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恩·麦克尤恩(1948—),本科毕业于布莱顿的苏塞克斯大学,于东英吉利大学取得硕士学位。从一九七四年开始,麦克尤恩在伦敦定居,次年发表的第一部中短篇集就得到了毛姆文学奖。此后他的创作生涯便与各类奖项的入围名单互相交织,其中《阿姆斯特丹》获布克奖,《时间中的孩子》获惠特布莱德奖,《赎罪》获全美书评人协会奖。近年来,随着麦克尤恩在主流文学圈获得越来越高的评价,在图书市场上创造越来越可观的销售记录,他已经被公认为英国的“国民作家”,他的名字已经成为当今英语文坛上“奇迹”的同义词。
我们或许曾经试图丈量生命耐受的限度,伸手掂量其不可承受之轻,而在这本就不堪耐受、无力承受的生命中却又有着这样一种莫名其妙的情感,摸不透、猜不着、剪不断、理还乱,像是一场豪赌——孤注一掷地博取所有或是满盘皆输。这样的情感叫做爱,而其间的执着、猜忌、一意孤行是否让原本相爱的人渐行渐远,又是否让这爱沉重得令人无可忍耐?
风景如画的伦敦郊野,五个可以说都是助人为乐的陌生人一道赶去救助一起热气球事故,但或许只不过一瞬间的犹疑、自私,一个大活人就在大家眼前顷刻间殒命。生命的如此脆弱易逝反而点燃了杰德疯狂而执着的爱,并由此导致乔及克拉莉莎的世界完全混乱失序。步入成熟、渐入佳境的麦克尤恩通过对于一场精神危机、一种精神疾患的细致展现,严肃而又深刻地探讨了人类的情绪、情感、意识乃至于人性本身的无限可能以及脆弱无依。
一起热气球事故、一个鲜活的生命遽然消失,使当事人安宁的生活逐渐失去秩序...杰德以狂热而执着的同性之爱指向乔,乔与恋人的稳定世界濒于崩溃边缘。而逝者的遗孀因一条不明来历的丝巾和野餐篮子,对已逝丈夫亦产生深深的怀疑。那种痴缠与猜忌使剧中人无可挣脱,不知还能忍...
评分刚拿到书,觉得这个书名实在无厘头。而翻开书后,就被这个热气球引发的故事深深吸引了。 书中充斥着大量唠唠叨叨反反复复地描述,但反而把读者带入了主人公的情绪中,随着情节的推进,脉络逐渐清晰。读到最后,我有一种深深地无力感,眼看着一对爱侣由于一个精神病人的介入而变...
评分《爱无可忍》 伊恩•麦克尤恩 【推荐指数】★★★★★ (五星推荐) 【短书评】 对于这本无法归类的书,我更倾向于归于惊悚类,从头吓到尾。第三次接触同性恋的书,《爱无可忍》将同性妄想作为书的主旋律,展现了病态的爱和爱的脆弱与救赎。科学与文学水乳交融,没有一点僵硬...
评分全书最戏剧化的高潮是故事开始的一场意外事故。虽然我已经习惯了这种侦探剧似的机构,刚看完第一章的时候还是几乎放弃了。作者的叙事严谨,干燥,刻意地维持叙事者和正在发生的事件之间的距离感。让我想起去年看过的库切的《Disgrace》。男作者刻意营造的这种距离感,让叙事变...
评分爱一个人,能疯。 书是我花了一整个早上读完的,看了伊恩的几本书,他的写作手法特别中却给人深深的叹息。爱,可能就是这样的一声叹息吧。无论是克拉丽莎和乔之间包容恒久的爱,还是Jed近乎病态的爱。虽然书中穿插着一种同性恋的疾病,但我相信,伊恩并非是想展开对科学的探...
得这个综合征的人真不知道该说他幸运还是不幸运,他沉湎在自己臆想出来的爱情中,他根本无需你的同情,因为他自认为比你幸福。人性多叵测,向内的世界能如分裂的细胞般产生多种变体和分身。人书里有很多能让人惊醒回望的事,比如那个患病的青年是否受了宗教的蛊惑,让我重新思考有关满世界跑的念头是否也同样受了主流文化的引诱。
评分开场围绕事件核心的种种描述,类似核心边缘的光亮慢慢模糊到清晰,麦克尤恩的心理时间拉长到物理时间,意识流描写在《星期六》中发挥殆尽,后半本书枝繁叶茂过于杂乱,而主干已然没有方向,或许麦克尤恩旅程可以到此为止了。
评分【2019134】“没有人可以就任何事达成共识。”
评分牛逼
评分开篇极佳,生命中的意外,投射出幸福和稳定的虚幻,整部小说都在试图寻回生命中某种恒常的,可依靠的东西。主题和演绎接近《星期六》,但不如《黑犬》那么震撼。这部有点靠黑色幽默一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