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与移情

抽象与移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威廉•沃林格(Wilhelm Worringer,1881—1965),德国艺术史家。代表作有《抽象与移情》和《哥特艺术的形式》,前者完成于1907年,是作者申请博士学位的学位论文,1908年正式出版,后者出版于1911年。两部著作一经面世,就在德国当时的先锋派艺术家,尤其是表现主义艺术家圈子中引起强烈反响。

本书自出版时起,一再重版,影响范围超出德国,波及整个欧洲,被学术界公认为德国表现主义运动时期最重要的艺术学文献和理论指南。沃林格后来谈及这两部著作对他学术生涯的影响时说,对于一般读者而言,他基本仍是《抽象与移情》和《哥特艺术的形式》的作者,他早期著作中年轻人特有的生机与活力似乎淹没了其成熟期所做的坚持不懈的努力。

王才勇,上海人。法兰克福大学艺术学硕士和博士,卡尔斯鲁厄设计学院博士后,在欧洲德语国家留学,工作十年有余,深谙德语文化。除国内外出版的有关专著外,在国内出版有译著《抽象与移情》《解释的有效性》《爱之诱惑》《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摄影小史》等。

出版者:金城出版社
作者:[德] 沃林格
出品人:
页数:118
译者:王才勇
出版时间:2010-9
价格:2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2515567
丛书系列:美学经典
图书标签:
  • 艺术 
  • 艺术理论 
  • 美学 
  • 沃林格 
  • 艺术史 
  • 心理学 
  • 威廉•沃林格 
  • 德国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沃林格的这部早期著作是从情致的反命题出发的,抽象与移情的对峙构成了全书的结构,全书的论点和框架均由这个对峙而来。抽象是一个至上的艺术律令,沃林格首先是单纯作为移情的对立面而否定性地去界定这个概念的。至于移情这个概念,沃林格则是从立普斯的美学中吸收而来的,但他与立普斯不同 ,他不认为移情是我们面对对象的审美态度以之为前提条件并始终以其为特征的普遍原则,他更多地是把移情描述为这样一种审美态度,这种审美态度仅仅适用于古希腊罗马时期、文艺复兴时期,以及一切以之为传统的艺术作品和面对这种艺术作品的观赏者的态度,因而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断,这种极具人性意味的向自然的移情并不是天生自在的,而是一种历史的产物,而且,尤其是由艺术所催发出的东西。

◎通过本书,读者可以触及到一个纲领性的核心,这不仅是艺术学和美学方面的核心,而且也是艺术史和艺术批评方面的核心。

◎出版之后短短十几年内,该书不断得到重新再版和修订,这本著作成了表现主义时代最杰出的艺术学文献。

金城出版社同系列作品还有:

《席勒美学信简》http://book.douban.com/subject/5333436/

《弗洛伊德论美》http://book.douban.com/subject/5387860/

《文明的忧思》http://book.douban.com/subject/5407815/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2010年 6月4日 简单的说,传统唯智化论认为埃及艺术表现的是埃及人的理念认识。埃及艺术生硬而又抽象化反写实的特征正是源自于他们关于世界的理念认识。在《抽象与移情》一书中,作者沃林格为了服务于他自身关于抽象与移情的理论体系,他毫...  

评分

1. 现代美学的主观转向和移情说 现代美学转向主观审美。 仅仅聚焦于古希腊传统的移情说,无法解释全部艺术现象 2. 艺术意志与世界感 是艺术意志,而非功利目的、技能等客观条件,住到了艺术史的发展。 3. 抽象冲动与艺术审美的基础 艺术史始于抽象装饰 → 不含任何移情 → 几何...

评分

“文革”之后,他们都不好意思提这个时期的事,再画,又画回古代山水的趣味里去了。 这就是说,这些画只是他们在某一个时期迫于外在的需要和生存的压力作出的妥协,跟他们自己没有什么关系,他们从骨子里其实并不认同。如果说画儿在内容上有个标准的话,我想最简单也最直接的一...  

评分

1.沃林格认为,“艺术意志”是人从事艺术创作的本质,完全独立于客体对象和艺术创作方式而自为形成,具体表现为形式意志。最终这种形式意志被沃林格用来解释“抽象”活动中的风格问题…… 如此一来,艺术活动和制约艺术活动的因素就被割裂开了。在论述过程中,艺术意志既是先验...  

评分

作者对艺术风格从心理学进行的解析是一种全新的视野,并对抽象与移情,风格主义与自然主义,客观与主观等等的关系都有一定的解析。但在这短短的文章里,却充满了大量的专业术语,实在是使人摸不着头脑,大致的阅读完,也难懂其真意。但其学术观点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用户评价

评分

或许移情理论更适用于艺术欣赏,抽象理论更使用与分析艺术创作。关于原始艺术究竟是出于抽象本能还是由于具象表达技巧的贫乏终归还是一种猜测。唉,对于原始人,我们不是想得太简单就是想得太聪明。

评分

解决了很多困惑,不过好复杂啊,绕来绕去。另外很大的问题是图文不对应。

评分

理論篇硬著頭皮啃下去了,大致理順了!一到實踐篇就瞎了!希臘羅馬拜占庭埃及藝術那塊基礎太弱。應該先看李格爾《羅馬晚期工藝美術》,不然又是瞎!要惡補了。。。

评分

该书是1987年版的再版,沃林格的早期作品,不过现在读起来,依然很有启发。

评分

心理学的切入点很好,尤其是对早期北方装饰艺术的心理基础的解释。但对比层面比较宏观,有时难以解释各种实际的艺术史现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