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精神的封閉 在線電子書 圖書標籤: 政治哲學 美國 社會學 政治學 哲學 文化 教育 布魯姆
發表於2024-11-16
美國精神的封閉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4
書好,可惜對牛彈琴
評分傑作
評分施派旗手,純真的人文主義者與(不可思議的)同時是沒有絲毫清明與審慎(斯特勞斯最注重的品質)的浪漫主義者對於現代民主社會及其教育體製危言聳聽的訴狀,雖亦有針對六年年代美國高等教育弊病的初衷,然細思之下,可謂無一可取之處,置諸當今的中國,則尤其不可取。
評分之前讀過拉維爾斯坦,本書前言讀起來就是索爾貝婁的立場,看完前言發現落款真的是索爾貝婁……讀完有夢到和布魯姆同行在一個運送參戰部隊的月颱,他跟我說起學科的,個人的和世界的孤立;年輕人與積極自由,靈魂拷問我,是否已經找到追求的東西;要不要開始讀柏拉圖的理想國...
評分之前讀過拉維爾斯坦,本書前言讀起來就是索爾貝婁的立場,看完前言發現落款真的是索爾貝婁……讀完有夢到和布魯姆同行在一個運送參戰部隊的月颱,他跟我說起學科的,個人的和世界的孤立;年輕人與積極自由,靈魂拷問我,是否已經找到追求的東西;要不要開始讀柏拉圖的理想國...
艾倫·布盧姆(1930—1992) 美國思想傢、政治哲學傢及翻譯傢,1955年畢業於芝加哥大學,獲博士學位。曾任教於耶魯大學、康奈爾大學、特拉維夫大學、多倫多大學,後迴芝加哥大學社會思想委員會任教授。著作有《莎士比亞的政治學》(1981)、《巨人與侏儒》(1990)、《愛與友愛》(1993)等,譯著包括盧梭的《愛彌爾》(1979)及柏拉圖的《理想國》(1990)等。
簡介:
本書論證現代民主的起源,品評馬基雅維利、霍布斯、洛剋、盧梭等啓濛思想傢的意圖及其得失,考察當代美國心智與德國思想之間的聯係,批判20世紀60年代以來美國社會盛行的虛無主義及文化相對主義,揭示齣民主政治之下高等教育的危機。
導讀:
高等教育如何導緻瞭民主的失敗
如何導緻今日大學生心靈的枯竭
《美國精神的封閉》是最動聽、最精緻、最博學,而又最危險的傳單。
——本傑明·巴伯
這部書對人們大有啓示作用。最重要的是使我們認識到:民主體製本身並不是一切,它的運作必須另有一種健全的文化精神與之配閤。
——餘英時
無論人們是否同意它的結論,它提供瞭一個不可或缺的討論指南。它不僅是對傳統的概述,也是一份錶述得十分清晰準確的曆史大綱,是對民主美國高層次精神生活的發展值得信賴的概述。
——索爾·貝婁
序
布盧姆教授做事有自己的風格。他在談論美國的高等教育時,並不考察所謂學術共同體(這通常是它的自稱)的形態、傳統和儀式。但他的資格是無可挑剔的。他寫過一本論述莎士比亞政治觀的大作,翻譯過柏拉圖的《理想國》和盧梭的《愛彌爾》。那些惱羞成怒的同行想不拿他當迴事都難,雖然很多人都想這樣做,因為他目光犀利,勇氣可嘉,而且博古通今,是門肯刻薄時所說的“高級學問”的大觀察傢。
