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娜·德·波伏瓦(1908—1986)
法国二十世纪重要的文学家和思想家。
1908年生于巴黎,1929年获巴黎大学哲学学位,并通过法国哲学教师资格考试。1945年与让-保罗·萨特、莫里斯·梅洛-庞蒂共同创办《现代》杂志,致力于推介存在主义观点。1949年出版的《第二性》,在思想界引起极大反响,成为女性主义经典。1954年凭小说《名士风流》获龚古尔文学奖。
收随笔《要焚毁萨德吗》、《当今右翼思想》和《梅洛-庞蒂和伪萨特学说》。特权总是自私的,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然而思想总是追求普遍性:在普遍范畴内让特权的拥有正当化并非易事。作者研究了三点:知识分子与统治阶级的关系;今天的右翼意识形态;萨德试图融合两个阶级、资产阶级哲学家的理性主义与贵族阶层的特权所遭遇的失败。
年轻的萨德丝毫不像个革命者,甚至也不算叛逆;他准备原封不动地接受社会;他顺从父亲,以至于在二十三岁时接受父亲安排的自己不喜欢的妻子,他不指望世袭意义上所注定的命运之外的东西:他将成为丈夫,父亲,侯爵,上尉,领主,摄政官;他根本不希望拒绝他的地位和妻子娘家的...
评分提起波伏娃,就在写下上述标题的那一刻,我的脑海中情不自禁地浮现出近二十年前初读其回忆录时的情形:那是一册名为《西蒙·波娃回忆录(第一卷)》的平装本,比后来我在图书馆见到的煌煌八大卷的精装本,显然要简陋得多。事实上,当我在离家仅几步之遥的小书店见到它时,并不...
评分提起波伏娃,就在写下上述标题的那一刻,我的脑海中情不自禁地浮现出近二十年前初读其回忆录时的情形:那是一册名为《西蒙·波娃回忆录(第一卷)》的平装本,比后来我在图书馆见到的煌煌八大卷的精装本,显然要简陋得多。事实上,当我在离家仅几步之遥的小书店见到它时,并不...
评分提起波伏娃,就在写下上述标题的那一刻,我的脑海中情不自禁地浮现出近二十年前初读其回忆录时的情形:那是一册名为《西蒙·波娃回忆录(第一卷)》的平装本,比后来我在图书馆见到的煌煌八大卷的精装本,显然要简陋得多。事实上,当我在离家仅几步之遥的小书店见到它时,并不...
评分提起波伏娃,就在写下上述标题的那一刻,我的脑海中情不自禁地浮现出近二十年前初读其回忆录时的情形:那是一册名为《西蒙·波娃回忆录(第一卷)》的平装本,比后来我在图书馆见到的煌煌八大卷的精装本,显然要简陋得多。事实上,当我在离家仅几步之遥的小书店见到它时,并不...
差强人意。
评分差强人意。
评分Garbo。
评分我是来看萨德的,不过发现还是捍卫萨特的,在庞蒂的身上抽出了鞭痕。知识分子掐架文,就是有意思。
评分#1.萨德真像是加缪笔下诸多人物的集合体:局外人默尔索、堕落者克雷芒斯、罗马皇帝卡里古拉。他犯罪,是为了证明其他人都有罪;他走上祭坛,未尝不是想通过自我毁灭来把所有人拽上审判席。有意识的恶和无意识的善,究竟何者更具自觉的道德内涵?2.波伏娃写萨德好像零散了些,要是茨威格来写应该会带感很多。3.第二篇翻了一遍没看懂T^T ,唯一的启发是最好之前看过萨特的《存在与虚无》和梅洛-庞蒂的《辩证法的历险》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