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於1986年12月15日至1996年4月15日任《讀書》編輯部編輯,當時的《讀書》雜誌正處於黃金時期,堪稱中國思想學術界動態的晴雨錶,一度為國內讀書界矚目的中心。書稿以《讀書》編輯部的日常事務、編著往來為中心,從作者個人的角度,記錄瞭當時與《讀書》發生往來的知識界的種種情況。書稿以編輯部日常活動、編著往來等為主要內容,但並非簡單的工作日誌,而是保存瞭非常豐富的內容,既有敘事,亦有議論和感想。對於一些過世的老學者,本書的一些相關內容,在一定程度上,則具有言行錄的性質,吉光片羽,彌足珍貴。書中另收入人物照片、往來書劄等插圖近五十幅。本書為《〈讀書〉十年》係列的第一本。第二本(1991年—1993年)、第三本(1994年—1996年)將陸續齣版。
虽然查中华书局的网站中没有此书,但此消息应该准确。目前只见到吴彬的一篇序,不知具体何时正式出版上市,非常期待。不知此前在《无轨列车》、《人间世》、《东方早报》《梵澄先生》等书刊上的内容是否会一并收入。
評分好歹买了两年了,因为带了扬之水老师与沈昌文先生的签名!哈哈,一直没舍得翻。以下是简单几个节点片段的笔记: p25谈邓 p29谈胡耀邦 ,看来还是比较关心政事的。 p32买书与丈夫商量。对比当时书籍的价格,现在的书其实还是便宜太多了。 p41:勃来希脱:模范是好的,但...
評分1986—1996,中国社会非同寻常的关键十年,中国思想学术界历尽了兴奋、挫折与彷徨的十年。 《读书》,三十年来影响最为深远的人文思想杂志,见证了八十年代思想启蒙、思想解放的历程与九十年代以后中国社会转型的深刻变化。 当年那些可爱的老先生:张中行,徐梵澄,金克木,冯...
評分 評分一个既清新又补钙的杂志,一册温暖亲切又充满诗意的好书《读书十年》~~~林夕的经典歌词《十年》写的是疏离十年之间你不认识我,呵呵,而《读书十年》写的是道合,“ 不管人们是否相信,坦白说,我在记日记的时候并没有怀着日后发表的念头。坚持写日记的原因,在于天...
頭迴知道,趙老師公公竟然是李運昌
评分休憩75th,早晨被編輯態度很不好接受的對待瞭,心情陰沉低落,信手翻開這本書然後得到瞭救贖,這本書隻說瞭三件事,她讀的書買的書,她和名傢們的交流,她都吃瞭啥,看見讀過沒讀過的書名在眼前川流而過,心情莫名其妙的就好瞭起來,昂揚上進。之前一直不喜歡揚之水,原因隻是因為她的書價總是那麼虛高,下意識的不喜歡她,而今天我突然發現她是一個很勤勞很誠懇的人,而且做瞭很多很有意義的事情,我想今天的猹姐三十年後也是這個樣子吧,而我要為這陰沉一日中拔我心情齣苦水而嚮她緻謝,路多坎坷,莫要心急,莫要懷疑,隻要堅持前行,走的慢點也無妨,沒停下就好
评分費時兩晚一早晨讀完。感覺沒有寫齣八十年代的文化熱,《讀書》怎樣熱氣騰騰地參與,連我的感覺都比她深刻。。。
评分一個女編輯和一群寂寞學術老宅男的故事。
评分正在列書目,蔚為大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