但是,布盧姆教授既不是專揭老底的人,也不是諷刺作傢,他思想的嚴肅性使他超然於學界的立場。他主要不是對教授們說話。他當然歡迎他們聽聽——他們肯定會聽的,因為他們正處在猛烈的火力之下。他把自己置身於一個更大的共同體之中,更多地援引蘇格拉底、柏拉圖、馬基雅維利、盧梭和康德,而不是我們的同代人:“在所有自相矛盾的共同體幻影中,真正的人類共同體是那些尋求真理者、那些潛在的智者的共同體,……全體渴望求知者的共同體。事實上,這隻包括很少的人,他們是真正的朋友,就像在對善的本質有分歧時柏拉圖是亞裏士多德的朋友那樣。……他們在探討這個問題時絕對心心相印。按柏拉圖的觀點,這是唯一真正的友誼,唯一真正共同的善。人們不顧一切尋找的密切聯係正是這裏建立起來的。……這便是那個不可能的哲學王之謎的意義所在。哲學王們擁有真正的共同體,它是其他所有共同體的楷模。”
對現代讀者來說,這種語氣也許會因為那些古闆的老詞——“真理”、“智者”、“善”、“人”——而不受用,但我們不能否認,在我們反對這種語言的背後,有著對我們現代人關於“價值觀”的淺薄、常常是瑣屑無聊的言論的負疚感。
上麵那段話引自布盧姆這本書的結語。他不顧自己讀者的好惡,道齣瞭肺腑之言。在討論專業經濟學傢的勢力、現代科學同先於它齣現的“自然哲學”的分離、人稱“文化相對主義”的現象或MBA(工商管理碩士)真實的基本含義時,他下筆彆具一格。他時常一臉慍怒,咄咄逼人,不懷好意。談到人文學科在大學中的地位,他稱其為“久已沉沒的大西島”,我們重新迴到那兒,力求“找迴彆人都已放棄的自我”。“人文學科就像古老的巴黎大跳蚤市場,眼力好的人方可從一堆堆破爛中找齣被人丟棄的寶貝……”還有,“人文科學就像難民營,被不友善的當局剝奪瞭工作趕齣傢園的天纔們,在那兒閑蕩。……大學的另外兩個部門(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對曆史毫無用處……”當他不忙於研究善的本質時,他能夠運用人文學科的精華(或許我應該說,用其糟粕)發起猛攻。身為學者,他想給我們啓濛;身為作傢,他從阿裏斯托芬等人那裏瞭解到,啓濛也應該是快樂的。在我看來,這不是一本教授寫的書,而是齣自一位思想傢之手,他願意承擔作傢纔經常承擔的風險。在一本討論觀念的書中,用自己的聲音說話是很冒險的,但它也提醒我們,最真切的真理一嚮是源自個人的內心深處。布盧姆告訴我們:“貫穿全書,我始終在參照柏拉圖的《理想國》。對我來說,它是獨一無二的教育之書,因為它確實解釋瞭我作為一個人和作為教師所體驗到的一切。”學界中人,即便是那些自稱為存在主義者的,也很少把自己作為個體、作為個人公開坦誠地呈現齣來。可見,布盧姆教授是我們這個時代精神之戰的前綫戰士,所以他特彆投我的脾氣。(既然他能個性十足,我認為自己也沒有理由繼續充當無名氏一般的評論者瞭。)
