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井一二三,日本东京人。
她用中文创作,写时差一小时的日本种种。
写土生土长的东京家乡,写一切可爱的日本人。
她用母语日文创作,写对中文着迷,好象谈恋爱。
写和中文生活的魅力无穷。
她开始中文教学,要把对中文的热情,继续发扬起来。
她和先生都是专职创作者,一人写鬼怪小说,一人写散文。
小津安二郎记忆里的东京,是银座服部大钟夜晚八点准时响起时,透过五丁目鳗鱼店苇门,看到的金黄色夜景。
鲁迅记忆里的东京,是夏夜夜晚透过宿舍窗户,瞧见江户川水面上,优雅飞舞的萤火虫。
村上春树记忆里的东京,是住在切片蛋糕形状的狭窄破烂屋子里,免费享受灌进屋子里的阳光与凉风。
老东京人记忆里的东京,是风铃、煤炭炉、蚊香、榻榻米,是1964年东京奥运会前Always幸福的清贫生活。
我记忆里的东京,是在春天的东京湾浅滩挖蛤蜊,在夏天的神田川畔抓鳗鱼,是在上野公园百年木造音乐厅里,聆听来自过去的乐音。
这些美好的昨日景象,至今仍在我这一代东京人眼前,栩栩如生演出着……
这位双语女作家的文字着实清新可人,而且她能由一点地理坐标保持横向的不变纵向快速贯穿历史一切与此点有关的名人轶事的能力非同一般,尤其关于银座老店里种种趣事的描写读着非常痛快。 一下子吸引住我的是她的第一篇《我这一代东京人》,我很惊讶原来东京也曾市井过!我认识...
评分新井的文字是平静的,带着对故乡深深地热恋之情。 因为政治的因素,我们对邻国总是报着一种异样的心理,目之所及带着一种异样的色彩。而从其自身发展与变迁的角度来看每个国家,每个地区都是可爱的,我们自己的祖国,上海,家乡。 新井描述了近五十年的日本,日本不如中国上...
评分 评分读完新井一二三的《我这一代东京人》之后,想法恰如本文标题一般,明明没有见到任何炫技的东西,但是读完之后有唇齿留香 的感觉,真难得。 她的文字当然是平实的,作为一个用中文写作的日本作家,更重要的是作为非母语的作家,她的中文学习的源头并非是我们这个 已经渐趋混乱...
评分想看这本书,一个故乡人写故乡的样子,以及过去的样子,现在的变化,都会引发人的感想。即使地点不是东京,也许是大阪,京都,奈良那些承载历史过去的地方,应该流淌着许多的记忆吧。从小时候走到现在的样子,发生的变化你会爱上哪一块呢?就好似在问,你从小时候长到现在这么...
吃货看完本书表示想按着作者的路线,从银座的一丁目开始,在燕子GRILL吃全东京最好吃的汉堡包;去伊东屋买信纸信封和进口笔记本~再去明治屋隔壁的风月堂买饼干蛋糕。再慢慢走到三丁目看看由基督教堂发展起来的教文馆,去四丁目的和光看看JOJO的SEIKO限量手表,一定要去木村屋买老式木头盒子里的豆沙面包!再到华盛顿鞋店买一双全日本最好的鞋子!去山叶乐器看看是不是开着小音乐会。唔,对面虎屋的红豆羊羹也想尝尝看!还想去八丁目的资生堂大厦的顶楼Pralor吃银质餐盘的牛排!John Winston Lennon和他太太一起光顾过的Café Paulista也想光顾一下~啊,记得要穿蓝袜子!——好了,好醒醒了,天亮了!
评分要是再多点就好了。。
评分用中文(主要)写日本的国际人很少 某些人或者是以外国人在中国的观察写中国 得出令中国人无论正反都会感兴趣的结论 新井则是以外国人在所居国的观察写外国 以中文发表在中国刊物上 尤其这本写东京回忆的书 实话实说 虽然实际可能她真实经历过的不多 不少也是查来的资料 或者口中流传(毕竟 年轻人怎能看到战前的事 甚至银座初建时的事)但写起来的感觉是贴切的(却也是寡淡的)或许因为是以中文发表的缘故 还提到鲁迅 而村上及芦屋的出现 也增添了趣味 童谣诗人那篇感触不多但小野的那篇ohno真是笑到了 这种也只有国际人能写出来的梗 真是越多越好——系列出到目前为止 最推荐的还是这本
评分基本上都是《万象》上的旧文,今天读来依旧清新,新井一二三的文字好则好已,但也未免有些拖沓冗繁、不够凝练自然,她作为一个“外人”,也不好求全责备了,从小读写中文的人也未必能有她这般文字功底,这跟她当年留学中国经常给香港媒体提供稿件密不可分,由此可见,文章是要经常作的,作得多了,自然就纯熟圆润了。现在在《万象》上看到的文字显然已经比多年前进步了许多。
评分要是再多点就好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