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增,男,中国著名的军旅作家。1952年2月生于北京,1970年入伍。现供职于武警部队政治部创作室。国家一级作家。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全军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大校军衔,国家一级作家,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全军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 代表作有《红鱼》、《黑峡》、《鸽哨》、《远东朝鲜战争》、《长征》、《1901年》、《1911年》等。
《1911》是王树增续《1901》后的厚重历史著作,属于“王树增非虚构中国近代历史系列”,是中国人民艰辛走向政治文明的心灵史——一个对完美社会、完美国家永抱追求的民族,才是一个有力量、有希望的民族。这就是百年以后我们蓦然回首并将托举心头的原因。
这几天赋闲在家,没有更推,也没有做其他事情,捧着王树增的《1911》断断续续看了几天,终于看到了去年临离家前看到的页数——因书是大部头,我也不便带走,只有在家里,才有闲心躺在床上借着自己舒服的台灯颜色再去细细回首,领悟其中意涵。 作者以一种成熟的、理性的思维方式...
评分读完1901来接续1911,好像特别自然。想到书柜里还有接下去待读的作者几部大作,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就觉得很幸福。一如当初收入这些书。若说当时还有些不安,不知这几部厚作能否将重大历史事件写好,那么看完1901就已经放心了——喜欢这种叙事方式,喜欢了解历史,即便...
评分关键词:革命道路上下求索 以孙中山的革命为主线,生动描绘了民国革命的曲折进程。“一个对社会、完美郭嘉永保追求的民族,才是一个有力量、有希望的民族。这就是百年以后我们暮然回首并将往事托举心头的原因。 读过后,我进一步想,当时无论孙中山还是袁世凯,都无法代表最...
评分 评分书中多次提到黄鹤楼,其实黄鹤楼最后一座“清楼”建于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此后近百年未曾重修。 所以,在武昌起义的1911年,武昌并没有黄鹤楼。不过在没有黄鹤楼的时代,武汉人习惯上把清末为纪念张之洞而修建的奥略楼(同样在蛇山上)也叫黄...
我决定每天看20页,利用一个月时间读完。
评分这是在借古喻今嘛?
评分还不错,故事渐消,史论见长。
评分谈史鉴今。立宪派和共和派争得不可开交,梁启超为首的立宪派认为中国国民素质“如是如是”,需先锻炼三五十年才可能与之谈卢梭和华盛顿。。。
评分读到泪流满面,这些为理想甘洒热血的人们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