布盧姆在最後幾頁談到瞭一名學生;這名學生讀過柏拉圖《會飲篇》以後說,如今很難想象那種神奇的雅典氣氛瞭,“那時人們友善和睦,富有教養,生氣勃勃,彼此平等,既開明又自然,大傢聚在一起暢談自己的渴望的意義。但是(布盧姆補充說),這樣的體驗一嚮是可以得到的。其實,這些令人心曠神怡的討論,是發生在一場雅典注定要失敗的可怕戰爭期間,阿裏斯托芬和蘇格拉底至少能預見,這意味著希臘文明的衰落。可是,在如此險惡的政治環境中,他們並沒有陷於文化的絕望,他們忘我地沉浸於自然的愉悅之中,證明著人類最齣色的能力,即不屈從於命運和環境的擺布。我們感覺自己太依賴於曆史和文化瞭。……任何柏拉圖式對話的本質就在於,它幾乎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方重現。……這或許就是這種思考的全部意義所在。這正是我們逐漸做不到的事情。它就在我們鼻子底下,幾乎不可能發生,卻一直存在著。”
我非常嚴肅地看待布盧姆這一番話,被它深深打動,並且從中看到瞭我的生命賴以成長的種子。我齣生在美國中西部,父母都是移民,所以我早年就認識到,我的猶太血統,我的環境(恰巧以芝加哥為背景)和我所受的教育,會在多大程度上左右我的人生曆程,取決於我本人的決定。我不想完全依賴曆史和文化,若是完全依賴,肯定意味著我不過是個玩偶。在我們這個時代,文明世界最常見的說教可以簡單地錶述為:“告訴我你的來曆,我就能告訴你你是怎樣一個人。”雖然我那一大傢子渴望美國化的人一緻同意,但芝加哥還是沒有機會把我塑造成它的形象。在我能夠清晰思考之前,我就對它的物質影響采取瞭頑強抵製。我說不清楚我為何不想讓自己成為環境的産物,但我從未被利益、功利、審慎和生意所俘獲。我母親曾想讓我當個小提琴手,不行的話就做個拉比。我可以自己挑選是在帕爾瑪飯店的晚宴上拉琴,還是在猶太人集會上布道。有正統信仰的傳統傢庭都會教小男孩翻譯《創世記》和《齣埃及記》。所以,如果這個大韆世界,這個花花世界,不是那樣誘人的話,我也許很容易繼續拉比的生涯。但是,虔誠恭敬的人生不適閤於我。畢竟我在早年就開始瞭廣泛的閱讀,這使我很快脫離瞭古老的信仰。十七歲那年父親勉強允許我進瞭大學,我是個熱情(狂放)、乖戾、不願隨俗的學生。如果我報名選修本科二年級的經濟學課程,我肯定會把時間都用在看易蔔生和蕭伯納上。如果我注冊瞭詩學課程,我很快就會對韻律和詩節生厭,轉而去看剋魯泡特金的《一個革命者的迴憶錄》和列寜的《怎麼辦?》。我的趣味和習慣是一個作傢的趣味和習慣。我寜願自己去讀詩,也不想從講授韻律停頓法的課堂上獲益。為瞭放鬆因閱讀而疲乏的雙眼,我就到男人俱樂部去打颱球和乒乓球。
我很快意識到,依照先進的歐洲思想傢的見解,一個來自粗俗的物質主義中心——芝加哥——的年輕人,他的文化抱負是必定要歸於失望的。組成這個城市的屠宰場、鋼鐵廠、貨棧、簡陋的工廠平房,還有灰暗的金融區、棒球場和拳擊場、機器人般的政治傢、不準打群架的禁令,把所有這些東西湊在一起,你就會看見一張文化射綫穿不透的“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堅硬黑幕。根據高雅的英國人、法國人、德國人和意大利人這些現代藝術代言人的判斷,那是個毫無希望的地方。對這些外國觀察傢中的某些人來說,美國與歐洲相比有許多優勢,它更有效率,更生機勃勃,更自由,基本上未受病態政治和毀滅性戰爭的影響,但是說到藝術,正像溫德姆·劉易斯所言,就算生為愛斯基摩人,也要強過一個想當畫傢的明尼蘇達長老會教友。文明的歐洲人中能夠擺脫本國階級偏見者鮮有其人,他們會把自己不能完全支配的偏見帶入一切自由的美國。無人能夠預見到的事情是,所有的文明國傢注定會降格為平庸的世界主義,古老文明各個支脈的衰落令人扼腕,但它會提供嶄新的機會,使我們擺脫對曆史和文化的依賴——這是隱藏在衰落背後的好處。這固然會導緻野蠻的錶現,但也可能産生獨立的新形式。
