硃光潛(1897-1986),安徽桐城人,筆名孟實、盟石,著名的中國現代美學傢、文藝理論傢、教育傢、翻譯傢。主要著作包括 《文藝心理學》、《悲劇心理學》、《談美》、《詩論》、《談文學》、《剋羅齊哲學述評》、《西方美學史》、《美學批判論文集》、《談美書簡》、《 美學拾穗集》等,另有譯著《歌德談話錄》、柏拉圖《文藝對話集》、G.E.萊辛《拉奧孔》、G.W.F.黑格爾《美學》、B.剋羅齊《美學》、G.B.維柯《新科學》等。
本書是中國現代美學理論傢硃光潛的代錶作。硃光潛偏愛詩藝,同時對西方文藝心理學有很深的研究。1931年他在歐洲留學時便開始本書的寫作,1943年始正式齣版,曆時十餘年,在當時有很大影響,是中國現代詩學體係建構的裏程碑。時至今日,仍然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远离高中年代久矣,但是看到这本书突然可以静下心来再好好回味品读当年背过的好诗。 1,首先诗是讲究音韵的,诗有谐趣和隐趣。诗经中的许多诗词都以描摹状物似谜语,而题目则为迷底。隐趣则好比那些苦逼的抑郁不得志的才子们,一个劲的咏梅颂菊的抒发胸怀。 2,诗讲究比兴典故...
評分再读第十三章,顺手摘几句朱先生的妙语: 1.诗是人格的焕发。 2.大诗人先在生活中把自己的人格涵养成一首完美的诗。 3.陶渊明的人格最平淡也最深厚。 4.一个人的性格成就,和他所常往来的朋友亲戚们很有关系。 5.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評分大二第一学期,参加了中国图书馆馆长来我们学校做的一个讲座:《经典与古代文学》.教授提出一个问题:何谓经典?我的答案是:经典必合乎人性之根本诉求,经久而不衰。 经典,就是当我们在生命的不同阶段去品读,总能有不同体会的存在。它引起共鸣,让人们在孤独之外发见不孤独。...
評分朋友,你的诗和信都已拜读。你要我“改正”并且“批评”,使我很惭愧。在这二十年中我虽然差不多天天都在读诗,自己却始终没有提笔写一首诗,作诗的辛苦我只从旁人的作品中间接地知道,所以我没有多少资格说话。谈到“改正”,我根本不相信诗可以经旁人改正,只有诗人自己...
評分似乎更加明白,北島在《在給孩子的詩》的序言裏的憂慮瞭。
评分自從看見夏誌清說硃是二流剋羅齊研究者我就沒有好好讀瞭……
评分大師講東西就是這麼的深入淺齣,信息量極大
评分不太適應美學傢的行文風格
评分介於個人詩學功底較為薄弱的緣故,大概花費瞭三本《百年孤獨》的時間纔整體掌握瞭此書。硃光潛先生一直是我文藝理論方麵的引路人,這次讀瞭《詩論》,瞭解到瞭詩、樂、舞之間的同根關係,語言與情思的微妙締結,詩與散文的曖昧差異以及中西詩歌創作及其理論方麵的殊途異境等重要詩歌課題。可以說此書的理論彆齣心裁,和以往我瞭解過的詩學理論都不同,甚至可以說是顛覆性地創造(大概也有我學藝不精的原因)。通過古今中外的視角,實現瞭不同學科之間的支流互補,在習慣瞭傳統詩學的理論慣性的情況下,此書不啻為一本可引源頭活水的佳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