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焚毁萨德吗

要焚毁萨德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西蒙娜·德·波伏瓦(1908—1986)

法国二十世纪重要的文学家和思想家。

1908年生于巴黎,1929年获巴黎大学哲学学位,并通过法国哲学教师资格考试。1945年与让-保罗·萨特、莫里斯·梅洛-庞蒂共同创办《现代》杂志,致力于推介存在主义观点。1949年出版的《第二性》,在思想界引起极大反响,成为女性主义经典。1954年凭小说《名士风流》获龚古尔文学奖。

出版者: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法) 波伏瓦
出品人:
页数:164
译者:周莽
出版时间:2012-2
价格:20.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754649
丛书系列:西蒙娜·德·波伏瓦系列
图书标签:
  • 波伏瓦 
  • 法国 
  • 哲学 
  • 西蒙娜·德·波伏瓦 
  • 法国文学 
  • 文化研究 
  • 文学 
  • 外国文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收随笔《要焚毁萨德吗》、《当今右翼思想》和《梅洛-庞蒂和伪萨特学说》。特权总是自私的,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然而思想总是追求普遍性:在普遍范畴内让特权的拥有正当化并非易事。作者研究了三点:知识分子与统治阶级的关系;今天的右翼意识形态;萨德试图融合两个阶级、资产阶级哲学家的理性主义与贵族阶层的特权所遭遇的失败。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年轻的萨德丝毫不像个革命者,甚至也不算叛逆;他准备原封不动地接受社会;他顺从父亲,以至于在二十三岁时接受父亲安排的自己不喜欢的妻子,他不指望世袭意义上所注定的命运之外的东西:他将成为丈夫,父亲,侯爵,上尉,领主,摄政官;他根本不希望拒绝他的地位和妻子娘家的...  

评分

提起波伏娃,就在写下上述标题的那一刻,我的脑海中情不自禁地浮现出近二十年前初读其回忆录时的情形:那是一册名为《西蒙·波娃回忆录(第一卷)》的平装本,比后来我在图书馆见到的煌煌八大卷的精装本,显然要简陋得多。事实上,当我在离家仅几步之遥的小书店见到它时,并不...

评分

如此可爱的动物,只能把你放入笼中,你是虎,是豹, 自然是暴力之后的和平,是分配之后的相对平等, 自然可以是善,也可以是恶,可以是你,可以是我, 告诉人类追求理想在现实环境下的艰难, 看啊,两个鸡巴插入你的肛门。  

评分

年轻的萨德丝毫不像个革命者,甚至也不算叛逆;他准备原封不动地接受社会;他顺从父亲,以至于在二十三岁时接受父亲安排的自己不喜欢的妻子,他不指望世袭意义上所注定的命运之外的东西:他将成为丈夫,父亲,侯爵,上尉,领主,摄政官;他根本不希望拒绝他的地位和妻子娘家的...  

评分

提起波伏娃,就在写下上述标题的那一刻,我的脑海中情不自禁地浮现出近二十年前初读其回忆录时的情形:那是一册名为《西蒙·波娃回忆录(第一卷)》的平装本,比后来我在图书馆见到的煌煌八大卷的精装本,显然要简陋得多。事实上,当我在离家仅几步之遥的小书店见到它时,并不...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来看萨德的,不过发现还是捍卫萨特的,在庞蒂的身上抽出了鞭痕。知识分子掐架文,就是有意思。

评分

我喜欢西蒙·波娃,一直羞于忐忑,直到在《要焚毁萨德吗》一书中,我读到了一个全新的更为真实的萨德,这非常不容易,可以说是她最为激越的文字。同样,这本书的出现,对于眼下的我来说,也是一种拯救。萨德,我羞于提到的萨德,对于我来说,更像是一种力比多似的绝对的存在,也是一种神圣的存在,潜伏在内心的隐秘之处。她却要大声地赞颂他,萨德那种恶魔似的伟大由此彰显,这就是她和那些女性特权主义者的最根本的区别。西蒙·波娃说:「鸡巴是从一个心灵到另一个心灵最近的路」(祖师奶奶曾经天真地戏仿过),我确信,这也是认识自我最简短的一条道路。

评分

恶几乎总是快乐中真正的诱人之处

评分

萨德通过一种暴烈的自我实现方式来证明自己的此在,他憎恨美德和并不在场的虚无的善,因为他在它虚伪的表象下看见了恶的面孔。因此,萨德选择恶是一种对撕裂和孤独的主动承担与反抗,他的故事中主人公通过淫虐他人获得自我的主体性——通过这种方式主人公不再是被动地承受而是主动地欢悦,纯粹的恶不比伪善更好吗?萨德是藏在我们每个人良心里一颗不安的炸弹,是我们常规认知的挑衅者。与其说他提供了一种极端的可行方式,不如说他强迫我们开始审视自我,审视我们的在场与世界虚无的本质。在今天,我们仍需要通过萨德来自我检阅。波伏娃以富有激情的文风对萨德进行了存在主义式的解读,而后半部分是对萨特的辩护,恕我以对存在主义微薄的了解无法通读……

评分

实在感激波伏瓦。《要焚毁萨德吗》这篇文章解答了我读完陀翁《罪与罚》之后产生的很多疑惑,更在不同层面挑战了我目前的思想框架。她的论证是激昂的,同时也是冷静客观的。她用了存在主义的一些观点去分析萨德的行为,目的并非仅仅是为了试图指出其中存在的某种真理性和可饶恕性,或是对所谓美德所谓公平所谓正义等僵化腐朽的社会观念提出质疑和追问,还在于,通过一种弹簧般的论证,萨德这一人物才变得真实完整起来,其行为的真实性质和启发意义才变得清晰彻底和深刻有力起来。不应仅仅通过把一个人框入普世流俗的伦理观价值观去认评价一个人,更重要的是,从一个“自由的人真实的人独立个体”的角度,从“人拥有自由的自我选择的权利,选择,行动,然后不推诿地主动承担行动的后果”的角度,从“人与人的真正关系”的角度、从“本真性的道德”的角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