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新著

中国文学史新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章培恒,男,1934年1月生,浙江绍兴人。1954年1月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研究工作,1984年起即为该专业博士生导师。近十余年来又把研究领域扩展至中国文学古今演变,与陈思和教授等创建相应的博士点,并任博士生导师。1979年起陆续出版《洪昇年谱》、《献疑集》等著作,发表《<玉台新咏>为张丽华所“撰录”考》等论文数十篇,均以见解新颖、论据丰富、逻辑严密或考证审慎而受学界重视。与骆玉明教授共同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在1996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后引起强烈反响,被誉为中国文学史研究的重大突破。现为复旦大学杰出教授、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浙江师范大学双聘教授;兼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骆玉明,祖籍洛阳,寄籍江苏建湖。1951年生于上海。197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著有《徐文长评传》(合著)、《南北朝文学》(合著)、《纵放悲歌——明中叶江南才士诗》、《老庄哲学随谈》、《近二十年文 化热点人物述评》、《简明中国文学史》等;与章培恒教授共同主编三卷本《中国文学史》;参与翻译吉川幸次郎《中国诗史》、前野直彬《中国文学史》、吉川幸次郎《宋元明诗概说》等论著,并负责各书之最后校定。发表专业学术论文数十篇,其余散见于中国内地、香港、台湾各种报刊杂志的各类文章数百篇。

出版者: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章培恒
出品人:
页数:1520
译者:
出版时间:2014-5
价格:12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908022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中国文学史 
  • 文学史 
  • 章培恒 
  • 骆玉明 
  • 古典文学 
  • 文学 
  • 复旦 
  • 中国文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是对现代文学以前的中国文学发展过程的实事求是而又独具特色的描述。在描述中,作者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以人性的发展作为文学演变的基本线索;吸收西方形式美学的成果,把内容赖以呈现的文学形式(包括作品的语言、 风格、体裁、叙事方式、由各种艺术手法所构成的相关特色等)作为考察的重点,并进行相应的艺术分析;严格遵照实证研究的原则,伴随必要而审慎的考证,通过对一系列作品的新的解读和若干长期被忽视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其他文学现象的重新发现,以探寻和抉发中国古代文学本身的演化和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的内在联系,从而揭示出中国现代文学乃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合乎逻辑的发展,西方文化的影响只是加快了它的出现而非导致了中国文学航向的改变。此书虽然充分吸收了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中国文学史》的优点,但却已是一部新的著作。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从小就读复旦大学的文学史,对这部书当然是很喜欢。但这里还是略说些感受。 96版《中国文学史》是以人性的发展为中心。人性论文学观并不是新的创造,民国时就随西方文学理论传入中国,像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就有这个影子,把晚明文学与中国新文学相接续。而且呢,96版也...  

评分

评分

这套书现在又出新版了么? 这俩人的合著,我是读过的,家里有哩。跟这个封面不一样,不过想来内容应当还是差不多的。 记得当初读这书时,那叫一个爽。时常看的立起,踱至窗前,仰首望天,抑或泪流满面。我不是中文专业的,也不懂二人的研究方向或者甚么。只是觉得看其他人的...  

评分

这套书现在又出新版了么? 这俩人的合著,我是读过的,家里有哩。跟这个封面不一样,不过想来内容应当还是差不多的。 记得当初读这书时,那叫一个爽。时常看的立起,踱至窗前,仰首望天,抑或泪流满面。我不是中文专业的,也不懂二人的研究方向或者甚么。只是觉得看其他人的...  

评分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似乎很少有人肯去写文学史,无论官编私撰。由得一大堆的作品,堆在那里。这大约是孔子“述而不作”的流风。所以我们有《昭明文选》、《十八家诗钞》、《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乃至《四库全书》,却几千年都没有一本像样的文学史。 不过二十世纪前半叶,文...  

用户评价

评分

坑爹,吓死我了

评分

大部头,看了两遍,记了笔记,还要看第三遍的感觉

评分

1上古文学,中世文学•发轫期、拓展期、分化期,近世文学•萌生期、受挫期、复兴期、徘徊期、嬗变期 2游国恩反封建,袁行霈文艺风,章培恒人性论 3金瓶不写庞春梅,红楼不提蒙府本 4哪天整理个红楼版本的帖子出来

评分

有一点不明白。这本书以人性论为基础,期间对“文以载道”和含蓄淡雅多有批判。这个标准强调得多了,有点置人性于艺术性之上的感觉,未免偏废。人性在艺术价值中真有如此高的地位吗。对每位诗人都有评判,看久了实在审美疲劳,不知这首诗是在何处优于那首。另一点觉得好玩的是作者常常打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旗号,但翻来覆去只援引关于人性的一句话,可能是应对检查。

评分

坑爹,吓死我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