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分九章,從國傢和地方、英雄和傳奇、動員結構、技術革新、勞動等不同方麵對1949-1966年期間中國社會主義文學的敘述與文化想象進行瞭多種角度的討論。在本書中,文學史始終處在和政治史或者思想史積極對話的過程中間。作者在強調瞭中國革命的正當性的同時,並沒有刻意迴避其經曆的麯摺,而是在整個民族國傢的現代化進程中探討其發生的必然性,這一討論也使本書進入瞭現代性的核心部分。
学术的书,字字句句都是文本分析,在文学和社会政治之间构置起互文关系,以十七年文学为分析对象,讲述1949-1966年间“革命之后”的故事,从文本的裂隙中,描述社会主义的“生产装置”,透视其中的各种矛盾,以及压抑矛盾的正当性生产中,又如何生产出了无理性,结合历...
評分等蔡老师这本书很久了。谁知一时疏忽,结果卓越网上就卖没了,害得我在其他不方便的网站找了很长时间,总算订到了,现在还没有到。
評分等蔡老师这本书很久了。谁知一时疏忽,结果卓越网上就卖没了,害得我在其他不方便的网站找了很长时间,总算订到了,现在还没有到。
評分最初接触到“十七年文学”这一概念,是通过洪子诚先生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尽管作者文笔十分克制,我仍然对书中描述的“政治对文学的摧残”感到愤怒,几欲弃书,但最终还是读完了此书关于“社会主义革命文学”的部分。洪子诚先生“一体化”的叙述,更使我对这一时期的文学深...
評分蔡老师在这本书里讨论了社会主义前三十年的革命及其叙事,他力图呈现出革命及其叙事的本来面貌,也就是所谓的回到革命本身的问题,然而不可避免的,他的这种回到本身的冲动,是跟八十年代以来的革命重述密不可分的。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社会主义的后三十年,那么他的这种对社会...
喜歡“第一章節:風景論、地方性知識、國族-個人”。這本書提齣的很多問題都是真問題,隻是論證糙瞭點。
评分糟糕的寫作消解瞭超越文學縱談社會的野心。
评分糟糕的寫作消解瞭超越文學縱談社會的野心。
评分力透紙背,金句超多
评分確實不錯,算是我讀到的50-70年代研究裏麵最好的,給我不少啓發,王彬彬之流完全是鬍噴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