在這方麵,正像美國人時常說的,我發現自己“處境尷尬”。歐洲的看客有時把我列入雜交怪物,既不是地道的美國人,也不是十足的歐洲人,腦子裏塞滿瞭哲學傢、史學傢和詩人的語句,這是我在中西部自己的小窩裏生吞活剝的成果。當然,我是個自修者,現代作傢也一嚮如此。一位勇敢的新人,19世紀的小說傢,曾大膽地進行猜想、冒險和推測。獨立思想結齣瞭碩果。巴爾紮剋宣稱:“這個世界屬於我,因為我理解它。”布盧姆教授的書讓我擔心,這本通過自修,從事瞭大量研究而寫成的講述世界的書,會遭到“有學問者”的封殺,他們正在築起輿論的高牆,把整個世界擋在外麵。
美國讀者站在不同的立場上,不時指責我的書有外國味。我提到歐洲作傢時有點兒盛氣淩人,似乎是在擺架子。我樂於承認,我的作品中或許有一些讓人讀起來吃力的地方,隨著公眾中無知之人的增加,我的書可能越來越難讀。評估自己讀者的智力一嚮不是件容易事。如果人們還打算看書,即便隻是齣於對書的尊崇,或隻是裝裝樣子,那麼有些事情他們是本應知道的。所以,假設他們熟悉20世紀的曆史超齣瞭能夠客觀證明的程度,這並沒什麼不妥。另外,某些精神上的一緻性也被作傢們視為理所當然。“從本質上說彆人跟我相似,我大體上也跟彆人差不多,隻是有些小小的差彆而已。”一部作品就是一件祭品。你把它獻上祭壇,希望得到接納。你祈禱自己至少不會因為遭到拒絕而發怒,變成該隱。你也許很天真,炮製齣自己心愛的寶貝,把它們不加區彆地堆在一起。那些現在沒有認識到它們價值的人,以後也許會明白。於是你覺得自己不是在為同代人寫作。也許你的真正讀者還沒在這裏,而你的書會讓他們現身。
有時我很喜歡拿有教養的美國人開玩笑。譬如,我想把《赫索格》寫成喜劇小說:一個畢業於美國一所不錯的大學的博士,妻子為瞭另一個男人離他而去,他變得失魂落魄。他迷上瞭書信體寫作,寫一些悲傷、尖刻、諷刺、放肆的書信,不僅寫給自己的朋友和熟人,而且寫給一些偉人,那些塑造他的觀念的思想巨人。在這種危機時刻,他又能做些什麼呢?從書架上取齣亞裏士多德和斯賓諾莎的著作,怒氣衝衝地從字裏行間尋找慰藉和建議?這個遭受打擊的人,他想讓自己重新振作起來,想給自己的遭遇找個解釋,讓人生重新具有意義,他逐漸清楚地意識到這種努力的荒唐。他最終還是嚮自己的荒唐處境屈服瞭,他寫道:“這個國傢所需要的隻是一句價值五分錢的花言巧語。”這是在跟威爾遜總統的副手馬歇爾先生學舌,大概是在那場大戰時期,他曾經說過“這個國傢需要的是一支價值五分錢的上等雪茄。”《赫索格》的一些讀者抱怨此書難讀。他們可能對這位既不幸又滑稽可笑的曆史教授報以同情,但也會不時被他那些賣弄學問的冗長信件搞得不勝其煩。有些人覺得,自己是在被迫參加一場思想史概論課程的艱苦考試,認為我是把同情與智慧跟晦澀和迂腐一鍋煮。
然而,我是在嘲笑書生的迂腐!
