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西•李佛魔(1877—1940,Jesse Livermore)
二十世纪最著名的操盘手之一,“美国最伟大的股票投机客”,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迅速地集聚财富又迅速地失去财富,破产之后又再东山再起,他最辉煌的顶峰时期是1929年美国股市大崩盘,他因做空而获利一亿美元。
但最终他选择了自己最陶醉的方式在1940年做空了自己,作家们的猜测是:他已经没有什么值得追求的了。他的墓志铭写着:“他的去世为一个时代划上了句号。他的功过任由后人评说。”
杰西•李佛魔的人生给后人很多启示,人生的目的并非从股市中获利,投资者需要建立更加开放的价值目标。巴菲特建立慈善基金会,索罗斯推广开放哲学,他们或许从利文摩尔身上学到很多。但无论如何,他们对自身所处时代的股市影响力都无法超越利文摩尔,或许后人无人可及。
埃德温•拉斐尔(1871—1943,Edwin Lefèvre)
美国记者、作家,大学期间希望成为采矿工程师,却在十九岁那年开始记者生涯,并从事股票经纪人职业,随着父亲的去世,他继承遗产成为一名独立投资人。在53年的写作生涯中,共出版了八部作品。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是一本精彩的人物传记,记述了一位几百年一遇的金融市场交易与投资天才——杰西·利弗莫尔(Jesse Lauriston Livermore,1877-1940年)的人生、梦想、事业和财富的故事,情节起伏跌宕、激动人心。
当事人回忆往事的年岁在45、46岁(1922-1923)。他从14岁开始从股票经纪行营业部的小伙计做起。很快便专门从事交易。他的一生既以交易为事业而追求事业成功,又以交易为依托而满足远超过温饱水平的生活需求,股票、商品的交易和投资是他人生的全部基础。45、46岁年华,正是事业兴旺、思想成熟、年富力强的好时候。
点击链接进入英文版:
Reminiscences of a Stock Operator
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里,做股票买卖的风险最大,有的人一夜之间就成了暴发户,但也可能在一夜之间成为穷光蛋,甚至负债累累。尽管风险很大,但时至今日,纽约、伦敦等地的证券市场交易大厅里,总是挤得水泄不通。就像是进赌场一样,赢家笑输家哭,已是司空见惯的事了。 ...
评分全文引用自本书 有一年冬天在哈丁的营业厅,一小伙趾高气扬的家伙要花3万~4万美元买一件大衣——但是其中没有一个有福气穿上它。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一位杰出的场内交易者——他后来成为世界闻名的一年领取1美元象征薪俸的人物——穿着一件水獭毛皮做里子的皮大衣来到交易...
评分先看了比格斯的《对从基金风云录》,文中提到他一有障碍的时候就拿出《股票作手回忆录》看,翻到烂的书。 对我这种股市菜鸟来说,我真的很崇拜本书作者,这类天赋人物100年才出几个吧。这种人生经历,俺们也就看看。不过的确很pf这种对人性弱点的客服。 股票操作中的心态,输...
评分刚入市那会看过一遍,除了觉得新奇,没啥感受。5年后回头看,感慨颇多。 股市这么多年来任凭各种五花八门的金融产品、理论的诞生,都摆脱不了人性两个字背后体现的博弈属性,因此一百多年前的美国股民和当今的中国股民从实质上并无大区别。 作为散户,需要牢记的就是这么几条:...
评分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里,做股票买卖的风险最大,有的人一夜之间就成了暴发户,但也可能在一夜之间成为穷光蛋,甚至负债累累。尽管风险很大,但时至今日,纽约、伦敦等地的证券市场交易大厅里,总是挤得水泄不通。就像是进赌场一样,赢家笑输家哭,已是司空见惯的事了。 ...
大钱不是从哪—次或几次个别起伏中产生的,而是从主要趋势中产生的—就是说,大钱不在于阅读行情纸带,而在于全面估量总体市场及其趋势。
评分心理反省很有意义。后半部分大篇讲他的庄家手法,对散户识别主力有帮助。
评分老而弥新
评分: I712.45/4545
评分赚钱的人未必是因为看过这本书而赚钱,亏钱的人倒很有可能是因为没看过这本书而亏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