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鸿,女,200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化研究、文艺思潮研究。发表学术访谈著作《巫婆的红筷子》、学术专著《外省笔记:20世纪河南文学》《灵光的消逝:当代文学叙事美学的嬗变》。曾在《文艺理论与批评》《当代作家评论》《文艺争鸣》《南方文坛》《上海文学》《中国图书商报》等学术期刊、报刊发表论文和专栏文章多篇。获“2008年度《当代作家评论》奖”和“《南方文坛》2009年度优秀论文奖”。现任职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为人民大学文学院博士后。
《中国在梁庄》内容简介:作者多年深入农村,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家乡的每一寸土地,用自己的眼睛记录下那些惊人的故事:王家少年强奸了八十二岁的老太、昆生把自己的家安在了墓地里、即使火化了,也要把骨灰在棺材里撒成人形……通过这些真实的“个人史”,展现了中国农村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的现实危机。
该书再现了一个真实的乡村。农村留守儿童的无望,农民养老、教育、医疗的缺失,农村自然环境的破坏,农村家庭的裂变,农民“性福”的危机,新农村建设的留于“形式”……当代中国农民的生存现状在作者的笔下一一显现出来。
通过此书,村庄的过去与现在、村庄所经历的欢乐与痛苦、村庄所承受的悲伤,都将慢慢地浮出历史的地表,我们会由此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
作者试图用一个个小人物的故事将乡村生活多方面地呈现出来。然而,其言辞之间还是给我造成一种别扭的不舒服的俯视感。我感觉,这本书是对于作者曾经身在其中的环境内的人和事的俯视,其中的叙述、分析、论述、感慨、写景、抒情,部分太过矫情,悲悯得有些做作,分析论述不过是...
评分本来只是想草翻一下,可仅是序言就抓住了我,让我得知这又将是一部中国农民调查。 不过,是对我们身边的调查。是我们也心知肚明,看得到听得到,但未真正关注的身边的调查。 很显然,梁鸿在很用心地完成这项事业。感叹。敬佩。
评分一直以为,当代的农民应该是很幸福的了,不用像老一辈那样,整日整夜地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到头在土地上辛苦劳作,还可以到城市里打工,虽然打工也比较辛苦,但至少也能多挣些钱了。小孩上学也可以享受义务教育了;国家对老年人也有照顾政策,生活在这样的国家里,农民应该可...
评分民国时期,中国的社会学家们曾经胼手胝足地深入内陆腹地的乡村地区,写出了一本本堪称经典的农村调查笔记——费孝通的“江村”、晏阳初的“定县”、梁漱溟的“邹平”、陶行知的“晓庄”无疑不在苦苦探索现代化潮流冲击之下中国乡村的命运沉浮、何去何从。 无产阶级新政的横空...
无新意,凌乱的叙述,三星尤嫌多。
评分虽然生于不同的地方,但与作者所见的农村却是相似,以能够记录下现实并传播这一点来说,我觉得已经很不错了,有些人不要总要求别人写本书非得能看到问题提出问题还解决问题。
评分梁鸿说阎云翔是社会学家,关注整体性的变迁与结论性的东西,她更愿意把目光投向一个个的生命存在~这也即是她的问题所在,感性有余,缺乏穿透性的观察~大概是中文系出身之过吧
评分2011.2.24-2011.4.4其实,这本书应该叫“文艺女中年下乡记”或“回乡记”。。里面的调查方式对于我们来讲具有可操作性,一些思考更是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显然感情用力过猛,文学手法太多,使得理性不足。。。
评分梁鸿说阎云翔是社会学家,关注整体性的变迁与结论性的东西,她更愿意把目光投向一个个的生命存在~这也即是她的问题所在,感性有余,缺乏穿透性的观察~大概是中文系出身之过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