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1821-1867)法国十九世纪著名诗人,是象征派诗歌乃至席卷西方的现代主义思潮的先驱。代表作包括诗集《恶之花》,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其诗文惊世骇俗,颠覆了世俗意义的美与丑,第一次为文学艺术打开了“ 审丑”之门。
《巴黎的忧郁》中既有对肮脏、丑恶社会现实和世俗习气淋漓尽致的抨击和讽刺,也有对美的引人入胜的描绘和心向往之的渴求。该书在当年曾引起评论界极大非议,诗集被禁,波德莱尔还为此吃了官司。但流放中的雨果却对诗集大加赞赏,称它犹如“光辉夺目的星星”,给法国诗坛带来了“新的颤栗”。
本雅明论及波德莱尔时说,《恶之花》的时代,大众正对抒情诗失去兴趣。拉马丁那样的贵公子日益稀少,诗人很难再如夏多布里昂那样引获举世崇敬。于是,在《巴黎的忧郁》里,波德莱尔说出了他的理想:将他习惯的诗歌去掉脊椎骨,剁成无数小块,没有节奏和韵律而有音乐性,足以适...
评分忧郁的波德莱尔 赵松 “1843年,经济拮据,吸大麻。《恶之花》中的许多诗写于此时。”在波德莱尔的一个简单的生平著作年表中,有过这样的一小段文字。这位惯于挥霍的人,终其一生都处在生活拮据的困境里,从没能摆脱过。他参加过起义,后对革命失望,曾因《恶之花》惹了官司,...
评分巴黎是美丽的,作者是犹豫的,两者的合一铸就了这本看似散漫的书。 喜欢看这种寄托情思的文字,喜欢手在书页上划过的感觉,书里的味道,其实是岁月留下的精华。
评分波德莱尔在《巴黎的忧郁》里,描述了一个逝去的,或许是记忆中的,抑或根本就是未曾有过的家的景象: 一间梦一样的屋子,一间真正的精神之屋,停滞的气氛略微染上粉红和蓝色。 灵魂沐浴在懒惰之中,遗憾和欲望为它蒙上香气。——这是某种昏暗的、发蓝的、玫瑰色的东西;瞌睡...
评分这个飘洒着哈喇味的抑郁午后,一边吃羊肉一边喝红茶,没什么比腹痛更能美好的纪念这位抽鸦片的穷逼天才。波德莱尔的文字是留给抑郁症患者的,百年前如此,百年后也是如此。于是,想到几日前某友邻的喃喃自语“真想一泡尿撒进你的嘴里”,对他人或许是种侮辱,但对波德莱尔来说...
我读的是一本非常非常小的蓝皮本,忘记了译者,但功底显然不够,近直译,美感全无。真想学法语,读原文。
评分我读的是一本非常非常小的蓝皮本,忘记了译者,但功底显然不够,近直译,美感全无。真想学法语,读原文。
评分鲍德里亚的理性与波德莱尔的想象皆是嘲讽利器 两种不同的文学作品平分秋色 个人更偏好鲍德里亚的冷峻文风
评分波德莱尔散文诗,或是生活场景的复现、或是断断续续的感悟、或是带有隐喻的小故事,警句众多。《悲壮的死》生命在喜剧演绎的巅峰,在感情恣意中戛然而止,再也没有人能够超越他。“梦幻!总是梦幻!心灵越是满怀抱负,梦幻就越是使之远离。每个人身上都含有天然鸦片的,它不停地分泌和更新。而且,从生到死,我们总共有多少小时是充满了积极的快乐?多少小时是充满了成功和果断的行动?难道我们要永远在我的精神所绘出这幅画——与你相像的这幅图画——之中生活和度日吗?”“唯有能证实与别人平等的人才与别人平等,唯有懂得赢取自由的人才配享有自由。”“人们在太阳下看到的东西,永远不如在玻璃后出现的事情有趣。在这种黑暗的或光明的窗洞里,生命在活跃、在梦想、在受难。”
评分上概率看这个绝对是别样的浪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