幽暗意识...
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