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1986)、《尼采与形而上学》(1990),散文集《守望的距离》(1996)、《各自的朝圣路》(1999)、《安静》(2002)、《善良·丰富·高贵》(2007),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1996)、《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2004)、《偶尔远行》(2006),随感集《人与永恒》(1988)、《风中的纸屑》(2006)、《碎句与短章》(2006),诗集《忧伤的情欲》(1991),以及《周国平人文讲演录》(2006)等,译有《尼采美学文选》(1986)、《尼采诗集》(1986)、《偶像的黄昏》(1987)等。
《内在的从容(经典随感·珍藏版)》是作家周国平的第三本随感集。《内在的从容(经典随感·珍藏版)》由上下两篇——碎句与短章构成。作者以优美的笔调,对人生、人性、婚姻、生活、文学、艺术等多个、王题,做了深入的思考,并毫不吝惜地将他的体悟呈现在读者面前:每个人只有为自己的心灵保留一个自由的空间,一种内在的从容和悠闲,才有可能真正获得精神上的快乐。
华兹华斯说:“孩子是大人的父亲。”我这样来论证这个命题—— 孩子长于天赋、好奇心、直觉,大人长于阅历、知识、理性,因为天赋是阅历的父亲,好奇心是知识的父亲,直觉是理性的父亲,所以孩子是大人的父亲。 对于忙,我始终有一种警惕。我确立了两个界限,第一要忙得愉快,...
评分你问我答 周国平的文字直追人心,即便他从容不迫娓娓道来,作为读者的我还是有被追问般的触动,或许,这样真正深邃的平静文风,才是最犀利最撼动的。 一、他说“独处是一种能力”(页26),他说“人在世上都离不开朋友,但是,最忠实的朋友还是自己”(页28),他说“尊重他人...
评分周老师笔墨最多的部分,在于给年青人告诫对自己人生负责。很多人找不到自己喜爱并擅长的东西,处于懒惰或者畏惧失败,而拖延了一生。回望过来,我知道自己爱并有才能的地方,然而却从未真正付出和尝试过,总是以社会和生活给的稳健感出发,懒于承担追逐的风险,直到一次又一次...
评分 评分周国平的书,很喜欢,最主要写的简单明白,读的很愉悦,书中很容易让人明白自己要找的应该是什么。 周国平一再倡导的读经典书和书写日记,这两个生活习惯能给自己带来很多的喜悦,所以我开始读经典的书,而不是随便挑几本书,我也记日记,记日记,会让自己的内心生活越来...
内在的从容应该是一个人一生的追求。
评分有些写的真的很有感觉
评分人对未来 看起来 有无数选择,其实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追求外在的风光浮华 趋名逐利,要么追求内在的平静 丰富。 而所有周国平的书都在劝人向内 向着心灵的选择。所以把周的书都是——向心运动
评分大微博
评分我一直比较喜欢周国平老师写的书,只可惜这本书偏心灵鸡汤,大多是短篇小文,中间出现了很多类似心灵鸡汤的文字。看着那些被highlight标注的部分,就知道有些人喜欢那些给人心灵安慰的鸡汤。 若是想看看周国平老师写出什么样的心灵鸡汤,推荐去看看;假如想看看带些哲学深度思考的内容,奉劝绕道而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