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林斯(1824-1889年),英国小说家。生于伦敦。青年时期的柯林斯在从事写作之前,当过茶商助手和律师,1850年开始创作小说。不久,他与狄更斯结识,后成为终生的朋友。他的小说不但在狄更斯主编的《家常话》杂志上连载,更在创作上互相影响。柯林斯写过10余部长篇小说和一些短篇小说,后期作品着重揭露不平等的社会和虚伪的道德观念,如小说《没有姓名》(1862年)、《丈夫和妻子》(1870年)、《新玛格达琳》(1873年)。
朱秀美,1930年出生于浙江丽水市,1960年自原杭州大学外语系毕业后,一直在浙江大学外语学院任教至退休。译作有伊恩·弗菜敏的长篇小说《“幽灵”在黎明前复没》、柯林斯的长篇小说《月亮宝石》、马拉默德的《模特儿》及英汉对照小说《大卫·科波菲尔》、《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月亮宝石》由著名翻译家朱秀美根据英文版《月亮宝石》翻译。《月亮宝石》以其曲折动人的情节、深刻的人物描写和出人意外的结局,被认为是英国第一部真正的长篇侦探小说。镶嵌在印度月亮神前额的巨大宝石因为其颜色像月亮,光泽随月色的变化而得名,根据神的旨意,谁要是掠夺这颗宝石,灾祸就必将落到他的头上。月亮宝石后被英国军官赫恩卡塞所抢,印度人不甘心国宝落入异邦,乃跟踪至英国,伺机夺回。赫恩卡塞做贼心虚,自觉命在旦夕,便嫁祸他人,把宝石送给外甥女雷切尔。之后,宝石竟告失踪。雷切尔的母亲请来卡夫探长寻找失踪的宝石,几经周折,真相终于大白,月亮宝石重回印度。
月亮宝石是一本侦探小说,故事是由一个传说开始的讲到一颗黄钻石,这就是有名的印度宝石。几百年前,这颗宝石镶在一座四只手的印度神——月亮神的额上,宝石的颜色像月亮,因此它得到“月亮宝石”的名字。 这颗钻石从 世纪就开始经历怪劫。那时,伊斯兰教国的征服者马莫德...
评分这是部侦探小说,作者是威尔基·柯林斯(1824~1889年)。 月亮宝石是印度婆罗门教所信奉的月亮女神额上的装饰,据说有神力。后因战争流落民间,有三个婆罗门及其后代一直在关注着它,并一直试图重新得到月亮宝石。 后来,一个英国军官用血腥的手段得到了宝石,并传给了他妹妹的...
评分使用汉王,里面收录的这个小说,因为以前读过,还觉得不错就再读了一边。 优点是从不同社会层次的人多角度看待一个人,看法迥异,这种写法在当年应该是比较新鲜的;另外一个是老仆人对鲁滨孙漂流记的解读,很有趣,给人印象深刻。 缺点是整个故事所基于的科学理论看来并不靠谱。
评分是初中时候读的这本书,总体而言,在那时候这本书颇为引人入胜,读了大约有三四遍,觉得这本书里面的人物描述应该算是一个最为突出的地方,我仿佛能够看到捧着《鲁滨孙漂流记》的情形,还是很让人怀念和回味的。应该说这本书还是值得一看
评分说实话,严格意义上,月亮宝石算不上一部好的推理小说。受限于作者生活的年代,书中充斥着神秘主义,大量不靠谱科学知识,以及近乎超心理学的犯罪手法。不过作为一本通俗读物,这本书很有趣,这就够了。
和柯南福尔摩斯的叙述不同,挺喜欢这种没有单一主角的讲述,看着不累人,情节真是跌宕起伏,意想不到,没有“神人”,只有事实的推进,真实到书里每个人物仿佛就在自己身边,喜欢
评分考虑到它是世界推理文学史中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长篇推理小说,对他的要求也就不是那么的高了,它的剧情及推理过程现在看来有些硬伤,就去趣味性而言是极佳的读物。
评分小学看的 不记得情节就不打星了
评分看了前一半时,觉得平淡无奇,而且作者有点儿贫,后一半显出了这本书叙述的精妙,不过案件情节略有缺陷
评分挺经典的侦探小说√打死我也没想到是他orz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