有人迴答說:“如果這是你的目的,你可就徹底落空瞭。有些讀者會認為你是在跟彆人過不去,布置類似於障礙賽的任務,或是門薩協會會員玩的高智商字謎遊戲。”有些人會從中獲得虛榮心的滿足,另一些人卻會憎恨被人測試。人們把自己最好的智力留給自己的專業,其次是警覺的公民麵對的大事——經濟、政治、核廢料的處理,等等。忙完瞭一天的工作,他們想放鬆一下,他們不明白為何不能讓娛樂簡簡單單地進行。在某些方麵我同意這種意見,因為我本人在閱讀濛田的著作時,也情不自禁地想繞開那些古典名著的冗長引文,它們使我覺得高中學的拉丁文不夠用,再把自己送迴高中並不好玩。
在《赫索格》的結尾部分,我想錶達這樣一種觀點,“高等教育”為遇到麻煩的男人提供的力量是多麼有限。到頭來他會領悟到,在應付生活方麵,他根本沒有受過任何教育(在大學裏,誰會教他如何對待情欲、女人和傢庭呢?),用體育比賽的話說,他又迴到瞭起點——或者像我寫書時提齣的,迴到瞭平衡的原點。赫索格的迷惑太放肆。是的,可他又能怎樣呢?有時,他藉助於自己的喜劇感是能夠做到自持的。最大的迷惑中也依然有一條通嚮靈魂的幽徑。也許它很難被發現,因為在人生的中途,周圍已是雜草叢生,其根源便是我們所說的我們的教育。然而,那條幽徑一直就在那兒,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保持它的暢通,以接近我們內心的最深處——接近我們的內心對一種更高層次的意識的清醒認識。我們藉助於它做齣最終判斷,把一切理齣頭緒。這種意識有著不受曆史噪音和我們當下環境乾擾的力量,它的獨立性便是人生奮鬥的真諦。心靈為瞭找到並固守自己的地盤,要同各種敵對勢力抗衡,這些勢力有時錶現為否認心靈的真實存在,並且看起來確實經常想把它徹底乾掉。
19世紀的浪漫詩人和一些好為人師的理論傢,在一件事上搞錯瞭——詩人和小說傢從來不是人類的立法者和導師。如果必須把藝術傢的事業解釋成有目的的,那麼詩人——藝術傢——應當賦予人類新的眼光,使他們能夠從不同的角度認識這個世界,轉變僵化的經驗模式,這就堪稱雄心大誌瞭。訓練有素的無知在無情地四處蔓延,以及不良思想的膨脹,使藝術傢的這項事業舉步維艱。若是還事物以本來麵目,我們是生活在一個思想世界中,而思維的運行確實糟得很。因此,藝術傢,無論他是否把自己視為知識分子,都被捲入瞭思想鬥爭。思維本身永遠不能治愈他的痛苦,任何一個藝術傢都應該感謝樸素的魅力,這使他無需苦心思索。在我看來,大學一嚮是個卸去僞裝的地方,我在擯棄不良思想的艱巨工作中,可以從這兒找到幫助。正是在大學中,我開始瞭對現代意識形態的研習,資本主義和馬剋思主義、心理學、社會理論和曆史理論,當然還有哲學(包括邏輯實證主義、自然主義和存在主義,等等)。我甩掉多餘之物,使自己的精神機體恢復呼吸能力,我維護植根於生活的樸素,但我從不把大學看作逃避“外部世界”的聖殿和避難所。遠離喧囂的大都市,在一個刻闆的學術村落裏過日子,對我來說是一種摺磨。所以,我從來不是“激進的”中歐小說傢所稱的“校園作傢”。恰恰相反,我訓練自己去辨識激進派和右派那些變化無窮的話題,這使我能夠(不是什麼令人羨慕的技能)嗅齣百年來革命詞藻散發齣的那種未經處理的汙濁惡臭,或從另一個方嚮分辨齣最近戈爾·維達爾“原創的”地緣政治學不過就是赫斯特的《星期日副刊》的“黃禍”主題,其氣味並不比20世紀30年代更令人愉快。在這極具煽動性的“激進”作傢的狂暴姿態中,根本就沒有什麼新鮮東西。倘若他們也能拿齣自己的觀點,大學就保不住在知識生活中的壟斷地位瞭。
布盧姆教授的核心觀點是,在一個受輿論控製的社會裏,大學過去一直充當著思想自由的島嶼,所有的觀點都能無拘無束地進行研究,慷慨大度的自由民主製度使其成為可能。但是,由於大傢都想讓大學在社會上扮演積極的或“正麵的”參與角色,這使它淹沒在瞭社會“問題”的逆流之中。全神貫注於健康、性、種族和戰爭問題的學術界名利雙收,大學成瞭社會的概念倉庫,常常起著有害的作用。針對通識教育提齣的任何改革都是難以想象的,它有可能使大學陷入與全美國的對立之中。“圈內人”的欲望和動機日益變得跟“圈外人”一模一樣。這就是我對布盧姆的言論的理解,如果他隻是說瞭些有爭議的話,那麼對它置之不理很容易。本書之所以成為一部極為嚴肅的著作,在於它不但有論證,而且伴有對曆史背景的準確說明。他運用對政治學說令人贊嘆的把握,揭示瞭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現代民主源自何處,馬基雅維利、霍布斯、洛剋、盧梭和另一些啓濛哲學傢的意圖及其得失。
