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特里尔,1938年出生于澳大利亚。1962年毕业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获得历史政治科学一级荣誉学位,后来他获得奖学金去哈佛大学深造,并于1970年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他的老师有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和著名历史学家、中国问题专家费正清等。
特里尔已出版数十部著作,其中大部分有关中国。1980年《毛泽东传》出版,随即被翻译成德文、意大利文、保加利亚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和希伯来文等,在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自译介到中国以来,畅销一百八十万册。
特里尔获得了美国重要的两项新闻奖,即美国国家杂志优秀报道奖和乔治•伯克纪念奖的最佳杂志报道奖。
近年来,特里尔担任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和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客座教授,2008年被任命为华盛顿伍德罗•威尔逊中心公共政策学者。
美国著名学者兼记者、作家罗斯特里尔的名著《毛泽东传》,被誉为西方数百种毛泽东传中最受推崇、最畅销的作品之一。自登陆中国以来,已经累积畅销近两百万册,在国内社会各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2010年8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又隆重推出该书的名著珍藏版,以飨读者。
本次推出的珍藏版,对原著进行了更为细致和忠实的再现,行文旁征博引又不乏风趣幽默。在修正了一些上一版错误的基础上,该版本版式设计更为精美大气,并增加了多幅精美珍贵的照片。
有研究者认为,此次名著珍藏版的出版,必将推动国内当下的毛泽东研究热潮的继续深化,使人们看到一个从这种独特的角度描述和阐释的毛泽东,从而开阔视野,受到启发,并以自己个人的眼光、经历、立场出发,重新去理解、认识和评价毛泽东。出版业内人士也认为,该书将成为图书市场新的亮点,很可能引发新一轮的名人传记热潮。
毛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很准确。一半虎气,一半猴气,这使得他像一个终生都长不大的孩子。对父权最早的反抗是每个男孩最早出现权力意识的时期。显然,毛也是,而且更为激烈。同时,他的少年成长逐步和中国当时的社会变迁发生了交集,使他走出山村,走向战斗。他的求知路并不...
评分绝对的大部头书,原想利用碎片时间读完,但后来发现这不可能:一来作者写的引人入胜,环环相扣,一读就放不下了。二来近50万字的内容光靠每天一个小时的碎片时间根本打发不了。值得庆幸的是,美国人写史,写传记随意一些,直白一些,不玩“春秋笔法”,大大降低了我的脑力消耗...
评分在中国近现代史的链条上,毛泽东是一个崭新的环节。从清王朝,到袁世凯和北洋军阀,再到蒋介石,中国社会缓慢而艰难地走向进步。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一代人理想的胜利。然而历史进化的规律是无情的,自然界没有飞跃,人类社会也一样。毛泽东也带有历史的包袱和遗产,他的英雄...
评分我有个大学老师是萧延中教授的学生,所以对于这本书,我的那位老师还是有些了解。这本书出版的时候删掉了许多不够红的东西,而且之所以能够出版的如此火热,也托福于它的和谐。 开始对这本书还算印象良好,因为毕竟是太祖年少的时候,说深说浅都无可厚非。包括全书中对于...
评分这个夏天,我站在遵义会议的旧址前陷入了沉思,这座当时贵州军阀的私家宅邸发生的故事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其中的关键人物,便是毛泽东。这位东方的伟大人物从此便成为一个神话,注定将书写东方巨龙崭新的篇章。对于毛泽东的兴趣,在遵义之行后,是如此的强烈,以至于我迫不...
对上学时候的零散的共产党知识穿了起来。学习历史为什么要读关键人物传记?其实在我看来,对一件事情来说,成因错综复杂,但是,对于人来说,人性是不变的。年轻的毛泽东也会希望去认识大人物,壮年也会喜欢多个女人,晚年也会固执多疑,无论站在哪里,人,终究是人,人性,终究是不变的。由此及彼,若一件事,不符合人性,那么很有可能事情是错的,或者,还有更真正的原因,并不会无缘无故的发生。也许站在巅峰,可以写出“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但回过头来,也未必比普通人活的更痛快。欲望会放大,即使如毛泽东,也要防止别人的暗杀,也要收到其他势力的制衡,有人说书里的细节无聊,但是在我看来,毛晚年与护士的互骂,才让我们看清伟人真正的生活,距离更近的观察历史,观察一个人。
评分相对中性且客观。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贯穿毛一生的二元对立性。他年轻时斗争的东西成就了他,而成就了他伟业的性格特质却又将他摧毁。一半是虎气,专制蛮横;一半是猴气,技巧精灵。他是个半知识分子却又鄙视所有形式的专家;他深知个人崇拜主义的祸害却又无以复加地施以利用;他相信斗争可以最大限度地锻炼个人,却又无奈地困于混乱的伤害。书的前半段,也就是毛在延安掌权之前的部分,明丽昂扬激情磅礴;越到后面越是沉重反复难以卒读,这变化和毛的生命轨迹和内心变化是契合的。了不起的人,总有了不起的失败,了不起的无奈,了不起的复杂,了不起的悲凉。
评分幼年抗父,少年抗师,青年做过劳工、教师、新闻人(文笔相当扎实),中年履任广州国民党部长。国共破裂后,进军长沙时被地主逮捕,险遭枪决。逃命后自立山头,拉拢地痞,与中央李立三遥相对峙,并挖来了朱德。从莫斯科来的王明、博古顺水推舟,建政瑞金,毛当选主席,后又失势(疑似遭到软禁)。李德反围剿失败后,朱毛建军功、夺遵义,与张闻天一并上位。抗战期间结识江青、走上神坛、延安整风、搞垮张国焘王明、推出毛思想。之后便是赢得内战,建都北京,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另:翻译得有点硬,且语焉不详之处太多,隔靴搔痒,未能解馋,期待看到全本。
评分看了2个通宵多,看完了。印象深刻的有一句是:毛领导创造了一个新时代,而他自己是旧时代的产物。
评分相对中性且客观。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贯穿毛一生的二元对立性。他年轻时斗争的东西成就了他,而成就了他伟业的性格特质却又将他摧毁。一半是虎气,专制蛮横;一半是猴气,技巧精灵。他是个半知识分子却又鄙视所有形式的专家;他深知个人崇拜主义的祸害却又无以复加地施以利用;他相信斗争可以最大限度地锻炼个人,却又无奈地困于混乱的伤害。书的前半段,也就是毛在延安掌权之前的部分,明丽昂扬激情磅礴;越到后面越是沉重反复难以卒读,这变化和毛的生命轨迹和内心变化是契合的。了不起的人,总有了不起的失败,了不起的无奈,了不起的复杂,了不起的悲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