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鲁门·卡波特,美国著名作家,两次获得欧·亨利短篇小说奖。1924年生于新奥尔良,17岁受雇于《纽约客》开始写作生涯。1948年处女作《别的声音,别的房间》获得世界性的成功。1958年,奠定其大师地位的杰作《蒂凡尼的早餐》出版。1966年,完成了巅峰之作《冷血》。1984年8月25日晚,敏感、复杂和饱受争议的卡波特,因用药过度,猝死于友人家中,终年59岁。
出身贫寒的乡下姑娘郝莉,凭着勇气和美貌,只身来到纽约。蒂凡尼,一个珠光宝气的地方,只有上流社会的人才能常去:梦想和追寻,有如一缕缥缈云烟,一片香槟酒的思绪,如梦如幻,带出淡淡忧伤和绵绵哀愁……
这一版本还收入了最新发现的遗作《夏日十字路口》。
1、上帝的鞭子 1980年,杜鲁门•卡波特55岁,差不多到了习惯性地回忆过去的阶段。这一年,他出版了生前最后一部作品《给变色龙听的音乐》。在前言中,他回忆了早年的写作生涯。 跟很多天才作家一样,卡波特很早就表现出了他的文学天赋,16岁便已经在《纽约客》、《大西洋月...
评分我小的时候最爱看的两本书是《一千零一夜》和《欧.亨利短篇小说集》。时至今日,我依然觉得两本书对于我个性和文笔的塑造产生了很大影响。前者天马行空般的神话世界使我对于新事物和冒险一直饱有浓厚兴趣;后者对于现实世界一针见血的犀利写照则使我更早体会世间的世态炎凉。欧...
评分首先看的是村上写的序,看书先看序是我的习惯,如果直接看本文就会显得唐突。这小说被拍成过电影,奥黛丽赫本饰演郝莉从作者那一关就引得很大的争议,的确,奥黛丽的美分明就是个公主,太不食人间烟火太贵族,郝莉不是公主,她是一个浑身散发着野味的姑娘,像一朵蔷薇,浑身带...
评分小说的现实感和真实存在究竟该如何平衡,于什么样的立场来看待一部小说才是合适的?这个问题太专业,我只是就自己的阅读经验稍微谈下这个问题。 我想到的是《九故事》。本书收录了卡波特《夏日十字路口》和那早已名声在外的《早餐》。很庆幸地(对于他的追捧者或许“不幸”)我...
评分不要去喜欢上一样野生物。 让我想起那个穿上红鞋不停跳舞的女孩子,最后只能把腿砍掉才能停下旋转的舞步。 赫莉永远不会是我喜欢的女孩子。 她或许清楚明白自己的一切,但是她不愿承认。闭上眼睛让自己坠落,或是用仅有的让自己绽放。这样的代价她乐于去付出。 有野性的总...
原著触动我的点是“千万别爱上野东西”,这番自言自语般真诚的忏悔剖白,使郝莉根深蒂固的野孩子形象一下鲜明得发亮,勾起读者满心可怜可爱; 而电影触动我的点相信跟所有人的一样,当然是编剧让男主最后说的那番话然后郝莉往回跑雨中寻找自己赶走的猫...电影像童话一样,竟然让一个永远不可能得到安全感的野孩子得到了归宿,谁都不相信但谁都渴望。
评分夏日十字路口真的很不错,那些心理描写~
评分夏日十字路口真的很不错,那些心理描写~
评分相比之下,《夏日十字路口》就显得逊色不少了。主题如今来看也比较平庸,当然,十字路口上,谁又能预知前边的路况和景色呢,也都是靠着果敢和执着走着(很多时候却也只是短视和冲动——就那样一束偷来的紫罗兰)。只是生活只会有唯一一种模样。对于卡波蒂自己的人生经历想必是一个重要阶段,也是那一时期的写照。倒是喜欢别人的一句评价:“高贵却苍白的,容易被粗俗而肉感的异质生活绑架。”再想起鲸向海的那句“你锋芒而来,我将粉身而去。”异的考验正是如此,往往还是价值判断难以置喙的领域。
评分有了一些感悟以后再来读,感觉果然不一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