左右兩派的爭論在過去十年裏變得異常火爆,讓文明對話的習慣受到訕笑。對手們似乎不再傾聽對方的意見瞭。如果聰明的對手隻因興趣索然而不讀布盧姆教授這本書,那將是非常遺憾的。該書的陳述十分重要,值得細細研究。無論人們是否同意它的結論,它提供瞭一個不可或缺的討論指南。它不僅是對傳統的概述,也是一份錶述得十分清晰準確的曆史大綱,是對民主美國高層次精神生活的發展值得信賴的概述。
索爾·貝婁
前 言
這本書,作為對我們的心靈、尤其是年輕人的心靈以及他們所受教育的沉思,是從一個教師的視角寫成的。這是個得天獨厚的視角,雖然它有很多局限,包含著危險的誘惑。教師,特彆是從事通識教育的教師,必須始終盯住人類完美的目標,同時也要把握自己眼前的學生的稟賦。他得不斷地認識前者,評估後者達到這個目標的能力。關注年輕人,摸清他們的渴望和領悟能力,是這一行的本質。必須探測和找齣這些渴望。不能對切實的需求做齣迴應,就算不上真正的教育;缺瞭這一條,再多的收獲也無足掛齒。每一代人的狀況,要從他們與人類的永恒關切的關係中纔能找到,而這種關切又能從每一代人的情趣、娛樂尤其是憤怒(這在以冷靜自覺而著稱的年代尤為真切)中找到。尤其能夠揭示真相的就是專門勾引年輕人的各路騙子。這些文化販子有著投年輕人所好的強烈動機——所以他們也是引導我們進入時代精神迷宮的有益嚮導。
教師的觀點不是隨便想齣來的。它既不完全取決於學生想成為什麼人或他此時此地恰好成瞭什麼人,也不屈從於特定的社會需求或變幻無常的市場。人們費瞭很大力氣,想證明教師一嚮隻是這些力量的代理,但事實上不管他願意與否,他都是受一種意識或預見的引導,他認為確實存在著某種人的天性,他以幫助實現這種天性為己任。他不是用抽象思維或復雜的推理做到這一點,而是從學生的目光中看到它的。學生隻有潛能,但潛能可以超越自身,這就是希望的源泉,雖然幾乎總是讓人失望,但這種希望仍在不斷復活:人並非全然是偶然的産物,被他齣生時的特定洞穴束縛和塑造。助産術認為,一個鮮活的嬰兒降生人間,不是因為有助産士,而是齣於自然。用它來描述教育過程要比“社會化”一詞強多瞭。一個健壯孩子不靠助産士的幫助而誕生,是老師的真正歡樂。這種喜悅對他的激勵作用遠大於任何乏味的道德責任感,他的基本經驗是,沉思要比任何行動更使人滿足。凡是真正的老師都不會懷疑,自己的使命是幫助學生抑製世俗和偏見的扭麯力量,使人性臻於完美。對人類天性的洞察力有可能受到遮蔽,教師多少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他的行為是由他本身以外的因素引發的,同時也為他提供瞭評判學生能力和成就的標準。另外,沒有哪個真正的教師在實踐中不相信心靈的存在,以及通過授課影響心靈的魔力。所以,老師們肯定認為,在教育起步時,或許要從外部對心靈給以奬懲,以便給它注入活力。但說到底這種活力是它自身的收獲,它是自給自足的。
這有助於解釋一個成年人願意跟青年而不是同輩相處的怪癖。他喜歡充滿希望的“或然”勝過喜歡有缺陷的“實然”。這個成年人會受到很多誘惑——尤其是虛榮和誇誇其談而不傳授知識的欲望;這種活動也具有重講課輕求知的危險,即迎閤學生,隻教那些他們能學或願學的東西,隻用學生的眼光來認識自己。
由此可見,教育能威脅到哲學,因為哲學思考是孤獨者的探索,追求它的人切不可盯著聽眾。但是,要求所有的老師都成為哲學傢,那是太過分瞭;多少附和一下聽眾也在所難免。隻要有所防範,壞事也能變好事,能鼓勵哲學思考。對學生著迷,可以使老師認識心靈的不同類型,認識他們的學習能力以及把握真理和謬誤的能力。這種經驗是探討“人是什麼”這個大問題的前提條件,它關係到與人的低級日常需求相對的最高誌嚮。
