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培恒,男,1934年1月生,浙江紹興人。1954年1月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係。長期從事中國古代文學的教學、研究工作,1984年起即為該專業博士生導師。近十餘年來又把研究領域擴展至中國文學古今演變,與陳思和教授等創建相應的博士點,並任博士生導師。1979年起陸續齣版《洪昇年譜》、《獻疑集》等著作,發錶《<玉颱新詠>為張麗華所“撰錄”考》等論文數十篇,均以見解新穎、論據豐富、邏輯嚴密或考證審慎而受學界重視。與駱玉明教授共同主編的《中國文學史》在1996年由復旦大學齣版社齣版後引起強烈反響,被譽為中國文學史研究的重大突破。現為復旦大學傑齣教授、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長,浙江師範大學雙聘教授;兼任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副主任、全國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駱玉明,祖籍洛陽,寄籍江蘇建湖。1951年生於上海。1977年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係,現為復旦大學中文係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學的教學與研究。著有《徐文長評傳》(閤著)、《南北朝文學》(閤著)、《縱放悲歌——明中葉江南纔士詩》、《老莊哲學隨談》、《近二十年文 化熱點人物述評》、《簡明中國文學史》等;與章培恒教授共同主編三捲本《中國文學史》;參與翻譯吉川幸次郎《中國詩史》、前野直彬《中國文學史》、吉川幸次郎《宋元明詩概說》等論著,並負責各書之最後校定。發錶專業學術論文數十篇,其餘散見於中國內地、香港、颱灣各種報刊雜誌的各類文章數百篇。
本書是對現代文學以前的中國文學發展過程的實事求是而又獨具特色的描述。在描述中,作者根據馬剋思主義理論,以人性的發展作為文學演變的基本綫索;吸收西方形式美學的成果,把內容賴以呈現的文學形式(包括作品的語言、 風格、體裁、敘事方式、由各種藝術手法所構成的相關特色等)作為考察的重點,並進行相應的藝術分析;嚴格遵照實證研究的原則,伴隨必要而審慎的考證,通過對一係列作品的新的解讀和若乾長期被忽視的重要作傢、作品以及其他文學現象的重新發現,以探尋和抉發中國古代文學本身的演化和中國文學古今演變的內在聯係,從而揭示齣中國現代文學乃是中國古代文學的閤乎邏輯的發展,西方文化的影響隻是加快瞭它的齣現而非導緻瞭中國文學航嚮的改變。此書雖然充分吸收瞭復旦大學齣版社1996年齣版的《中國文學史》的優點,但卻已是一部新的著作。
终于看完了骆玉明老师的《中国文学史》,看得好辛苦,哈哈。让我来夸夸这本书吧!1.考证严密,存疑分析清晰,不确定的问题留于读者、后来者解决! 2.分编很有自己的看法,不依照王国维的“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对各朝代有倾向性的描写。比如作者认为宋诗比宋词更甚!...
評分 評分这套书现在又出新版了么? 这俩人的合著,我是读过的,家里有哩。跟这个封面不一样,不过想来内容应当还是差不多的。 记得当初读这书时,那叫一个爽。时常看的立起,踱至窗前,仰首望天,抑或泪流满面。我不是中文专业的,也不懂二人的研究方向或者甚么。只是觉得看其他人的...
評分章老先生开篇写“文学是什么”,带了一段(马)意识形态的色彩的分析,有所偏狭(根据唯物主义总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云云)。他对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进行辨析,认为重点是“形象”反映,而不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有点想挣脱意识形态的意思,然而戴着镣铐...
評分章老先生开篇写“文学是什么”,带了一段(马)意识形态的色彩的分析,有所偏狭(根据唯物主义总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云云)。他对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进行辨析,认为重点是“形象”反映,而不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有点想挣脱意识形态的意思,然而戴着镣铐...
怎麼說,希望上天保佑我不要寫齣這種東西來。觀點先行多可怕啊。
评分三星半 如果是普及性教材 那個人主觀性實在太強瞭 對於引領進入是有乾擾的 再者 講評小說的部分很多觀點老瞭 又不是那麼見性情
评分反正不適閤考復旦以外學校的研究生考試。政治傾嚮很明顯很好,但是要說知識點,知識結構,安排和布局是沒有袁本全麵和清晰的。
评分目力所及,最好的文學史。不過看之前要有心理準備,實在太厚瞭。。。
评分寫的比袁本好多瞭 清晰明瞭 不過也是過於詳細 看瞭好久= =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