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特·格拉斯(Günter Grass,1927~)德意誌聯邦共和國作傢。1927年齣生於但澤市。父親是德國商人,母親為波蘭人。1944年,尚未成年的格拉斯被徵入伍。1945年負傷住院。戰爭結束時落入美軍戰俘營。戰後曾從事過各種職業,先當農業工人,學習過石雕和造型藝術,後成為職業作傢、雕刻傢和版畫傢。他是“四七”社成員,政治上支持社會民主黨,主張改良。在1970年社會民主黨上颱執政時,曾積極投入支持勃蘭特競選的活動。他的政治態度和作品中過多的色情內容曾在國內外引起過不少批評。
格拉斯的創作活動從詩歌開始,自1956年起發錶3部詩集《風信雞之優點》、《三角軌道》等,同時創作瞭荒誕劇《洪水》(1957)、《叔叔、叔叔》(1958)、《惡廚師》(1961)等。其中反響較大的是關於1953年柏林事件的《平民試驗起義》(1966)。他最主要的成就是小說。1959 年問世的長篇小說《鐵皮鼓》使他獲得世界聲譽。此外還有《貓與鼠》(1961)、《非常歲月》(1963,亦譯《狗年月》),閤稱為《但澤三部麯》,成為一幅描繪德國社會生活的畫捲。長篇小說《鰈魚》(1977)和《母鼠》(1986)都繼續使用瞭怪誕諷刺的手法,將現實、幻想、童話、傳說融為一體。《蝸牛日記》(1972)則為一部紀實體的文學作品。格拉斯為當代聯邦德國重要作傢,語言之新穎,想象之豐富,手法之獨特使他在當代世界文學中占有一定地位,曾多次獲奬,幾次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奬的候選人。1999年他成為成為20世紀最後一位諾貝爾文學奬獲得者。
三歲的奧斯卡無意中發現母親和錶舅布朗斯基偷情,又目睹納粹勢力的猖獗,便決定不再長個兒,寜願成為侏儒。從此在他的視角裏,社會和周圍的人都是怪異和瘋狂的。他整天敲打一隻鐵皮鼓,以發泄對畸形的社會和人世間的憤慨。父親或是老師惹瞭他,他會大聲尖叫,震得窗玻璃和老師的鏡片稀裏嘩啦地變成碎片;他還以此來“擾亂”社會秩序,給納粹分子集會造成麻煩。盡管他個子不高,但智力超常,聰明過人。麵對他的洞察力,母親羞愧憂鬱去世,父親成瞭納粹軍官,錶舅在戰亂中斃命。鄰居女孩瑪麗亞來照顧他,兩個發生瞭性愛,懷孕後她卻嫁給瞭父親,生下瞭庫爾特。奧斯卡隨侏儒雜誌團赴前綫慰問德軍,三年後迴到傢中,蘇軍攻占瞭柏林,父親吞下納粹黨徽身亡。埋葬父親時奧斯卡丟掉瞭鐵皮鼓,同時親生兒子庫爾特用石子擊中瞭他的後腦勺,使他倒在墳坑中,流血不止;不過他就此開始長個兒,尖叫使玻璃破碎的特異功能也隨之消失……
永远保留一种状态,是不可能的。你要知道,早上的我和中午的我,已经不是同一个人。十年前的我和现在的我,甚至在形象上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小孩子,那是多么令人羡慕又可怕的年龄阶段。一方面,他们天真浪漫,由于无知,他们理应受到庇佑。另一方面,他们又对事物接受得太快,...
評分铁皮鼓终于看完了。格拉斯的五十万文字被翻译得琐碎繁缛,当然也有可能德语原文就颇为繁碎,但总有点隔靴搔痒的感觉,磕磕巴巴不够畅快。这也是外国文学翻译的弊病,所谓“信、达、雅”,有时也总是顾此失彼的。 格拉斯描述的这个世界饱满而丰富,从一战到二战这段时间,形形...
評分1、 查了一下这本书有40余万字,看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 2、 人物很多,对我这种人名盲的人来说看得好辛苦,就连蔬菜商格雷夫和面包商格蕾欣•舍夫勒每出现一次都要确认一下谁是谁。不过这本书真的足够长,长到看完我也可以大概记住这些人名了。 3、 我知道看这类魔幻现实...
評分君特格拉斯是我充满敬佩和赞叹的作家,不仅是因为他的博学或是高贵,还有他的诚实和笃定。 格拉斯在一篇关于《铁皮鼓》创作的回忆录中写到:“既不是创作欲(诸如我肯定要写并且知道怎样写),也不是蓄积已久的决心,(诸如我现在要动手写了!)更不是某种高尚的使命感...
評分(按:我总是读不懂小说或电影中情欲的部分。我最多说出,哦,情欲。至于它们为什么这样,我一个词也说不出来。因此我只能说一些我有体会的部分) 《铁皮鼓》这本书是对纳粹时代的反思。既然是疯狂年代,人们必然要做许多疯狂的事情。这些事情如果还没被忘干净,就会化成一代人...
很耐讀的一本大部頭,裏麵的象徵意義實在是太多瞭,所以我看的時候也是頭昏腦漲的。從文筆來說這本書就很好,讓我看到瞭《百年孤獨》的那種感覺,就是有種現實荒誕性,有些地方讓人拍案叫絕,仿佛時間空間都被打通瞭一樣。然後從內容來說,主角所象徵的是雙重國籍下迷茫無助的民眾,他們在戰爭中倍受傷害,可惜不能像主角那樣選擇不長大。鐵皮鼓是他嚮外呐喊呼救的工具,可惜沒人明白他想錶達什麼,他就是失語的民眾。
评分荒誕的魔幻,魔幻的荒誕
评分奧斯卡啊,奧斯卡。讓我做你的鼓吧,讓我變成你唱碎的玻璃渣,讓我做一個護士被你愛慕,讓我做你墓碑上的花。讓我是馬耳朵裏鑽齣來的鰻魚,我是你外祖母四條裙子下麵的臭黃油味,我是土豆秧燃燒的煙。我隻是在你鼓神裏哭泣的傻瓜。願黑廚娘庇護你,永不長大。
评分很耐讀的一本大部頭,裏麵的象徵意義實在是太多瞭,所以我看的時候也是頭昏腦漲的。從文筆來說這本書就很好,讓我看到瞭《百年孤獨》的那種感覺,就是有種現實荒誕性,有些地方讓人拍案叫絕,仿佛時間空間都被打通瞭一樣。然後從內容來說,主角所象徵的是雙重國籍下迷茫無助的民眾,他們在戰爭中倍受傷害,可惜不能像主角那樣選擇不長大。鐵皮鼓是他嚮外呐喊呼救的工具,可惜沒人明白他想錶達什麼,他就是失語的民眾。
评分讀得難受,看個二十來頁就得歇會兒,緩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