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學良,1992年春獲得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學位,歷年來在哈佛本科生院、國立澳大利亞大學亞太研究院、美國卡內基和平基金會從事教學和研究,目前是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教授。著有《共產主義後的中國》。
本書的主要目的,是探討和釐清近年來被海內外眾多學術界、政策界、工商界、傳媒界、乃至外交界人士普遍關注的一組相互交織的問題—--是不是存在著一個所謂的“中國模式"?如果要改變中國的發展模式,哪一些過去被忽視乃至被壓抑的目標必須提升到優先的層次?
本書不是純學術的討論,而是公共政策層次的探討和相關思路之理順。本書的目標讀者群,只需要大專院校本科畢業生的教育水準即可,不論他們是在中國內地的政策研究和宏觀規劃部門、政府管理部門裡工作的幹部,還是海內外華人世界高等院校和社會科學院所、工商企業、法律財務仲介機構、嚴肅媒體、主要NGO裡的專業人員和學生。
虽然难说深刻,有些地方还停留在对现象的罗列和分类归纳,缺乏对于动力机制的真正探讨。但是,延续丁的一贯风格,不带遮拦、不捣浆糊、清晰明了、坚持普世价值,对于该书所讨论的主题而言,具备了此种特点的论述,总能让人有所收益。
评分看完了丁学良的《中国模式:赞成与反对》,港版。内地版本叫《辩论“中国模式”》。 高屋建瓴的搭了一个理解中国体制的架子。 如果去香港,强烈推荐入手。 看零零碎碎的书、报道,和经历了形形色色的题目。 都像是玩乐高的孩子,看到了一个个的局部,搭出了一小块一小块的模子...
评分看完了丁学良的《中国模式:赞成与反对》,港版。内地版本叫《辩论“中国模式”》。 高屋建瓴的搭了一个理解中国体制的架子。 如果去香港,强烈推荐入手。 看零零碎碎的书、报道,和经历了形形色色的题目。 都像是玩乐高的孩子,看到了一个个的局部,搭出了一小块一小块的模子...
评分今天总算看完这本书,给我一种大气磅礴又不失细心的感觉。通过作者对当前中国政治、经济等进行全方位分析,来为未来中国的转型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这本书若是放在前几年,相信可能归类于“禁书”之列吧,在这部著作中,作者对当前中国社会转型面临的重要问题,尤其是一些比...
评分今天总算看完这本书,给我一种大气磅礴又不失细心的感觉。通过作者对当前中国政治、经济等进行全方位分析,来为未来中国的转型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这本书若是放在前几年,相信可能归类于“禁书”之列吧,在这部著作中,作者对当前中国社会转型面临的重要问题,尤其是一些比...
以公共演讲的方式行文,讲得很直白,就是最后的美好期待大概要落空了……
评分以公共演讲的方式行文,讲得很直白,就是最后的美好期待大概要落空了……
评分对中国走过的路认识很深,且未阉割版知无不言读着就是痛快——虽然作者说这只是中辣水准。
评分在大陆改换书名出版
评分现在读起来,再观现状,很难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