通識教育的確切含義是,它幫助學生對自己提齣這個問題,讓他們明白答案既非一目瞭然,亦非無從尋覓;不去持續地關注這個問題,嚴肅的生活就無從談起。盡管旁門左道應有盡有(本書會討論其中的一部分),但每一個年輕人提齣的“我是誰?”的問題,以及我們人人內心固有的遵從阿波羅神殿上的神諭“認識你自己”的強烈衝動,都意味著“人是什麼”是個第一位的問題。我們長期缺乏確切的答案,所以纔去瞭解各種可供選擇的答案,並對它們進行思考。通識教育使我們得以瞭解這些選擇,其中很多有悖於我們的天性和我們的時代。受過通識教育的人能夠抵製那些唾手可得和受人追捧的答案,這並不是因為他固執己見,而是因為他知道另一些答案更值得考慮。相信書本知識就是教育的全部固然愚蠢,但書本知識總是不可缺少的,在一個高尚人格缺少活榜樣的時代,就更是如此。書本知識是教師所能給予的大部分——但要在一種與生活有著閤理關係的氣氛中適當地加以調理。他的學生得麵對生活。他的最大願望就是他所傳授的東西與生活息息相通。大多數學生會滿足於我們的現狀所看重的事情;還有一些人會懷有熱情,他們因為傢庭和個人誌嚮而另有所求,這種熱情也就靠邊站瞭;隻有極少數人會獻身於追求獨立精神。通識教育就是專為最後這些人而存在的。他們會成為人類運用自己的偉大纔智的典範,從而也能使我們大傢受益,這並不取決於他們做瞭些什麼,而取決於他們是什麼人。缺瞭他們(也許應該補充說,缺瞭他們值得敬重的錶現),沒有哪個社會能被稱為文明社會,不管它多麼富裕,多麼舒適,也不管它有多麼精湛的技術或多麼溫情脈脈。
可以理解,我是從教師的角度用三十多年的時間懷著濃厚的興趣觀察學生,傾聽他們的觀點。他們懷著激情、好奇、渴望,尤其是早年的經曆帶給高等教育的一切,都已發生瞭變化;教育他們的任務也隨之發生瞭變化。我在這本書裏希望能為理解這代人做齣一些貢獻。我不想說教;我既不想做盲目的樂天派,也不想杞人憂天。這本書首先應當被視為發自前綫的報道。讀者可以自己去判斷事態的嚴重性。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問題,我不認為過去的一切都很精彩。我描述瞭我們現在的處境,我不打算與過去做任何比較,以此來贊揚或貶低我們自己,我隻是想闡明什麼對我們有價值,以及我們的處境有何特點。
關於這項研究的“樣本”,在此聊綴數語。它是由數韆名學生組成的,他們有著較高的智商,物質優裕,思想自由,在他們有幸成為大學生的幾年裏,幾乎可以做他們想做的一切——總之,他們是就讀於美國最好的二十或三十所大學的學生。還有各種類型的學生因為這樣那樣的環境限製,不能自由選擇接受通識教育。他們有著自己的需求,而且很可能有著非常不同於我這裏所描寫的性格。我的樣本不管有什麼局限性,也有其優點,它集中體現瞭那些最有可能利用通識教育的優勢,從道德和思想上對國民發揮最大影響的學生。時常有人說,這些處境優越的年輕人不需要我們過多的關注和資源投入,他們擁有的東西已經夠多瞭。可是切莫忘瞭,他們最需要教育,因為最偉大的纔智是最難獲得的,而且,天性越復雜,就越容易墮落。
教育的重要性是無需證明的,但也應當指齣,對於從各方麵運用理性超過瞭曆史上的任何國傢,並且以此作為基礎的現代國傢來說,作為理性傢園的大學的危機,也許是它們麵對的最深刻危機。
這本書凝聚瞭我對一生教學經驗的思考。我的職業生涯異常幸福,每念及此,感激之情油然而生。所以我得感謝自己的全部經曆而不隻是這本書所得到的幫助。首先得感謝我的全體學生,他們使我有幸在三十多年裏講授經典文獻,尤其是那些我逐漸熟稔瞭的學生,透過他們,我對這裏討論的問題有瞭深入的瞭解。
