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學良,1992年春獲得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學位,歷年來在哈佛本科生院、國立澳大利亞大學亞太研究院、美國卡內基和平基金會從事教學和研究,目前是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教授。著有《共產主義後的中國》。
本書的主要目的,是探討和釐清近年來被海內外眾多學術界、政策界、工商界、傳媒界、乃至外交界人士普遍關注的一組相互交織的問題—--是不是存在著一個所謂的“中國模式"?如果要改變中國的發展模式,哪一些過去被忽視乃至被壓抑的目標必須提升到優先的層次?
本書不是純學術的討論,而是公共政策層次的探討和相關思路之理順。本書的目標讀者群,隻需要大專院校本科畢業生的教育水準即可,不論他們是在中國內地的政策研究和宏觀規劃部門、政府管理部門裡工作的幹部,還是海內外華人世界高等院校和社會科學院所、工商企業、法律財務仲介機構、嚴肅媒體、主要NGO裡的專業人員和學生。
看完了丁学良的《中国模式:赞成与反对》,港版。内地版本叫《辩论“中国模式”》。 高屋建瓴的搭了一个理解中国体制的架子。 如果去香港,强烈推荐入手。 看零零碎碎的书、报道,和经历了形形色色的题目。 都像是玩乐高的孩子,看到了一个个的局部,搭出了一小块一小块的模子...
評分丁学良教授在书里不止一次提到,如果要包括万象地讨论“中国模式”的话,需要与百科全书相埒的篇幅。顺着这个比喻来看,这本《辩论“中国模式”》大概接近《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的中位,里面有些东西知道,更多不知道,经过凡例“一二三四”的组织一番,足够符合开卷...
評分读丁学良教授的文章,总能找到共鸣的感觉。读过他的《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文笔犀利,洞察深刻。这次读他的《辩论中国模式》也有一种酣畅淋漓,拿起就放不下的感觉。 丁教授将中国模式归纳为三大体系,即列宁主义式的一党专政的权力架构,强力的社会控制体系和受政...
評分虽然难说深刻,有些地方还停留在对现象的罗列和分类归纳,缺乏对于动力机制的真正探讨。但是,延续丁的一贯风格,不带遮拦、不捣浆糊、清晰明了、坚持普世价值,对于该书所讨论的主题而言,具备了此种特点的论述,总能让人有所收益。
評分今天总算看完这本书,给我一种大气磅礴又不失细心的感觉。通过作者对当前中国政治、经济等进行全方位分析,来为未来中国的转型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这本书若是放在前几年,相信可能归类于“禁书”之列吧,在这部著作中,作者对当前中国社会转型面临的重要问题,尤其是一些比...
虎頭蛇尾,對德日模式缺乏正確認知。
评分social science很有趣啊
评分很精彩 大陸的博源係列貌似也有丁學良的一本叫做辯論中國模式的 有空對比一下兩本的區彆
评分本書主要是以政治經濟學的角度來考察當下的中國政治製度的來龍去脈,分析其中問題並嘗試提齣解決方式。論據充實,論點清晰。尤其將社會中各種因素並置一起考慮更顯作者功夫。比起天天看微博和什麼五毛、左右互罵實在是有營養太多。
评分垃圾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