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思辨的禪趣: 視野下的世界秩序》這部作品,著者熊逸是這樣闡釋的:“本書從《壇經》入手,在梳理禪宗思想淵源的時候難免會由禪及佛,涉及印度佛教的學理紛爭與中國佛教的傳承演變--許多人認為禪宗是完全中國本土化的佛教,其實並不盡然,禪宗的許多思想都可以在印度佛教、乃至印度外道那裏找到源頭的。連帶對一些許多人都知其然的東西--比如‘風動幡動’、‘空即是色’,也會盡量講齣個所以然來,畢竟這些說法既不是故弄玄虛的文字遊戲,也不是不閤邏輯的信口空談,而是有著一些比較復雜的佛學背景的。
“本書也會澄清一些對佛教的常見誤解,比如善惡有報、靈魂不滅、轉世投胎、天堂地獄。文中還會用到一些心理學知識幫助分析,但大傢可彆以為我能猜齣那些古人的心思——不但我做不到,所有嚴肅的心理學傢都做不到。”
1. 之前阅读佛教的经典,还是在研究生时读过的《圆觉经》,那一本书的全称叫做《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当时就被佛教世界的各种名词、各种说话搞晕了,稀里糊涂知道了一些概念,算是大体对佛教有了粗浅认识吧。 2. 禅宗是中国佛教里影响最大的宗派,没有之一。关于六组慧能...
評分禅宗,本土化的佛教也。 禅法的核心理念:不动善念、不动恶念,不思前、不想后,就在当下。 六祖慧能之后,禅宗喜出机锋。面对公案机锋,一定要默记核心理念,不按常理出牌,公案往往可得破解。 有一公案:方丈与沙弥看到有鸭子飞过,方丈问“是什么?”“野鸭子”“哪儿呢”“...
評分首先说一下,这本书和八戒说禅是一本书。转入正题吧。 熊逸的这本书真算是绝了。旁征博引,而且把高深的佛法用浅显的语言说出来,但是你会发现,这浅显的语言表述的道理,仍然是高深的,很具有思辨色彩的,这种特性并未因为语言而稍有减退。 其中对于现在人们对于佛教的一些错...
評分这本书就是用大白话把《六祖坛经》翻译了一遍,并穿插解释了很多佛学术语+佛学典故+《坛经》成书时的时代背景。但正如这个高深莫测的书名一样,作者本着【缜密的逻辑思维】+【事实求是的态度】的写作态度剖析《坛经》,读来有些不搭调,字里行间有一股“高贵冷艳”之气。想来作...
可以再讀
评分新版《八戒說禪》,內容一緻。
评分實在是功德無量啊,誰能把精神分析也寫成這樣
评分【活在當下,頓悟禪趣】《壇經》是佛教經典裏唯一一部以“經”來稱呼的中國僧人的作品。整個佛教的根本主旨就是厭世的。儀式比教義更像是宗教的核心靈魂。越是深邃的思想越難抵禦現實主義的狂潮。大眾需要斬釘截鐵的結論,不需要審慎的論證過程;需要那些自己願意相信的東西,不需要那些雖然真實卻不為人所喜的東西;渴望速成的捷徑,不喜歡下功夫,花力氣;喜歡簡單接受,不喜歡深入思考。作者本著縝密的邏輯思維+事實求是的態度剖析《壇經》,這本書的文筆有趣,亦莊亦諧,作者迴到唐代六祖慧能身處的時代,分析他對佛法的革命性見解。這書引人入勝之處,是以記錄瞭慧能言行的《六祖壇經》為依據,重新刻劃慧能的性格,及詳細解釋他對當時佛教的衝擊,作者也用瞭淺白語言,以及有趣的例子去解釋慧能禪法的重要概念。
评分在熊大師的眼中,流傳至今的佛學是有著內在矛盾的、前後不一的、調和的産物。他不關心佛學的真理,並不是因為衊視,而是他有自己不願超齣的界限。在本書中,他用偵探的方法,梳理和分析瞭禪宗理論到底講瞭些什麼,雖無評判,甚於評判。該死,又破瞭我對佛學的盲目崇拜。書裏說,如果信佛讀經,建議隻讀一部經就可以瞭,因為佛經之間是相互衝突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