他們中間有些過去的學生,如今已是十分獨立的思想傢和我的朋友瞭,他們嚮我講述自己的經驗和觀察,幫我理清瞭思路,他們是:布魯內爾(Christopher J. Bruell)、弗拉德金(Hillel G. Fradkin)、尼科爾斯(James H. Nichols Jr.)、奧溫(Clifford Orwin)、潘格爾(Thomas L. Pangle)、舒爾斯基(Abram N. Shulsky)、塔科夫夫婦(Nathan and Susan Tarcov)。尤其是博洛廷(David S. Bolotin),他對我的主題做齣迴應,並且讓我對它的嚴肅性有瞭信心。他們中的每一個人都以其獨特的方式激勵和誘導著我的熱情。吳(Michael Z. Wu)以其敏銳的見解和批判精神給瞭我極大的幫助。
在同我一起教學和探討問題的同事中間,我得提及索爾·貝婁和唐豪瑟(Werner J. Dannhauser)。前者以其特有的豁達心胸,深入瞭解我的思想,鼓勵我在過去從未涉足的道路上走下去;後者一直是我成年後的思想伴侶,他一如既往地閱讀我的手稿,透徹的眼光和真誠都讓我受益匪淺。
在編定手稿的過程中,切爾尼剋(Judy Chernick)、德諾夫(Terse Denov)和阿倫森(Erica Aronson)令人放心地投入工作,就像忠貞不二的朋友一樣,他們使圖書生産過程中最乏味的階段也變得令人興奮。我同自己的編輯、西濛舒斯特齣版公司的亞沙納(Robert Asahina)以及硃利亞齣版社的弗洛斯(Berdard de Fallois)也相處愉快,他們先是敦促我寫這本書,然後又花費大量時間進行編輯,遠遠超齣瞭我的想象。埃爾哈特基金會(The Earhart Foundation)和奧林基金會(John M. Olin Foundation)長期資助我的教學和研究,在此對它們的官員深錶謝意。
最後,我要嚮辛德勒(Allan P. Sindler)錶達敬意,他為我樹立瞭一個無私的大學教師的榜樣。他用一生的品行證明,乾事業依然可能,而且是值得的。
我必須申明,而且不是為瞭走形式,我提到這些人,絕非暗示他們贊同我的觀點。
艾倫·布盧姆
芝加哥,1986年5月
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80多页,写到 这些年轻人,精神上一片空白,无牵挂,独来独往,与任何人和事没有绝对的联系,他们可也做他们想做的任何事,但是没有特别的理由想做特别的事,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地方,而且可以自由决定信仰上帝还是去做一个无神论者,或者不可知论者——不...
評分 評分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80多页,写到 这些年轻人,精神上一片空白,无牵挂,独来独往,与任何人和事没有绝对的联系,他们可也做他们想做的任何事,但是没有特别的理由想做特别的事,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地方,而且可以自由决定信仰上帝还是去做一个无神论者,或者不可知论者——不...
評分by Roger Kimball This is no ordinary matter we are discussing, Glaucon, but the right conduct of life. —Socrates, in Plato’s Republic When we talk about Allan Bloom’s The Closing of the American Mind, it is useful to begin by distinguishing between t...
評分看《美国精神的封闭》这本书之前,我对布卢姆可以说一无所知,索尔•贝娄的序写的不错,它调起了我的阅读胃口,也勾起了我读《洪堡的礼物》的那些好时光,但是在翻了几页之后,我很快就意识到索尔•贝娄真的是在抛砖引玉而已。 布卢姆批判美国精神是从大学和作为一名教师的...
美國精神的封閉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