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城市 城市史 历史 建筑 中国历史 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社会 文明
发表于2025-02-02
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作者确实是有功底的。对于中国城市的指导思想、城市化动力及格局规划做了一简史,也尝试着做了些中西文化的比较,并希冀提振新儒学之地位,呼吁城乡一体,天人和谐的理念重新得到贯彻,实现中学为体的复兴。不过,不知是否是因为排版的问题,全书大骨架并无问题,但内中经络,特别是肉的布置却有些凌乱不清晰。 总体而言,全书对于城市发展史的科普,以及本科程度的提升是有所裨益的。
评分快速浏览
评分作为一本简史,本书的各类地图、复原图和插图(包括图表)可谓丰富。值得一赞。
评分不精彩,图片可供参考
评分这本书脉络清楚,结论和总结多而有新意,很适合教学。但同样的,研究推导过程便不清晰,特别是南北朝时期,错误较多。害的我对其夏商周三代的论述也纠结了,那段写的真是好。
薛凤旋 原籍福建,1947年出生,在香港长大和受教育。他毕业于香港大学,取得地理学学士学位及硕士学位;1974-1977年就读伦敦大学伦敦经济学院,得博士学位;1977-2007年在香港大学任教三十载。现任香港浸会大学当代中国研究所奠基所长。
薛教授专著及编著共约四十本,国际学术论文逾一百篇,主攻城巿、区域发展、基建和发展策略研究。著作包括:《北京:从传统国都到社会主义首都》、《中国的大都巿》、《中国区域发展报告》、《香港与澳门》、《香港发展地图集》等。
薛教授的研究成果体现了他融贯西方和中国的学术的观点与方法,并且多用中英双语发表。他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有独到见解,这可从他的不同著作,特别是本书体现出来。
薛教授积极参与香港地方,以及国家的政治与决策,是第八届至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也是香港特区筹委会,以及多个特区政府咨询委员会成员。薛教授在香港传媒时常发表言论,是个学以致用,关心家国大事的知识分子。
这是难得一见的图文述说。读者从中可以发现,历代城巿的性质、功能、结构,以及整个城巿体系的空间拓展形态和分布,竟是中国文明的演进及其在空间拓展过程的写照。
薛凤旋教授参考了大量中国的文献材料,以及西方相关的资料和发展经验,将视点时而交错于历朝的重大事件、经济状况、领土变化、科技和文化艺术的发展、军事和政治体制的变迁等作为营造城巿和城巿化的动力等细节之间,时而聚焦在中国的独特城巿观与城巿演化的特点上,其中不乏迥异于西方观点的精辟论述,以及从城巿看历史和文明演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本书亦系作者累积三十年教研经验的一次专题总结,他精心研制的百余帧历代城市地图,是全书内容的精髓所在,读者只要图文互相参照,自能领悟中国的历史、文明和城巿发展在世界文明之林中,所透露出来的独特个性。
作为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的文明与其他世界文明有着许多迥然不同的特质,中国是一个农耕文明的国家,文明根植于农业和农村,然而农村却无法成为承载农耕文化的基石,农村的资源往往汇聚于城市之中,城市才是文明的载体,从古至今,城市一直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评分中国式城市文明 书评人:张天潘 时间: 2010-11-21 来源: 信息时报 http://informationtimes.dayoo.com/html/2010-11/21/content_1192937.htm 著名的学者亚里士多德曾说:“人们之所以从乡村来到城市,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奔向的拥挤的城市,尽管...
评分原文发表于《新京报》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0-12/25/content_185079.htm?div=-1 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东西”一词使用颇为频繁,是指代商品乃至各种事物的口头用语。这表达方位的“东”与“西”,何以能够组合起来指称事物呢?清人龚炜认为该词起源...
评分原文发表于《新京报》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0-12/25/content_185079.htm?div=-1 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东西”一词使用颇为频繁,是指代商品乃至各种事物的口头用语。这表达方位的“东”与“西”,何以能够组合起来指称事物呢?清人龚炜认为该词起源...
评分对我而言,非常非常有收获的一本书,对各个朝代的变更、社会的发展、城市的发展,及其具体的原因了解的更加透彻。对于贯穿中华整个历史有很大的帮助。(为啥要到140个字,才能发表啊,我只想做个记录,乖乖,摸摸哒。 现在中国:社会主义下的人民共和国的波动。现在中国:社会...
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