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所精神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建筑 建筑理论 现象学 城市 建筑设计 城市规划 Christian_Norberg-Schulz 理论
发表于2025-04-13
场所精神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当人定居下来,一方面它置身于空间中,同时也暴露于某种环境特性中。这两种相关的精神更可能称之为“方向感”和“认同感”。想要获得一个存在的立足点,人必须要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他必须晓得身置何处。而且他同时得在环境中认同自己,也就是说,他必须晓得他和某个场所是怎样的关系。”……mark
评分诺伯格的文字体现出同南欧完全不同的城市地景的认识。也许是地域差异,相对于罗西的城市建筑学中的城市为主的态度,诺伯格在城市地景和自然地景的区分上显得不够清晰。这种试图通过一种观念,即场所精神来解释两种截然不同的地景状态的目的,使得文章在众多地方的逻辑性显得混乱。
评分内容本身就足够飘渺,加上不靠谱的翻译...就只能随缘了,我个人来说与这本书是无缘的...
评分也不知道是翻译不行还是我自己不行(或者两个都是!),总之头疼
评分除了最后一章都不错,但作者和我对建筑师的喜好截然相反,扣掉一颗星!!!…(太看得起自己了( ̄▽ ̄))
诺伯舒兹Christian Norberg-Schulz,1926年生于挪威奥斯陆.1949年获得瑞士苏黎士理工学院(ETH)建筑文凭.1952-1953年在哈佛大学以及1956-1958年在罗马继续研习。1978年荣获德国汉诺威技术大学荣誉博士学位。2000年4月辞世。
《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仍主张艺术作品的概念系生活情境的“具现”(concretization)。人的基本需求在于体验其生活情境是富有意义的,艺术作品的目的则在于”保存”并传达意义。总之,早期著作的目的在于以具体的建筑观点来认识建筑,目前我仍以为这种目的是最重要的事。今天许多混乱的产生是由于一些人在谈论建筑时东拉西扯所造成的。因此我将反映出建筑的信念:我并不同意风土的或纪念性的建筑是一种奢侈品,或是某种“感动大众”的东西(如拉普普(A.Rapoport)所言)。建筑没有什么不同的”种类”,只有不同的情境需要不同的解决方式,藉以满足人生在实质上和精神上的需求。
作业,直接复制过来了,比较乱。 建筑的现象学的发展与哲学大环境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在康德以前的几千年,人们更多单向度地关注世界的本质,譬如美是什么,智慧是什么,而自康德二元论的提出,进而由叔本华所继承,人们才将世界和人区分开,思考不仅仅局限于世界究竟如何,而...
评分空间?场所! ——读《场所精神》有感 “这些美的存在,在建筑审美者的眼里,都能引起特异的感觉,在‘诗意’和‘画意’之外,还使他感到一种‘建筑意’的愉快。 无论哪儿一个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于唱歌,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由温雅的儿...
评分与之前所阅读的建筑理论不同,之前的学者们对于建筑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于其物质特性的探寻,如艾森曼对于建筑自主性做出的探索试图建构一套自成体系的建筑构成规律,阿尔多罗西从城市角度理解建筑,文丘里从整体结构主义的角度来理解复杂的建筑,而诺伯格开创性地将之前那种更...
评分 评分场所精神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